番外.荀攸篇,荆州往事
比较温情吧,这样的风格写的蛮少恩~比荀彧吧的版本字句上有一些改动。想了想还是没让荀攸纠结,依然按原计划速推了妹子...第二卷完了应该也有一个番外.程昱篇
初平三年,董卓为吕布所杀。原本因密谋刺杀董卓而下狱的荀攸获释,本欲赴蜀郡任太守,却因道路阻隔,暂居荆州。
比起战火连天的北方诸州,荆州算得上汉末风雨飘摇的世间难得的静土。刘表仁厚,荀攸在荆州很快便安定下来,一方院落,两三翠竹,血雨腥风之后难得的宁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想劳作时便不去,只于竹林间闲卧,枕着一方倒扣的砚台,随手翻翻旧卷;囚禁一年之后,这样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如同梦境。而在这梦一般的荆州岁月中,他遇到了那个让他一辈子无法割舍的女人。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油灯初燃,灯芯微颤,温暖的光晕弥散在并不宽大的居室。荀攸与阿鹜并坐榻上,一手揽着她柔软的腰,一手指着诗经,一字一句地教她念。
荀攸是在春日郊游之时初见阿鹜的,彼时的阿鹜正跪坐在小溪的对岸浣衣,口中呢喃地哼唱着这首诗。碧林掩映间,白衣的阿鹜颜若静水,青丝如瀑。抬头见溪岸的荀攸驻足静听,也只是一笑,并不羞怯。
待阿鹜洗完衣裳准备离去时,荀攸才醒过神来,忙开口唤道:“妹子,留步!”荀攸迈开步子想去对岸,脚却悬在溪边晃了晃。阿鹜见荀攸犹豫中带着尴尬的神色,捂嘴一笑。荀攸只觉脸颊微烫,见溪水清澈见底,终是咬牙一脚踏进水中,三步并作两步地地向对岸趟过来。
荀攸刚开始还提着衣襟下摆,但怎奈溪中卵甚石滑,两手伸在空中摆来摆去保持平衡还觉得不够用,早已顾不得衣摆和那双半旧的布履,索性让它们在溪水中湿了个透。
阿鹜看着这个寒士装扮,此时又一脸狼狈的荀攸,仍旧是笑了笑,转身快步往家去。荀攸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路跟上去,身后留了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到了家门口,阿鹜推门便要进,荀攸一个闪身拦在她身前,直盯着她的墨玉般的双眸,半晌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阿鹜不解,正是手足无措时,却忽听眼前的男子问道:“妹子,可许了人?”
阿鹜闻言脸登时一红,摇了摇头便闪进门去。荀攸听着里面传来的闩门声,心下一怔。他在阿鹜家门口伫立良久,呆望着暮色渐沉的天空,突然笑出声来,太久没有这般放任自己的心性了。他甚至还不知道这秀丽的人儿姓甚名谁。可现在心中就只存着一个念头——要将这女子娶回家。
荀攸回到家中便忙开了,第二天一早便上门求亲。阿鹜的父母很喜欢看起来温厚不张扬的荀攸,相信他是个可靠的人,而且见他出身颍川荀氏,虽然是作妾,年岁也略大了些,但他们还是同意将女儿嫁给荀攸。
阿鹜不识字,却能念着念着便唱起来,调子是荆州一地的民谣。阿鹜天生一副好嗓子,清澈婉转得就如同那日竹林间潺潺的溪水。荀攸看她含笑的嘴角,禁不住想吻上去,却又不忍心打断她,便劝说道:“休息吧,别累着嗓子。”
“阿鹜不累的,夫君喜欢,阿鹜可以一直唱给你听。”阿鹜微微偏着头,认真地看着荀攸。
荀攸无奈地笑笑,手指摩挲着阿鹜鹅蛋形的脸庞,越过她水雾般朦胧的目光,吻上那宛若玫瑰花瓣的双唇——虽早已不是洞房花烛,阿鹜的脸颊和身体还是很快变得滚烫。她的双臂环住荀攸的肩膀,开始热烈地回应他的吻。
比较温情吧,这样的风格写的蛮少恩~比荀彧吧的版本字句上有一些改动。想了想还是没让荀攸纠结,依然按原计划速推了妹子...第二卷完了应该也有一个番外.程昱篇
初平三年,董卓为吕布所杀。原本因密谋刺杀董卓而下狱的荀攸获释,本欲赴蜀郡任太守,却因道路阻隔,暂居荆州。
比起战火连天的北方诸州,荆州算得上汉末风雨飘摇的世间难得的静土。刘表仁厚,荀攸在荆州很快便安定下来,一方院落,两三翠竹,血雨腥风之后难得的宁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想劳作时便不去,只于竹林间闲卧,枕着一方倒扣的砚台,随手翻翻旧卷;囚禁一年之后,这样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如同梦境。而在这梦一般的荆州岁月中,他遇到了那个让他一辈子无法割舍的女人。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油灯初燃,灯芯微颤,温暖的光晕弥散在并不宽大的居室。荀攸与阿鹜并坐榻上,一手揽着她柔软的腰,一手指着诗经,一字一句地教她念。
荀攸是在春日郊游之时初见阿鹜的,彼时的阿鹜正跪坐在小溪的对岸浣衣,口中呢喃地哼唱着这首诗。碧林掩映间,白衣的阿鹜颜若静水,青丝如瀑。抬头见溪岸的荀攸驻足静听,也只是一笑,并不羞怯。
待阿鹜洗完衣裳准备离去时,荀攸才醒过神来,忙开口唤道:“妹子,留步!”荀攸迈开步子想去对岸,脚却悬在溪边晃了晃。阿鹜见荀攸犹豫中带着尴尬的神色,捂嘴一笑。荀攸只觉脸颊微烫,见溪水清澈见底,终是咬牙一脚踏进水中,三步并作两步地地向对岸趟过来。
荀攸刚开始还提着衣襟下摆,但怎奈溪中卵甚石滑,两手伸在空中摆来摆去保持平衡还觉得不够用,早已顾不得衣摆和那双半旧的布履,索性让它们在溪水中湿了个透。
阿鹜看着这个寒士装扮,此时又一脸狼狈的荀攸,仍旧是笑了笑,转身快步往家去。荀攸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一路跟上去,身后留了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到了家门口,阿鹜推门便要进,荀攸一个闪身拦在她身前,直盯着她的墨玉般的双眸,半晌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阿鹜不解,正是手足无措时,却忽听眼前的男子问道:“妹子,可许了人?”
阿鹜闻言脸登时一红,摇了摇头便闪进门去。荀攸听着里面传来的闩门声,心下一怔。他在阿鹜家门口伫立良久,呆望着暮色渐沉的天空,突然笑出声来,太久没有这般放任自己的心性了。他甚至还不知道这秀丽的人儿姓甚名谁。可现在心中就只存着一个念头——要将这女子娶回家。
荀攸回到家中便忙开了,第二天一早便上门求亲。阿鹜的父母很喜欢看起来温厚不张扬的荀攸,相信他是个可靠的人,而且见他出身颍川荀氏,虽然是作妾,年岁也略大了些,但他们还是同意将女儿嫁给荀攸。
阿鹜不识字,却能念着念着便唱起来,调子是荆州一地的民谣。阿鹜天生一副好嗓子,清澈婉转得就如同那日竹林间潺潺的溪水。荀攸看她含笑的嘴角,禁不住想吻上去,却又不忍心打断她,便劝说道:“休息吧,别累着嗓子。”
“阿鹜不累的,夫君喜欢,阿鹜可以一直唱给你听。”阿鹜微微偏着头,认真地看着荀攸。
荀攸无奈地笑笑,手指摩挲着阿鹜鹅蛋形的脸庞,越过她水雾般朦胧的目光,吻上那宛若玫瑰花瓣的双唇——虽早已不是洞房花烛,阿鹜的脸颊和身体还是很快变得滚烫。她的双臂环住荀攸的肩膀,开始热烈地回应他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