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_sherry吧 关注:153贴子:10,855

回复:主将谁也,非烈士欤?至今清人亦称道不已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塔山所
塔山旧有守将,松杏之陷也,知势不可振,遂率其麾下自投炮火中,其节义凛然可尚,而惜乎姓名不传,或云是卢象贤也。
汗虏环兵地,孤城夜笛闻。奈无蜉蚁援,羞对犬羊群。
烈焰天愁雨,怨魂野结云。丰碑传万口,多胜鼎铭勋。


16楼2012-08-18 13:20
回复
    关外记:洪承畴、祖大乐守松山城,坚守二年,城外多埋火炮,清兵不敢近。及夏承德内应,城陷,大乐、承畴被执而降,松山、杏山一时俱陷。塔山守将知不可守,自投火而死,清人碑成德承畴终背主,山松山杏尽连营即指此也。常闻大凌河阴风凄雨,若有愁恨气。


    17楼2012-08-18 13:20
    回复
      大小凌河松杏山,荆榛墟落惨无颜。当时百战凭谁问,惟见鸦啼古堞间。
      大凌河小凌河松山堡、杏山堡百里之间明末与建虏相持百战之地,前后三十余年,最多杀戮之惨,至今人民未苏,城池残破。


      18楼2012-08-18 13:21
      回复
        明清争战过程中,多次出现守边明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城偕亡的情形,说明边关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对得起大明三百年的酬养与恩惠!边军的表现与明军在 内地、中原同农民军作战不力、一溃千里的情形有着根本的区别。每当国破家亡之际,反抗侵略的战争具有堂堂正正的力量,而明清争战尚未尘埃落定之时,这种决 然的牺牲更具有牵动全局的战略意义!后世之人,只知道“承德、承畴皆背主”,只知道吴三桂开关引清,却不知道关外曾经有过的塔山群英,不知道中后所、前屯 卫的英雄们也曾前赴后继为国捐躯,正是他们的牺牲,才在明朝败北的黑幕中撞开了一个光明向上的升腾,为失败者的抗争抹上了一片鲜亮壮丽的色彩!清朝抑或秘 而不宣抑或故意抹杀,明朝先是无暇顾及后则无能顾及,如果不是朝鲜人二百年来不懈的祭奠和传唱,我们的英雄不知还要孤寂几百年?


        19楼2012-08-18 13:22
        回复
          次子由前屯怀古
          此地无噍类,当时仗节谁?偷生女子是,避死男儿为。
          日暮孤魂泣,天寒远客悲。可怜忠义士,猿鹤竟何之。


          20楼2012-08-18 13:22
          回复
            中后所口占
            王事驱驰不恤躯,东关一路近燕都。神州望绝真天子,弱国羞深上大夫。
            万历洪恩于古有,八陵佳气在今无。吾邦消息龙湾隔,回首遥空塞月歌。


            22楼2012-08-18 13:23
            回复
              杏山诗(当在松山堡下)
              今年河北去年南,松杏之间百战酣。洪祖降幡兵气堕,袁熊旧垒朔云含。
              朝中不息分门议,塞外曾无死义男。过客空悲残劫远,村翁无复启祯谈。


              23楼2012-08-18 13:24
              回复
                路多无梁平屋子,闻皆汉人亡国后作此屋,仍传其俗云
                自怀亡国痛,仍以屋无梁。旧俗传今日,遗氓表大明。
                人情吁可见,其义绝堪伤。落日停车立,悲风来古京。


                25楼2012-08-18 13:27
                回复
                  次书状韵
                  自少桑弧志四方,倦游今日转堪伤。
                  防闾但见夸金牌,民俗唯知奉佛堂。
                  天下有谁如管葛,古来无复铸禹唐。
                  何当扫尽溟蒙祲,天地重恢日月光。


                  26楼2012-08-18 13:28
                  回复
                    次书状韵
                    中国封疆环九区,江南直北是燕都。
                    关防表里金汤固,梯航东西玉帛输。
                    今古忽从桑海变,衣冠还与语言殊。
                    汉中消息君休问,天下英雄未必无。


                    27楼2012-08-18 13:29
                    回复
                      次副使韵
                      戍削官骖减旧肥,修程还喜近幽畿。
                      译诗生舌今须熟,贾倩他金且莫挥。
                      辽俗易污人尽变,尧封欲问世都非。
                      苍穹不是全忘汉,早晚重恢有转机。


                      28楼2012-08-18 13:29
                      回复
                        诗·又
                        明宫法殿摠依然,触目沧桑万事迁。
                        毳幕高张九级阶。霜蹄乱蹴入花砖。
                        人心从古眷真主,胡运元来无百年。
                        此理本明何久爽,吾将抆泪问高天。


                        29楼2012-08-18 13:30
                        回复
                          记闻
                          一统山河已百年,汉人为苦满人便。
                          如何五世称皇帝,进退荣枯有是偏。


                          30楼2012-08-18 13:30
                          回复
                            凌河叹
                            大凌河,小凌河,人烟萧条不盈坡。闻道蒙古动成群,有时撇捩如电过,公然掠取民家妇。白日驮去阴山骡,以兹民不奠其居,百家今有数家余。清皇亦畏蒙古盛,内家婚嫁皆相于。厥俗枭鸷厥马健,他时猾夏将何如?凌河之忧姑舍诸。


                            31楼2012-08-18 13:31
                            回复
                              清朝统治者宣称天授其运,难道我们现代的史学工作者还要附和这一点吗?


                              32楼2012-08-18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