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
-
51
-
19
-
10时间和地点不能同时确定: 因为数据涉及的地域越广,就越能确定发震的时间,但这样就失去了地点信息; 分析数据的地域范围越窄,地点就越确定,但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就增加了。 地震震级与地点的关系也一样,即能量和地点不能同时确定: 地点确定,震级就无法精确获知; 而数据涉及的地域越广,释放能量(震级)的信息就越准确,但地点就难以确定了。
-
58
-
10首先,关于地磁来源,我倾向于支持地磁来源于地球内部流动的带电的熔岩。地核由于高温高压的原因带正电,被挤出地核的电子弥散在地幔物质中,地幔物质绕地轴旋转形成环形电流,由此产生地磁。这是我对地磁的理解。此外需要澄清的是,地磁测量在靠近地表的区域里进行,因此其受到地球以外因素影响的程度会大幅度降低。除非特别情况(如太阳磁暴等),地磁测量主要反映的是地球内部熔岩的运动情况。 其次,地磁的强度与熔岩流动环绕
-
7
-
10
-
1
-
37
-
23首先是数据,取自地震贴吧吧友阿克鱼雷发帖内容: 鲜水河断裂带7级以上地震数据 1、1725年8月1日康定7又1/4地震 2、1786年6月1日康定-泸定磨西面7又3/4级地震 3、1816年12月8日炉霍7.5级地震 4、1893年8月29日道孚乾宁7又1/4级地震 5、1923年3月24日炉霍-道孚级Mw7.3级地震(USGS) 6、1955年4月14日康定折多塘7.5级地震 7、1973年2月6日炉霍雅德7.6级地
-
0经核实吧主scfi007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地壳疲劳模型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6我倾向于相信地震是由于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导致的板块破裂和势能释放所致,对于“地球内部膨胀说”“地球内部核爆说”等等不置可否。 但如果地震是板块移动和相撞所致,那么使板块相撞和移动的驱动力从何而来? 我个人觉得其来自天体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大。让我确信这点的一个原因是,我感觉同一个位置的地震具有周期性,比如去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过地震,那么今年同期的前后几天该地附近同样会发生地震,虽不是绝对,但却是大概率
-
52中科院秦四清教授对雄安新区地震危险性给了个评估,采用如下数据,大都是1900年以前的数据,我不大相信1900年以前的数据,但数据量少得可怜,也只能将就着做个分析: 1597年10月,7.5级 1668年7月,8.0级 1679年9月,7.8级 1830年6月,7.5级 1888年6月,7.8级 1969年7月,7.4级 1976年7月,7.8级 1976年7月,7.5级
-
9
-
18
-
2老师,劳烦您分析下近期的甘肃天水情况,谢谢。
-
8对于任意地块,发生地震时,地块单位体积V所吸收的能量(E/V=p_V)或单位破裂面积A所吸收的能量(E/A=p_A)或单位裂缝长度L所吸收的能量(E/L=p_L)不变,其仅与当地的地质组分和结构相关。因为M级地震的能量E=10^(11.8+1.5M),所以存在: 1、V_m+n=10^(1.5n)*V_m (即高一级地震产生的破裂体积是次一级地震破裂体积的31.6倍) 2、A_m+n=10^(1.5n)*A_m(即高一级地震产生的破裂面积是次一级地震破裂面积的31.6倍) 3、L_m+n=10^(1.5n)*L_m(即高一级地震产生的裂缝长度是次一级
-
7高一级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周期是次一级大地震时间周期的10^b倍,即: T_m+n=T_m*10^(nb)
-
0对于任意地块,存在一个最大地震释放能量极限,此时b值趋于无穷,大地震累计次数将随时间线性增加,即: N=u(t-t_0)^v+N_0,其中大地震时v=1
-
46
-
6九寨沟地震雅安地震都与汶川地震有关,这是地球力学可以计算得到的。后续的地质事件包括
-
4
-
52
-
2
-
12求吧内大神分析下今晚云南的地震
-
19
-
8
-
13采用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分析了山东长岛附近区域(37-39,119.5-121.5)1970年以来3级和4级以上的地震数据,结果见下各楼。
-
18
-
97
-
8
-
7
-
11
-
4
-
24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