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台一中吧 关注:53贴子:897
  • 2回复贴,共1

师德标兵李纯芹 来源:枝江教育在线 编辑:陈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在找校长的信息,没找到,反而看到这个。嘿嘿!


1楼2011-12-24 14:15回复

    无意激浪闹江河 愿化细流润后生
    ------记枝江市师德标兵七星台一中李纯芹
    “红颜将逝,真心不歇”。李纯芹老师生在长江之滨,从少女时代踏入教坛,直至中年白发初现。她怀着宽广深厚的母爱,把学生当做自己“娃子”,去爱、去嗔、去乐,师爱在她和学生之间至简、至深、至纯。在七星台一中这方沃野,李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把“无私”融入教育血脉,让“付出”成为教师代名词,凭学子徜徉“真爱”大河。有人想到一个因缘:为什么思念会到永远?因为爱如大河亘古绵延!李纯芹老师的大爱,正如学生所说,“因您是女老师,所以我将一句老话改成‘一日为师,终身为母’,我永远牵挂您!”


    2楼2011-12-24 14:16
    回复

      这封信至今留在学校德育档案里。李老师接到信之后,并没有直接找这位鲁姓的学生,而是迅速拜访了班级的所有老师,了解情况,并向老师们展示了这封信,争取了所有科任教师的理解。然后,与他的父母电话联系,说明情况后,还以母亲的身份批评了他的父母,争取了父母的“资源”,才和鲁姓学生沟通,自己将电话拨通后,让他和父母通话,自然都是“好话”啊!而且此后他发现每次上课,不管哪个老师,总会有意无意地点他回答问题,好像老师的眼神出现了些许变化。终有一天,孩子向李老师说,“让我叫您一声妈妈!”让人感觉到教育的神奇魅力,这确实发生在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中。
      三、真心真意付真情,爱当解困释惑的“消防员”。
      对待贫困生,李老师心焦神虑忙抚慰。虽然贫困生有国家补助,但是李老师并不满足为这些孩子争取国家补助,自己经常掏钱为这些贫困孩子们添置些学习用品和衣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李老师说过,“要我拿大笔钱,当教师的不可能,但要我小钱细水长流,帮助他们我做得到”。李老师班上的贫困生都收到过李老师的礼物,或牙刷、或笔记本、或袜子,只要李老师看得见,想得到的,总会给这些孩子以“惊喜”。正如班上李良雄同学说的,李老师总是比我老妈想到得早。为了不让孩子们感到有施舍的味道,李老师总是找些比如“今天教室打扫得很干净”、“数学老师表扬了你”等等借口,送给他们,逗得这些孩子们是欢天喜地,激情满怀。
      和“滑头”做朋友,李老 师显得信心满满。要讲“滑头”,当属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王艳东了。父母疏于引导,让一个女孩子沉溺于网络之中。什么义气,“大姐大”等等不该出现在“小女 生”思想中的词汇反而让她乐此不疲。利用男生所谓的义气,欺负不听从她“指挥”的同学,“命令”个别男生帮助她翻院墙出去,实现“网络梦”,把班级搞得乌 烟瘴气。李老师没有发火,没有叫家长,她深知,小孩子总有原因的,只有靠近她,才能帮助她。虽然父母已经放弃了对她的管教,但是李老师利用各种机会和她靠近,诸如聊聊网络,聊聊李老师自己根本不懂的网络游戏,向王艳东“请教”,试图打开她的心扉。时间长了,王艳东逐渐放松了对李老师的警惕,感觉这“大姐”蛮“够意思”,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深藏在心中的苦闷发泄出来。有了对“病情”的掌握,李老师简直就是一个“泥塑”大师,将一个沉溺于网游的“小女生”从虚拟世界解救出来。
      一名农村初中普普通通的教师,能够在宜昌市、枝江市多次荣获教学质量一等奖,屡次受到“德育先进工作者”、 “优秀班主任”的表彰,证明了李老师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但是,李老师始终淡然面对。她坚信“大河奔流,不在于瞬间击石巨浪掀天,润泽葆养生命才是水的最高价值”。七星台一中的孩子们应该感到幸运,生在长江边,心常被润泽。“昨夜春风过荒原,晨雨悄然绿枝头”。但愿李纯芹老师和她的孩子们继续讲述爱的故事,就和长江一样奔流不息,直至永远!


      5楼2011-12-24 14: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