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胭脂阵 坐透红粉关
康熙传位和雍正暴死两宗宫廷疑案史料记载可说是扑塑迷离,各种传说秘闻更是五花八门,各执一词。前清为何有哪么多宫廷谜案呢?答案只有一个:皇权纷争充满血腥,继位新君为了遮丑大肆修改历史----“胜者王侯败者贼”。
清廷正史都在为胜利者大唱赞歌,可偏偏野史却记有许多“弑君屠弟”的记载。究竟该怎样鉴别谜案真伪呢?乾隆年间,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空前绝后的一部谜书,两次与皇权擦肩而过的康熙帝嫡长孙爱新觉罗.弘皙,用隐真妙笔著成补记家史的谜书《石头记》(后经多次加批成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该书不仅将弘皙被泯灭的家族历史补记在案,也将康熙传位和雍正暴死两大谜案隐记其中。不料,因此书内容明显“有碍当朝”,故被乾隆列为反书而查禁。为将书传世,由曹雪芹“披阅增删”为《红楼梦》,并将原稿抄录秘藏。正如作者所言:“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爱新觉罗.弘皙作为仕途上的失败者,以博学宏览的高深造诣,著就这气势恢宏的文学谜宫,从文献角度讲,这位“天下第一才子”是值得称颂的成功者。《红楼梦》作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问世之初便颇受世人关注,清代仕人盛传“开言不谈《红楼梦》,遍读诗书也枉然”。时至今日,这部谜书传世已二百多年,人们在慨叹文学巨匠妙笔生辉的同时,对隐藏在脂粉文字背后的血泪家史却存有许多疑问与误解。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可见这“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谜书隐藏着多少被泯灭家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