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136贴子:191,284

回复49:两晋南北朝的后妃制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看也不一定是以讹传讹,李静训只活了九岁,字小孩都不假,上官皇后共活了五十二岁,小妹这名未必就是后人强安。可能真有出处,出自孤密罕传的生僻文献所以我等不知


54楼2007-09-28 19:07
回复
    太多了..


    55楼2007-09-29 01:01
    回复
      (( “永明中无太后、皇后,羊贵嫔居昭阳殿西,范贵妃居昭阳殿东,宠姬荀昭华居凤华柏殿。”))

      这个,当时究竟是居东尊贵还是居西尊贵呢?


      56楼2007-10-11 17:49
      回复
        北魏以后照样有昭仪,比如孝明帝就有左昭仪胡明相,只是再也没出现冯润姊妹那么赫赫有名的“昭仪”了


        57楼2007-11-14 07:54
        回复
          匈奴汉的妃子们封号很乱,且连皇后都能同时好几个,冒昧推测他们很可能根本没有“三妃九嫔”的概念。而且他们效仿“外家”也就是汉朝,汉朝并没有三妃九嫔一说


          58楼2007-11-15 08:21
          回复
            石赵的昭仪地位尊贵,应该也是受了汉朝的影响,汉朝的昭仪简直就是副皇后,赵合德、董贤的妹妹、舍身救驾的冯媛都是昭仪


            59楼2007-11-18 09:58
            回复
              冯媛在舍身救驾以前是婕妤,之后才被晋升,最早当上昭仪的是汉哀帝的祖母,那位傅女士。她的出身远不及冯媛高贵,虽然生有一女一男,但冯媛也不是没儿子,地位却赶不上她。拚死挡熊之事虽然一时也让汉元帝大为感动,可很快又和她疏远了,既不愿追封她功劳显赫的父亲冯奉世,又不肯提拔她被群臣公推为行能第一的兄弟冯野王,还贬斥她另一个人品也挺不错的兄弟冯逡。而对傅昭仪,本来通过那次突发事件,汉元帝就算不能完全看清她的本质,最起码也应该知道她不如冯媛的大仁大勇、重情重义,可过不久又被她的假殷勤所惑,她依旧是最受宠的妃子,还花言巧语哄动汉元帝差点易了太子。


              60楼2007-11-18 20:54
              回复
                为什么冯媛真心换不来真爱,不待后来给傅昭仪整死,元帝时的夺床斗争她就已经失败?也许是因为她长得不及傅昭仪明艳,但更重要的是她方正刚毅,伉直坦率,不像傅昭仪那样伶牙俐齿,狡计百出,处处希恩固宠,事事贡媚取怜。她不仅无害人之心,甚至连防人之心也没有。她的兄弟也是光明磊落之士,结怨于奸臣石显。在傅昭仪与石显的双重谗毁之下,冯氏一家很早就受到了打压。


                61楼2007-11-18 21:43
                回复
                  汉元帝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长年处在显赫尊贵的地位,已无法分辨何为虚伪的奉承,何为真实的感情与忠信。还有王政君,也是喜谀恶直,是非不明。当年傅昭仪夺嫡不成,王政君有力量报复而不报复,是她的善良厚道之处。可傅昭仪的心术不端,她也应该有所了解。谁料时移世异,境过情迁,傅昭仪的满嘴花言巧语,又把她哄得舒舒服服,竟将前嫌一笔勾销,帮了傅昭仪的大忙。冯媛不会像傅昭仪那样送红包,说好话,灌迷汤,自然永远是受排挤的了。她那个正直有为的兄弟冯野王,虽也不喜阿附,却并不是有意识地要去损害王政君一家的利益,只因他享有贤能之名,被人认为他的贤能足以取代王凤的地位,即遭王凤弹劾免官,直道难容,古今同慨。


                  62楼2007-11-18 23:18
                  回复
                    傅昭仪分明是姿色出众、心思细密、充满野心、善于献媚又很有几分狠毒的女人,样样俱全,怎么痛斥历代“尤物”的文极少提到她呢?她年轻时候夺嫡不成,老来终于是变相地成功了,然后又逼死忠勇的冯媛,要说负面影响,她比赵飞燕还要大,因为那几个皇子被杀的主谋是赵合德而不是赵飞燕。(顺便BS一下那个毒手杀子的刘骜)


                    63楼2007-11-19 18:50
                    回复
                      说一下,今天晚上复制并提供链接的这些贴子都是系统故障给屏蔽,使用电信网的朋友看不到的


                      IP属地:广东65楼2008-01-15 23:36
                      回复
                        萧梁有淑妃,溧阳公主的生母是范淑妃


                        66楼2008-01-18 21:45
                        回复
                          淑妃的位置从南齐开始就上去了,相当于以前的夫人,后来就一直保持着这个层次。这个称号满好的,比夫人、昭仪端雅多了


                          67楼2008-01-26 07:46
                          回复
                            司马令姬由天子后降为吏民妻,这在过去应该会被看成是很屈辱的事情,而那个《历代丽人记》的原版竟将她选入,不但说她长得明艳绝伦,还夸她性格怎么明慧,怎么柔婉,算是彻底原谅她了,莫非就跟她再嫁时还是处女,白媒无异于红媒有关?不过明清不是连守“望门寡”、“登堂寡”都提倡么?文中就赞美了好几个终身处女的。其实论容貌司马令姬是谈不上芳名卓著的,尉迟繁炽姐妹显然比她漂亮。论个性司马令姬也并不比尉迟繁炽姐妹刚烈,在杀父仇人的统治下也只好得过且过了,原版称她柔婉却也有道理,明慧就未必了。


                            68楼2008-02-13 00:07
                            回复
                              陈月仪与元乐尚都是周宣帝的宠后,姿色应该也不比尉迟繁炽差多少,寿命估计比司马令姬还要长,一个死于永徽初,一个贞观中还活着,她们的年龄可是大过司马令姬的。她们跟李娥姿、朱满月、尉迟繁炽一样守节拜佛,且饱经国亡之痛,却不像她们抑郁早终,可能就是因为她们比较看得开,连所取法号华光、华胜都跟李娥姿的常悲、朱满月的法净、尉迟繁炽的华首大不一样。李娥姿似乎最为愤懑,就要永远痛苦不愿忘记。朱满月在爱子被杀后没几年就萎顿了。尉迟繁炽历经惨景,悲惧交加,最短命就是她了。而陈月仪与元乐尚从进宫伊始就因年貌相若“特相亲爱”,不知道是不是也属于封三娘和范十一娘的那种情的范畴,后宫这个特殊环境好像更容易造就女性之间的怜恋。以后尼姑庵中漫长而又枯寂的岁月,她们彼此的相依相伴、体贴互助、关怀慰藉,可以说是最温馨美好的一缕阳光了,她们兴许就是靠这样打发的。


                              70楼2008-02-14 0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