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位于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今存石像生三组:第一组为一对石翁仲,皆平冠长髯,腰束玉带,文者持笏,武者提剑,相向而立;第二组为一虎一羊,相向而置;第三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还有一只石虎,立于公路旁(位置已移动)。石翁仲像曾被不法分子盗走,2009年初被海关查获送回。1988年,经朝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石羊石虎”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凌源市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于2008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5月,凌源皮影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凌源高跷秧歌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次,凌源榆州鼓乐和凌源剪纸列入朝阳市级名录项目。
凌源皮影
凌源皮影皮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剪纸、戏曲、木偶戏等相结合的一门静动融合的艺术。凌源皮影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清《塔子沟记略》记载,清乾隆五年,凌源“塔子沟厅初建之时影戏已大盛气”。当时民间凡喜庆丰收则唱“会影”;消祛灾病则唱“太平影”;老来得子则唱“喜影”;母马产驹则唱“骡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