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偶然看了一些唯识宗的经典,感觉很厉害,如果做三皈依,我就想着能不能找以唯识为主要经典的寺庙去做皈依。 这样,能混就混,过自己的生活,想学了,直接找学唯识的师傅,直接听课,学起来也方便。
-
2【新人请教】目前瑜伽师地论 解深密经 阿毗达磨俱舍论 这三套书还在纠结先学哪套 因为偶尔接触俱舍论才接触的唯识宗 但是没看过原著 陆续了解了一下觉得俱舍论名词是不是很多啊(因为还没请过原著 所以有可能是误断)但是这个宗派好像名词出奇的多 有点打怵但也极其渴望接触一下 一直接触的是净土宗华严宗和天台宗的相关经书 对唯识宗比较陌生 还望师兄们不吝赐教🙏🙏🙏
-
0本人自数年前初创此吧,然佛法在于修行,不在于言说,渐渐的也不愿多说话,舂壳子了。但唯识教义,
-
8觉得《成唯识论》的构造很象哲学体系。
-
1
-
13这个话题很多学佛人都关心,唯识宗就说一点,成佛是个漫长,极遥远的事,要积累二种资粮,譬如种稻子,从撒种到成熟,必须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朝种暮
-
3心得: 第六识,思维,本质是多个妙觉作用,前后攀缘的组合。核心是妙觉组合。 第七识,潜意识,听到zhu音,立即产生猪的意。这里有(能、所)(入)的第二月、能所攀缘。还有听根和意根的连锁使用的攀缘。本质是作用出妙觉后,立即引发产生下个妙觉,这样的固定关系。核心也是妙觉组合,只是更加顽固。 第1----5识,眼耳鼻舌身,比如耳根,听到个dlgjslfksdjf声,不知道何意。无法生成听根和意根的攀缘关系。但是攀缘心已经生起了。认为耳
-
20
-
12@蓑羽鹤1那么师兄这一念无明是从何处来的呢?
-
4有一种可能,唯识宗的大菩萨们都进入色究竟天或者兜率天内院了,所以在人间就看不见唯识宗的人了。
-
14几年前读《逝去的武林》一书,有些感想,就触类旁通写了几则话
-
2第七识就是指习惯性吗
-
5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
-
0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此文章,与供佛一万盏油灯之功德无异也! yc791022点评: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这个话我看起来极度的虚假!有一就有2,有2就有3,有3
-
1以改变动机为业。 每一个幻觉都是八识所成。不是有一个我在看。
-
1菩萨所造集论,复得觉师子菩萨、安慧菩萨释糅成杂集论,而法相之义备。故谈唯识必宗成唯识论;谈法相必祖杂集论,一本十支,此为观止。成唯识论专立唯
-
1弟子某甲礼赞弥勒慈尊,愿未来往生慈尊净土。 至心皈命礼,当来弥勒佛。 诸佛同证无为体,真如理实本无缘。为诱诸天现兜率。其犹幻土出众形。元无人马
-
3是不是 大海 大山 和我们人也是 识变的?
-
10谓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
-
2尔时胜义生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falun。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
-
5末学是唯识吧的吧主,欢迎大家来唯识吧,共同进步,弘扬正法
-
7我看着很吃力。有高人见解吗?我总结一下我得见地。卷二讲的主要是天时气运,用劫量演说。讲到了八卦,以我为中观天星相。四洲是四向,八龙是八位,二灾是太阳和风。金轮是成云做雨,在两灾之劫中水受火运,渴而上,风灾之故降而成雨,受地而肥滋生万种!地道的八卦!龙者行于云端承风而至,故八位龙也,四洲之地以星布位,所各成相!还没看完,越看越有意思!
-
18法相宗,又名唯识宗、慈恩宗,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Yogācāra或Vijñāptimātratā),为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传入中国,承传
-
4新人一个,没想到会有唯识吧,本人近来在听南传的《清净道论》,好难噢,恐怕要反复多听才行哦。
-
0偈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经中“ 一切有为法”,指的是什么?简言之,即是四种究竟法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磐中的前
-
2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华严经》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地
-
2圆教认为众生皆可成佛。谁的是了义?
-
1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我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 如此的发展, 如此的结局。 因为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
0【见分】 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之一。见分即指诸识的能缘作用,为认识事物的主体;亦即能照知所缘对境(即相分,为认识的对象)之主体作用。‘见’即见
-
0然而其后,以众生根器转钝,不堪受持全体大法,因此分门修学,各擅其长。然而依法之本源与发展来看,此系不得已之事,并非法本有分派,而实系人根转浅
-
0佛陀住世的时候,比丘尼里面有一位神通第一的,叫做莲花色比丘尼,她证得果位以后,就劝导很多的女众出家,修行,受戒。然后那些人就跟她说,我们不敢
-
0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
-
3转识论一卷 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
-
0如题
-
0行界胜义相离一异性相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众生为相缚及彼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
1南无弥勒如来 应等正觉 愿与含识 速奉慈颜 南无弥勒如来 所居内众 愿舍命已 必生其中
-
1至心皈命礼,当来弥勒佛 佛有难思自在力,能以多刹内尘中 况今现处兜率殿,师子床上跏趺坐 身如檀金更无比,相好宝色耀光辉 神通菩萨皆无量,助佛扬化
-
0头衔设定依瑜伽师地论载设到声闻地。一是三乘同为佛说,不可褒贬一方。二末法时代修者众而证者少。有大善根者能证阿罗汉果位已是人天之宝,难得稀有。
-
0唯识见地高远,故此吧所有学习贴,均是佛典及历代祖师所出,没有我个人一点意见,更不会有现代及藏传佛教一点观点。所以勿发与实修无关的言论,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