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吧 关注:62,836贴子:604,363

回复:《玄妙的流行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很不容易。要说的是,这种道德不是随意的,而是理性追寻的必然结果。他是个人的,来自于对灵魂纯净的渴慕。有点复杂,你记着,它是来自于对世界的根本认识,来自于对存在本源的终极叩问----实证主义反对这一点,但他们很尴尬的发现,他们无法肯定任何价值。


24楼2011-12-03 23:20
回复
    哈,你很执着,难得。那的确痛苦,但也极致的欢乐。你提到洞穴,想想,是跪着膜拜墙上的假影好呢?还是真去沐浴一下太阳的光泽好呢?人活一辈子,要试着走出去,即使走不到头,也应尽力去做。当然,这里有点不太舒服:柏拉图认为:只有少而又少的人,能领略真实,大多数会安乐于假象;再不舒服一点:柏拉图也希望他们呆在洞穴里---任何城邦,都是一个洞穴。叫人想不到的是,一个领略了阳光的人,不是要唤醒他们,而是要回到洞里,沉默不语。


    26楼2011-12-03 23:47
    回复
      能明白些吗?


      27楼2011-12-03 23:49
      回复
        我更慢。


        31楼2011-12-04 00:19
        回复
          要不要休息?


          32楼2011-12-04 00:21
          回复
            最后回复:这是哲学存在的被迫,也是无奈。倘使他全说清楚,城邦就失去正当性了。还有,哲学并不是人人理解的东西,哲学能做的,只在于培育:一种对教育的关心,对被教育对象的选择,一种素质的在意。心里话,哲学能做的不多,但已足够了。再见,好高兴与你交流,你真不容易,呵呵。


            35楼2011-12-04 00:31
            收起回复
              回复 @八服赤眉 :哈,一问,就复杂了!这是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很难三言两语。试试吧,八服赤眉发问,不能小视。哲学按其传统,是关于存在的理解,是对整全的追求,也是关乎终极的认识;从这意义上讲,它当然必须解释一切。需说明的是,是指根本性解释,不是具体的,琐碎的,一物一物的知识。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质疑这种可能,强调经验事实描述和历史阶段的有限性,引发了对整体把握的危机,使各种倾向于实证的社会科学,分解并试图取代总体性的哲学。本来该统领各种科学的哲学,反倒成了各种学科的附庸。这样,它似乎失去了解释一切的可能。问题是,失去这种总体性,就会出现尼采描绘的坩埚式的人生:心理学、生物学、行为科学、经济学、语言学等等,都试图按自己的学科解释世界,一万个结论并置,但离开哲学,它们无法说明自己的正当性,换句话说,无法解释它们的认识何以可能。这又绕回原点:哲学是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世界的科学,它必须也应该赋有解释一切的使命。怎样?不知说清了没有,诚惶诚恐。


              37楼2011-12-04 17:55
              收起回复
                八服赤眉君 ,及格不?


                38楼2011-12-04 17:58
                收起回复
                  八服赤眉,回帖被删?


                  39楼2011-12-05 12:35
                  收起回复
                    哈,他的意思是:学的越少,知道的越少,知道的越少,忘记的越少,忘记的越少,知道的越多----结论是,无知最博学。


                    42楼2011-12-05 19:31
                    收起回复
                      一种困惑:写这些东西,只为了所谓的与现实勾连,但它压缩了思想和视野;反过来做,又显飘渺、孤寂---真不知该一味的率性,还是该捆绑自己?其实,就事论事,远不是触及根本,思维方式的狭促与固置,才是最该摧毁的。问题是,谁有这个能力?与其憨人独语,不如嬉笑怒骂,惹人嫌弃。哈,滑稽吧?


                      43楼2011-12-07 11:14
                      收起回复
                        很赞赏你的坦诚,对一些人来说深思大概就是这样:开始反对,中间信服,然后沮丧。很正常,习惯于表像存在的,是很难自己学会区分的。他们只能跟着即时反应,过后,再回想,却无法自己归纳、推理、超越,也记不住连贯与整体,---这本没什么,习惯于表象,可以去看连卡通,毕竟,这是凡人都能熟悉把握的。不好的是,他反倒诋毁,因为他清楚地感到自己欠缺,甚至无能,不诋毁,心里憋屈,可惜,他又不能公开反驳,那等于公示自己的缺陷,于是,躲在暗处,说几句模棱两可的话,算自我安慰。
                        这真不好,争辩甚至争吵也比这体面,问题是,那得确信自己有理,这种不体面里,已露出了羞怯---可能还有希望吧?


                        45楼2011-12-07 16:37
                        收起回复
                          八服赤眉:人唯一确知的,是自己的无知,这恰巧是有知的起点,凭此,开始了永无止境的求知远航---有事,晚上谈。


                          46楼2011-12-07 17:07
                          收起回复
                            嘿,咋的啦?


                            51楼2011-12-07 20:10
                            回复
                              说什么啦,再说一遍!反正无聊,玩玩挺好。


                              52楼2011-12-07 2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