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根据《圣经》的说法,上帝是万能的,同时又是仁慈的。可是,出现在人间的恶,究竟是上帝无力阻止呢?还是他有意不管?如果是前者,那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而如果是后者,上帝又谈何仁慈?这两者之间,上帝只能选择其一,相信上帝自己也会感到很为难。”
比之宗教,科学则更有逻辑性,更能令人信服。可是,争论中的双方,一定有一方正确吗?科学一定是对的吗?
表面看来,这问题似乎很可笑,甚至没有必要回答,但仔细想想,有哪一门科学,不是建立在几条特定的假设,或所谓的公理之上?这些假设真的正确吗?一旦它们出了问题,那由此导出的一系列理论自然也有问题,至少,需要一定的修正。
其实,科学的含义,就是在一种理论被提出后,不断用各种实验去验证它。如果发现是错的,就放弃它,或者对它进行修正;如果发现是对的,那就等待下一次的验证,同时,它的可信度就高了一点。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永远也得不到必定正确的理论,或者说真理,因为证伪只需要一个实验,但再多的实验也不能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只能无限地提高它的可信度。就算我们找到了真理,我们也并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个蛮不错的,值得信赖的理论。
例如,如果量子力学正确的话,我们想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是永远也做不到的。这与仪器是否精密,测量是否仔细无关。或许,上帝能够知道,但至少,我们不能。
人类自身结构的复杂、精巧。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已经能令我们惊叹不已,而在它之上,由以亿计的细胞组成的高等动物,以及更高级的、具有意识的人类,简直是不可思议。人类真是进化而来的吗?这么点时间够进化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有人认为进化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过,进化论并没有真正解释生命的起源,更别提生命起源的环境了。
谈到环境,如果追根究底的话,自然得研究整个宇宙。那么,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解释无非有两种:宇宙一直存在;宇宙始于某时。如果是前者,那么在我们之前,已经有无限的时间过去,宇宙已经过去了相连事态的一个无限序列,而序列的无限就是它永远不能通过连续的综合而别完成,也就是说,宇宙一直存在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有一个开端。那么,促成这个开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以目前的科技来说,对此的解释是大爆炸学说。宇宙从大爆炸中开始。至于大爆炸的原因,解释是,时间随着大爆炸而产生,之前没有时间,而因果是时间概念,因此,说大爆炸的原因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解释虽然不能令所有人满意,但本身也没什么错误,只是,这样的说法似乎近于宗教,因为教徒也可以说,在第一天,上帝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时间……只要把大爆炸换成上帝,同样说得通。
其实,也正因为如此,大爆炸理论提出不久,就被教会所接纳。不管怎么说,大爆炸理论还是相当成功的。通过观察恒星的红移,发现恒星的确正以飞快的速度离我们远去,经测量,宇宙中氢占75%,氦占25%,与大爆炸理论预言一致,而如果退回到100亿年至150亿年前宇宙中最早的客体,也与大爆炸的粗略估计吻合,这一切都支持着大爆炸理论,而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出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个宇宙创生时的遗迹,更消除了人们对它的疑虑。可是,在大爆炸之后,我们的宇宙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要知道,如果随机选择的话,选到一个最高的可能是最大的,而选到一个低的概率相当的小。对科学家们来说,最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所观察到的物质世界的结构对常量的改变相当敏感,基本力的强度稍微有一点差异,就会造成物质世界结构的剧烈变化。例如,倘若核力稍弱,质子和中子的结合就会被量子分裂破坏,所有的恒星将会熄灭。若是核力稍强,两个质子就有可能克服它们共有的电斥力而粘在一起,便不会有氢从大爆炸中留下来,稳定的恒星也不复存在了。而假如引力的强度改变哪怕是1040分之一,就破坏了恒星内部电磁力和引力的平衡,所有的恒星只能不是蓝巨星就是红矮星,太阳这种恒星就不存在了。看起来,大自然赋予基本常量奇迹般的数值巧合,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比之宗教,科学则更有逻辑性,更能令人信服。可是,争论中的双方,一定有一方正确吗?科学一定是对的吗?
表面看来,这问题似乎很可笑,甚至没有必要回答,但仔细想想,有哪一门科学,不是建立在几条特定的假设,或所谓的公理之上?这些假设真的正确吗?一旦它们出了问题,那由此导出的一系列理论自然也有问题,至少,需要一定的修正。
其实,科学的含义,就是在一种理论被提出后,不断用各种实验去验证它。如果发现是错的,就放弃它,或者对它进行修正;如果发现是对的,那就等待下一次的验证,同时,它的可信度就高了一点。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永远也得不到必定正确的理论,或者说真理,因为证伪只需要一个实验,但再多的实验也不能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只能无限地提高它的可信度。就算我们找到了真理,我们也并不知道,只知道这是个蛮不错的,值得信赖的理论。
例如,如果量子力学正确的话,我们想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是永远也做不到的。这与仪器是否精密,测量是否仔细无关。或许,上帝能够知道,但至少,我们不能。
人类自身结构的复杂、精巧。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已经能令我们惊叹不已,而在它之上,由以亿计的细胞组成的高等动物,以及更高级的、具有意识的人类,简直是不可思议。人类真是进化而来的吗?这么点时间够进化吗?
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有人认为进化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过,进化论并没有真正解释生命的起源,更别提生命起源的环境了。
谈到环境,如果追根究底的话,自然得研究整个宇宙。那么,宇宙是如何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解释无非有两种:宇宙一直存在;宇宙始于某时。如果是前者,那么在我们之前,已经有无限的时间过去,宇宙已经过去了相连事态的一个无限序列,而序列的无限就是它永远不能通过连续的综合而别完成,也就是说,宇宙一直存在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有一个开端。那么,促成这个开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以目前的科技来说,对此的解释是大爆炸学说。宇宙从大爆炸中开始。至于大爆炸的原因,解释是,时间随着大爆炸而产生,之前没有时间,而因果是时间概念,因此,说大爆炸的原因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解释虽然不能令所有人满意,但本身也没什么错误,只是,这样的说法似乎近于宗教,因为教徒也可以说,在第一天,上帝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时间……只要把大爆炸换成上帝,同样说得通。
其实,也正因为如此,大爆炸理论提出不久,就被教会所接纳。不管怎么说,大爆炸理论还是相当成功的。通过观察恒星的红移,发现恒星的确正以飞快的速度离我们远去,经测量,宇宙中氢占75%,氦占25%,与大爆炸理论预言一致,而如果退回到100亿年至150亿年前宇宙中最早的客体,也与大爆炸的粗略估计吻合,这一切都支持着大爆炸理论,而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出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个宇宙创生时的遗迹,更消除了人们对它的疑虑。可是,在大爆炸之后,我们的宇宙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要知道,如果随机选择的话,选到一个最高的可能是最大的,而选到一个低的概率相当的小。对科学家们来说,最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所观察到的物质世界的结构对常量的改变相当敏感,基本力的强度稍微有一点差异,就会造成物质世界结构的剧烈变化。例如,倘若核力稍弱,质子和中子的结合就会被量子分裂破坏,所有的恒星将会熄灭。若是核力稍强,两个质子就有可能克服它们共有的电斥力而粘在一起,便不会有氢从大爆炸中留下来,稳定的恒星也不复存在了。而假如引力的强度改变哪怕是1040分之一,就破坏了恒星内部电磁力和引力的平衡,所有的恒星只能不是蓝巨星就是红矮星,太阳这种恒星就不存在了。看起来,大自然赋予基本常量奇迹般的数值巧合,似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