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6贴子:191,293

回复:两晋南北朝的后妃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觉得司马令姬象不象尔朱兆的女儿建明皇后呢?
建明后父亲被反叛部将高欢所杀,她又被高纳为别室,又改嫁一个普通人.


71楼2008-02-14 19:51
回复
    尉迟繁炽也有说她法号华道的,她跟陈月仪、元乐尚三个法号都叫华什么,可能是在一起受的戒


    IP属地:广东72楼2008-02-14 19:56
    回复
      司马令姬的父亲可没被杀啊,她父亲司马消难从北齐叛逃到北周,又从北周叛逃到陈国,隋灭陈后又给抓回来了,本来要被处死,但司马消难当初从北齐西奔北周时是杨坚他爹杨忠亲自去迎接的,这两人结为兄弟,情好甚笃,隋文每以叔礼事之,所以司马消难“特免死配为乐户,二旬而免。犹以旧恩,特被引见。寻卒于家。”看来没什么可疑的地方,应该是平平安安寿终正寝了。
      司马令姬被选为周静帝的皇后,应该就是因为她父亲和杨坚家族有密切的关系,司马消难又跑到陈国去之后,她也只是被废为庶人而已,和那些被他父亲抛在北周的家人也没受什么迫害,不知这"杀父之仇"从何谈起,从杨坚对司马消难犹念旧恩来看,说不定还会对他们家有所照顾。
      乱世之中,王朝更迭,那皇帝皇后的头衔也没那么贵重,象司马令姬这样能过普通人的生活,比起周宣帝那几位皇后,不是要幸运多了?
      有意思的是司马消难的妻子是高欢的女儿,不知司马令姬是不是这个高公主所生,要是的话,那就是高欢的外孙女做了宇文邕的孙媳妇。


      73楼2008-02-17 15:41
      回复
        周隋易代,北周那些出家后妃死后多以尼礼葬,其实出家也算守节,为何就没资格被附葬在周帝陵呢?隋文帝对他女婿立那么多皇后与自己女儿平分秋色好像非常的不快,女婿刚死就将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繁炽统统赶出宫,其实按道理来说她们也应该被尊为太后的,朱满月因是幼帝生母才勉强给她个名分,篡位后一样叫她当了尼姑。奇怪的是她的不到厚葬也罢了,李娥姿可是周宣帝的亲娘,杨坚的亲家母,为什么也享受不到阿史那氏那样的待遇?杨丽华也不照顾她?她曾对杨坚怨恨咒骂导致杨坚耿耿于怀么?看她的法号常悲就知道她的心里极不平静。尉迟繁炽最短命,史书连她怎样葬、葬在哪都没讲,怪啊。尉迟迥曾经反对过杨坚,莫非……总之杨坚对尉迟繁炽很反感的样子,为啥又迷恋上尉迟迥的另一孙女呢?


        74楼2008-02-20 22:03
        回复
          《周书》说司马消难“之赴屶州,留高及三子在京,高言于隋文曰 :‘荥阳公性多变诈,今以新宠自随,必不顾妻子,愿防虑之!’消难入陈,而高母子因此获免。 ”一边是丈夫叛逃丝毫不顾妻子的死与活,另一边是妻子一旦发现丈夫稍有风吹草动就率先上告其罪,可见这对夫妻关系有多恶劣。:(


          75楼2008-02-21 07:17
          回复
            立那么多皇后违反礼制的,这本身就是周宣帝的罪名之一,杨坚哪能把她们都尊为太后?杨坚夫妇好像对那个阿史那氏特别好,独孤伽罗“尝梦周阿史那后,言受罪辛苦,求营功德。明日言之,上为立寺追福焉”。这是为什么呢


            76楼2008-02-22 23:10
            回复
              要是关系那么恶劣为什么不像慕容垂一样甩了她,带着她跑到北周去做什么?


              77楼2008-02-22 23:11
              回复
                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恶劣,《周书》“妻高氏,齐神武之女,在邺敬重之,后入关便相弃薄。”在北齐那时候妻子是公主,司马消难不敢开罪于她,等逃到北周,就惹得起她了。——不过如何能骗得公主丢下祖国家眷和他逃走,倒是很需要手腕的。不知道是不是像《三国演义》刘备拐孙尚香那样,傻公主甜言蜜语下义无反顾地跟着“心爱的”夫君跑了,等夫君逃到安全地方露出真面目才跳脚后悔?


                78楼2008-02-23 08:31
                回复
                  刘备肯定是要把孙尚香拐走,可司马消难带着一个高齐公主老婆跑去北周没用啊,身分敏感,只会给他添麻烦


                  79楼2008-02-24 12:19
                  回复
                    但司马消难并不是真要叛周而是为保周室才举兵响应尉迟迥的,他那么卖力加冒险是因为女儿当了北周皇后吧。他反对的就是杨坚杨坚竟不介意?他妻子是率先告了状才免遭迫害的啊


                    80楼2008-02-24 21:07
                    回复
                      看贴想到一个问题,源贺娶乞伏炽磐的女儿生钦文姬辰,父兄、姐妹相继被乞伏炽磐杀害以后,他带着钦文姬辰逃奔北魏,不知有没有同时带走钦文姬辰的娘亲,那位乞伏公主?不共戴天的仇人之女啊,他还会如此恩爱难舍吗?如果撇下乞伏公主,钦文姬辰又不心安。他似乎很喜欢钦文姬辰,千山万水不离不弃,钦文姬辰身上的另一半血缘丝毫不影响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钦文姬辰到北魏源贺将她许给了名门之子,终身享福,死而厚葬。当时源贺尚在人世,钦文姬辰的墓志上居然把外祖父是乞伏炽磐当成一件可炫耀的事,真奇怪啊。


                      81楼2008-02-25 20:34
                      回复
                        对,司马消难是起兵响应尉迟迥,他反对的就是杨坚,但我觉得他不是对北周忠心耿耿吧,应该是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杨坚为人刻薄寡恩,对尉迟迥的镇压也很严酷,但对这个司马消难确实非常宽厚,大概司马消难虽然反复无常,却属于那种无甚名望才能之辈,对杨坚构不成威胁,又有父辈的交情,所以不妨显示一下自己的仁德与帝王胸怀,恶作剧似的惩罚他一下就算。


                        82楼2008-02-25 22:00
                        回复
                            灾祸梨枣
                           
                            资料来源:《霞外随笔》
                            
                            作者: (清) 平步青
                            
                            方东树《书林扬觯·著书不足重》条云:“近又有一种人,以己所余残膏剩馥,丐妇人造作虚誉,裒然各自成书,灾之梨枣,以疑误学人耳目。天下后世,熟知其真伪之所在耶?此较之臧霸、梅赜、刘炫、丰熙、杨慎、曹溶辈,专造伪书,益诞肆矣。”
                           庸按:植之此条,似指阮文达侧室刘(书)之《疑年录》。“臧”,应作“张”。
                           若近日申报馆排印《汉唐丛书》中之《张皇后外传》,凡二篇;《陈皇后外传》(附馆陶公主);《上官皇后外传》(周杨氏附);《傅皇后外传》;《鲁元公主外传》;《懿安皇后外传》;《蒋孝廉西征述异记》;《吴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上、下;托名洞庭逸叟、白门啸霞轩主人、青溪居士、鹅湖逸士,实皆馆中人所作。辱及前朝后、主,不知是何肺肠?
                            植之见之,不第戟手痛骂而已。


                          IP属地:广东83楼2008-02-27 00:22
                          回复
                            这可能就是上官小妹和傅黛君名字的来源,暂时找不到《陈皇后外传》、《上官皇后外传》、《傅皇后外传》原文


                            IP属地:广东84楼2008-02-27 00:26
                            回复
                              hoho
                              看来是出自一个时期,或许同一拨人的手了,“辱及前朝后、主,不知是何肺肠?”看到这些评论爆笑出来


                              85楼2008-02-27 06: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