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7日漏签0天
凌源吧 关注:420,035贴子:9,030,31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凌源吧
>0< 加载中...

凌源历史 凌源人要了解的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凌源市隶属辽宁省朝阳市,因大凌河发源地而得名,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是连接京沈两大都市群、沟通内蒙古腹地与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点城市。距沈阳435公里,距北京371公里。凌源市属辽西丘陵山区的一部分,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总面积3278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辖8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11个乡、239个行政村。在其境内发现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2007年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凌源市地处辽宁西部边陲。北与建平县、内蒙古宁城县毗连,东北及东与喀左县接界,西及西北与河北省平泉县相邻,西南与河北省宽城县、平泉县接壤,南与建昌县、河北省青龙县相连,东南与建昌、喀左两县搭界。地理坐标为北纬40°35′50"~41°26′6",东经118°50′20"~119°37′40"。南北斜长93.3公里,东西宽66.1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2%。


2025-07-17 12:56:56
广告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凌源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矿藏50余种,其中石灰石、膨润土、铁、黄金等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级旅游资源——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地的核心地域,许多珍稀古生物化石被称为“惊世大发现”,距城北十余公里的热水汤地热温泉,有“矿泉之花”的美誉。森林覆盖率50.8%,域内南部青龙河流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生态保护区,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前景。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十一世纪初期,该市以加快推进“一主四化”进程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城市牵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环境优化力度。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五年平均增长2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4%,五年平均增长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五年平均增长43.8%。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00亿元、2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28.6%,五年平均增长29.7%、30.9%。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编辑本段地名由来  凌源市名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据《凌源县志》载:“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春,省令准部咨,以江西省建昌府,故改建昌县以免雷同。凌源县知事孙廷弼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士金搭,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由此可见,凌源市市名,是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地形地貌  凌源市境内山脉、丘陵、河流、盆地相间分布。地势中部隆起,西南、北部向东南倾斜,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努鲁儿虎山脉与七老图山脉纵贯凌源市东西两侧。主要山峰有红石砬山、平项山等,其中红石砬山海拔高度1256.6米,号称辽西五(市)县第一峰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气候特点  凌源市处于中温带亚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0℃。一月平均气温-11.2℃,最低气温-37.6℃,七月平均气温23.3℃,最高气温35℃。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据考古资料记载:
  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即在该市境内劳动、繁衍、生息。
  新石器时代,城北15公里处的牛河梁,“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
  商代属孤竹国地。
  周初为燕国疆域,燕昭王十二年置右北平郡,该地属右北平郡。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于凌源东城安杖子村置县,名平刚,仍隶右北平郡。
  汉,公元前202年,右北平郡移至平刚,该地成为郡、县两级治所。
  东汉建武后,右北平郡治迁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该境为乌桓地。
  三国时期,为魏地。
  晋,初属鲜卑段部,后并入慕容部,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和北燕地。
  南北朝时期,归北魏、北齐所辖。
  隋,隶辽西郡柳城县。
  唐,隶营州柳城县,后为厍莫奚、契丹地。
  辽,为榆州(领和众、永和二县)、潭州龙山县(喀左白塔子)地,隶中京道大定府。
  金,属和众、龙山二县地,隶北京路。
  元,为和众县、龙山县和惠州地,隶大宁路。
  明,为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地,隶大宁都指挥使司(治所今宁城黑城子)。永乐(1403年)后,大宁都司 南迁,此地被废弃。天顺(1457年)后,属兀良喻朵颜卫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蒙古达颜汗后裔各部所辖。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为喀喇沁左翼旗地,隶卓索图盟。
  清,乾隆三年(1738年),于该境城关设塔子沟厅,隶直隶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厅置建昌县,隶承德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隶朝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依大凌河发源于本境,改称凌源县,隶热河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热河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划出部分区牌,建凌南设治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日军侵入,建立伪政权,隶伪热河省公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凌源、凌南合并为建昌县,治所迁至今建昌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县存旗,属伪喀喇沁左旗公署。



2025-07-17 12:50:56
广告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位于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今存石像生三组:第一组为一对石翁仲,皆平冠长髯,腰束玉带,文者持笏,武者提剑,相向而立;第二组为一虎一羊,相向而置;第三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还有一只石虎,立于公路旁(位置已移动)。石翁仲像曾被不法分子盗走,2009年初被海关查获送回。1988年,经朝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石羊石虎”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凌源市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力度,于2008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6年5月,凌源皮影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凌源高跷秧歌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次,凌源榆州鼓乐和凌源剪纸列入朝阳市级名录项目。
凌源皮影

凌源皮影皮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剪纸、戏曲、木偶戏等相结合的一门静动融合的艺术。凌源皮影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清《塔子沟记略》记载,清乾隆五年,凌源“塔子沟厅初建之时影戏已大盛气”。当时民间凡喜庆丰收则唱“会影”;消祛灾病则唱“太平影”;老来得子则唱“喜影”;母马产驹则唱“骡子影”。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凌源高跷秧歌

凌源高跷秧歌2009年被收录至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凌源高跷秧歌是凌源地区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其清代即已出现,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古生物化石
  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沉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1923年,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他撰写的《中国地质学》里,将凌源一带含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命名为“热河系”地层。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红石谷风景区  俗称大河北原始森林,位于凌源市大河北乡南刘杖子村,因山石多呈暗红色,故名红石谷。这是一处以原始植被景观为主兼具辽西丘陵景观的自然生态风景区。风景区总面积5000余亩。2005年,以南大山为龙头,被辽宁省林业部门批准为凌源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大山主峰红石砬海拔,曾是解放战争时期清平战役的分战场。
热水汤温泉度假区  热水汤温泉度假区位于凌源北郊18公里,全区总面积25.29平方公里。热水汤地下温泉自唐代以来一直在开发利用,相传过去有72眼神水可治72种病,唐代修塘池建庙宇以示崇敬,有“神水圣庄”之称。温泉出水温度47.5—48℃,无味透明,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一类地热矿泉水。该矿泉水有散发肌表,舒筋活血,止痛消炎等医疗作用,尤其对风湿、皮肤类疾病及骨质

增生、腰间盘突出等顽固慢性疾病具有明显疗效。区内现有经营单位8家,均为70—80年代建设,年接待洗浴、疗养、旅游、度假等海内外客人21万人次。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谢谢支持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凌源一中教学楼


2025-07-17 12:44:56
广告
  • 任阳0213
  • 上士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凌源市二中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41回复贴,共3页
  • ,跳到 页  
<<返回凌源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