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学校有名的语文老师,医院里有的是他的学生。年轻人的好奇心总是比较强烈的,林语桐很快就知道韩彬的父亲韩建新已到了肝癌晚期,还知道韩彬的家庭原来一直都很不幸。韩彬的母亲吴晓霞原是华西市郊的农村人,村里出了名的聪颖美丽,当年嫁了在市农业局的父亲,也算是攀了高枝。精明能干的她先是承包了市里的一家宾馆,后来拍卖的时候便买了下来,装修一新后挂了个三星,在不大不小的华西市里也算是个风云人物了。然而韩建新却一直在农业局里不咸不淡地混着,40多了才当个副股长,生活经历的差距使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母亲越来越忙,韩彬对母亲也越来越淡漠,父亲的平庸也使他对父亲的教育并不心服,于是韩彬的性格逐渐地冷漠孤僻,旁人的阿谀献媚也助长了他的骄横。但父亲检查出肝癌晚期后,韩彬却有了很大的转变,天天到医院来陪伴父亲。然而母亲除了按时支付医药费以外,几乎就没在医院出现过。 “挺有孝心的一个孩子,可惜家庭不幸哪。”林语桐父亲的学生说完后不无感慨地说道,听得林语桐父女俩也不禁相对嘘嘘。林语桐的父亲很快出院了,韩彬父亲的病却越来越重,韩彬逃课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班主任多次做韩彬的思想工作无效后只好通知了他的母亲,母亲的呵斥怒骂苦苦哀求不不能阻止韩彬天天到医院陪伴父亲。在韩母的要求下,班主任只好多给韩彬补课,并组织班上的同学从思想、学习上多方位地帮助韩彬。林语桐作为班委之一,自然少不了要帮韩彬记记笔记、修改作业什么的。接触的时间多了,林语桐发现韩彬其实蛮有趣一个人,只不过内心的孤独和脆弱使得他外表总是十分的冷漠。
有次林语桐劝韩彬尽量不要耽搁课,韩彬却冷淡地说:“如果我父亲还能挨到我高考完,我怎么会缺课?现在,能陪他一天就是一天了。”这话听得林语桐不禁埋头深思,心里对韩彬的厌恶也减淡了许多。终于,韩建新在韩彬上高二不久就离去了。最后的那段时间,这个一直以来在韩彬心中都十分平庸的小公务员却表现出了他一生中最坚强的一面。由于病痛的折磨,150多斤的汉子瘦来只有80多斤,不说韩彬,连林语桐去看过一次都忍不住当场眼泪噗噗地直往下掉,然而他却咬紧牙根从不喊痛。 10月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林语桐到医院看望韩建新,最近以来经常神志不清的他当时非常的清醒,看到林语桐更是十分高兴。韩建新提出要吃点新鲜龙眼,韩彬飞快地出去买了。看着韩彬远去的背影,韩建新显得无限的眷念。 “我没多少日子了,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我走后彬彬会和他妈闹别扭啊…………”谈到这里,韩建新禁不住眼泪长流:“我和他妈一直都过得不好,彬彬也跟着受了很多苦。他妈心里是很爱他的,不过有时候方法不对。语桐,我走以后,拜托你们这些同学尽量多关心一下我们彬彬,要让他和他妈好好地过。” 林语桐听得心中酸楚,哽咽着直点头。过了一会儿,韩建新就不行了,吴晓霞赶到后,韩建新颤抖着抓住她和韩彬的手,艰难地笑着,渐渐没了呼吸。韩建新走后,韩彬整天不理睬母亲,旷课也日益增多,终于有次连续三天失踪。吴晓霞和学校都发动人手到处寻找,却没有任何消息。林语桐在埋葬韩建新的公墓里仔细搜寻了半天,终于在坡后的柏树林里找到了刻意躲避的韩彬。青松白云下,林语桐深刻地感受到了生的无助和死的宁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无效后,林语桐终于失去了克制,狠狠地痛骂了韩彬。
“这不是死,是爱!”林语桐突然想到了不知哪个作家说的这句话,一瞬间明白了韩建新何以能在弥留之际原谅吴晓霞对他的冷漠,于是平静地把这句话抛给韩彬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第二天早上,课堂上仍没有韩彬的影子,林语桐非常的失望。然而下午的时候,韩彬终于出现在教室里。随后的日子,韩彬逐渐地开朗起来,人也随和了许多,与母亲的关系也能融洽地相处了。林语桐感到非常宽慰,吴晓霞也请林语桐到家里去玩过两次以示感谢。然而韩彬却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林语桐的好感,让林语桐颇有点头痛:她喜欢的男孩子应该让她一见倾心,还要性格坚强、志向远大,怎么可能是韩彬?再说,自己虽然在韩彬低潮的时候帮了他一下,但他能恢复过来,主要还是靠他自己,要是韩彬因为感激而对自己心生好感,那也未免有些受不住。好在韩彬对她的好感尽管人所皆知,却没有过分的行为,林语桐刻意保持着两人的距离,也没有太多的烦恼。然而那时她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忧伤。作为一个普通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她是幸运的。父亲大学毕业后为了能与母亲在一起,放弃了留在蓉城的机会,选择了回到华西一中教书。父母感情甚笃,也没有给她太多的学习压力,比起其他同学,家里显得十分宽松、民主。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林语桐对文学情有独钟,以至在决定高考志愿的时候,她首先考虑的就是中文系。但是,父亲的清贫却使得她心有不甘。在文学的殿堂尽情徜徉之后,林语桐心里更多的是莫名的淡淡忧伤,而且这种忧伤越来越浓。原以为这种忧伤会在忙碌中淡忘,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莫名的忧伤总会不经意地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