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土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 土城不是千年古镇吗!土城不是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吗!土城不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吗”!当然,这毋容置疑。为此作证的是过去拥有众多的盐号、商号、祠堂、庙宇、会馆,还发现有古汉墓、古船坞、宋酒窖、古城墙。近代史又再添浓墨重彩的“四渡赤水”长征文化。 记住土城历史的是一代代的土城人,是一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口口相传的土城人。还有川流不息的赤水河、还有长长的街道排列着的低矮
-
3(“家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 家乡狭义地说是每个人的出生地广义地说是生于斯、养于斯、葬于斯的地方。家乡是一个人永生难忘的地方,是游子魂牵梦萦的地方,是老人寻求落叶归根的地方。 我的家乡土城是我童年的天堂(曾经有过许多的梦想),成长的摇篮(性格直率与执着)、成熟的土壤(世界观的形成),飞翔的跑道(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社会)。 土城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赤水河中游
-
2一九六五年,我从原赤水县土城区中心小学毕业,未能进入当时的正规中学(赤水县第二中学——现在的习水县三中),进入了当时新办的土城镇果园中学(后来的“五七”中学——现在的习水县土城镇中学)。 这一年发生了二件事:一件事是土城镇由赤水县划归习水县管辖——从此,土城人就从赤水人变成了习水人;另一件事是相邻的赤水县元厚区发生了特别重大火灾——元厚镇大半条街被大火烧掉。 当时的果园中学是一间民办公助的中
-
4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铁路运输在汽车运输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承担着远程运输的重任。就目前人们出行现状来说,飞机复盖有限,价格又不是常人所能承受,以及乘坐汽车安全和价格双重制约的现实,乘坐火车出行是大多数人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乘坐火车的里程远远没有坐汽车里程多,但大多数远程外出都是乘坐火车(除少数时机乘坐飞机外)。货车、闷罐车、硬坐车、软坐车、硬卧车、软卧车、双层车、机车和尾车我都坐过。 我第一次乘坐
-
4每当听到“铁路修到苗家寨”这首歌时,就会勾起我对修建“湘黔铁路”(指湖南省怀化市至贵州省贵定县之间的一段铁路)建设往事的回忆。 一九七一年十月中旬,一辆辆汽车将一群中青年男女从习水县各区镇运往桐梓县松坎镇,在松坎歇息一晚后,一辆专列又将这些人运至黔南州贵定县,再用汽车送至目的地——黔东南州施秉县。这一群中青年男女就是修建“湘黔铁路”的习水县民兵团五个营二十五个连的部分干部与民兵。 我所在的连队系一营
-
4对母亲的印象是从有记忆开始的,亦即从感性到理性的,但一生中许多事是可能忘掉的,但对母亲的印象却是永生难忘的,而且有些印象是刻骨铭心的。 对母亲的最初印象是从幼年开始的,依稀知道的是饿了母亲给吃的,冷了母亲给穿的,困了母亲料理睡觉,病了母亲找医生治疗。多少年后“养子才知父母恩”,从中才体会到做父母的对儿女不只是行为上的爱护,更深的是来自遗传的无可替代的亲情与感情。 看似简单的饿了、冷了、困了、病了,每
-
4我的口头禪是“喝酒、打牌、看电视”,由此可见,酒在我心中的地位,酒在我一生中的重要。 我最先开始喝酒,并不是茅台生产的酒,喝的也不是酱香型白酒。而是习水酒厂生产的“红卫大曲”——后来的“习水大曲”,至于后来的酱香“习酒,已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与茅台结缘,首先结的是人缘,但也离不开“酒缘”。 对酒来讲,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但男人嘛!特别是具有豪爽气质的男人,可以说没有几人不喝酒,反倒是饮酒能表现出男
-
3现在而今眼目下,吃得好穿得好天天像过年。现在的年轻人过什么圣诞节、情人节、光棍节玩得忘乎所以;小孩子们平时声光电玩具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特长学习伴着他们的童年时光幸福美满。现代人好像天天在过年、天天在过节。 今非昔比啊!在那并不远去的岁月,也就是我们的童年,尽管当时懵懵懂懂,许多往事早也遗忘,但逢年过节的欢快与享受说什么也忘记不掉。 就拿过春节来说,这是一年中我们最高兴的。这是因为在那缺吃少穿的
-
6我家有一个搪瓷大茶缸,上面印制着“峥嵘岁月”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映射出贵州瓮福磷矿建设前期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我一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瓮福磷矿的前身叫福泉磷矿(当时为县团级单位),他的主管单位是贵州省磷酸盐公司。福泉磷矿一九八一年规划建设,设计能力为露天机械化开采25万吨磷矿石。可惜的是,种种原因让这个磷矿直到一九八九才正式开始建设。其中的原因则只能用“峥嵘岁月”来诉说了。 说起我成为福泉磷矿建设中的一
-
3这是一段我二十多岁时的岁月,这是一段美好青春的岁月,这是一段无私奉献的岁月,这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岁月。 D动荡起伏的政治命运与我们紧紧相连 。1974年,DX平被打倒后第一次出来工作,出台了三个文件,开始落实知青政策——产生了文革后期的“工农兵”学员,打上了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逗号,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了因文革荒废的教育事业,维持了青黄不接的科教局面,救急式地为各行各业培育了各种人才。我和我的同龄人,我和我的有着相
-
3这是我一段平凡的人生经历,所谓平凡即无非没有壮举,所谓经历即是人生中一段时光。 这一年(1973~1974年)仍是知青身份的我在参加了县水电局培训一个月,掌握了水利建设一些基础知识后,便成了习水县水电局一名水利辅导员,与县水利局派驻土城区工程技术员木文开老师一起开始从事水利辅导员工作。当时我们的工资是包干的,没有津贴、奖金、出差费,每月35元钱。主要任务是负责土城区八个乡镇各大队、各生产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
-
1求知就是学习,但学习并非就叫求知。求知与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广义与狭义,求知系刻意追求以达目的。 知识是智慧的前提,知识是聪明的源泉。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取的,求知又是获取知识的更重要手段。 知识并非泛指书本上的东西,而是已知未知世界的总和。因此求知(学习)的知识包含书本上的和认知(实践)中的这么两大部分。 “幼而学、壮而行”是讲学习要从小开始,学习的知识长大用于实践。“活到老、学到老”是讲一辈子都应当学习
-
4(值此建军90年,纪念我的民兵生涯) 我曾是一名武装民兵,这弥补了我未能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而留下的遗憾。我的民兵身份持续了很长时间,从1970年10月~1972年5月湘黔铁路习水县民兵团一营一连当通信员开始,到1977春~1978年4月任开阳磷矿矿务局武装民兵排长,1982年任福泉磷矿民兵连长(名册上的)、1998年4月至2004年10月任遵铝武装部副部长止,时间跨度断续二十多年。可谓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民兵了。在这过程中,最值得我骄傲与自豪的
-
4(上山下乡回忆短文5) 16岁下乡的我,在乡下66个月的我,说什么在乡下都有难以忘怀的往事。 我在回忆短文《上山下乡.知青生涯》中曾说过“有得有失,无怨无悔”,事实的确如此。说此话,说实话,知青在农村谁不知道农业劳动之艰辛。有诗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是要让咱知道农村、农业与农民的艰辛与“粒粒皆辛苦”。 当知青,干
-
5“捞鱼捕虾,饿***”这是我外公随时念叨的一句话,但另一句“鱼骨堆山不如一鸟之命”不知又作何解释。 我出生在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穿城而过(贵州省三大河流之一),另有四条支流分布于上下二岸。山高水长,河水不竭,自然是鱼虾盛产的地方。小时候,家乡的生态没有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冬天枯水季节,总能在清沏透明的河水里见到浮游的鱼群,总能听到、看到某某捕获到20、30斤重的大鱼。现如今捕到大鱼几乎已经成为历史。 在我童年
-
3这是我写的有关上山下乡的第四篇回忆短文,源于我对那场运动的刻骨铭心。 我下乡的尖山生产队,顾名思义位于突兀的线性群峰南侧,坡度大略50度,田土间插且大约各占一半;北面则为没有耕地的贫脊而陡峭的山坡。 该生产队在我下乡时(1968年),计有人口114人,到我离开时(1974年),人口已增至140余人,男女人口比例约为6:4。生产队有22户人家(不算我们知青)。以袁姓为主,有11户(这也是我插队该生产队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我也姓袁)
-
4今年(2012年)是我父亲诞辰100周年,是我外公诞辰120周年,恰巧是我60周岁,正好一轮花甲。 我们都是父亲,也正好是祖、父、子三辈人。 我的外公税国才(字炳荣)1892(壬辰)年生,我1952(壬辰)年生,外公刚好大我60岁(一轮甲子)。因我爷爷去世早,加上我母亲是外公的独女并在我二岁的时候与生父离异,因此外公对我非常疼爱,我对外公也非常亲热,甚至于我对外公(外婆)的感情比父亲、母亲还要深厚。 在我很小的时候(学龄前),母
-
4我第一次见到汽车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是1958年初夏的一天,这天是“赤桐公路”(赤水到桐梓)习水至赤水段通车的日子。一大早,我们一群孩子就邀约到距镇一公里多的地方,迎接从习水开到赤水的汽车。大约上午10点来钟,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从这一天开始,我的家乡土城镇就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多少年后我就坐着汽车,沿着这条通往山外的公路,走向后来改变我命运的历程,这是1974年4月的事。 我记得,自从土城通了公路,
-
4奋斗一辈子,目标就是“居者有其屋。这在过去“居者有其屋”不是梦想就是天方夜谭。 从小我和母亲就居住在土城小学的公房里,房子要不是太小,要不就是大间大间的教室,虽不能防盗和隔音,但总能遮风避雨,更重要的是房租很低。 “粮食关”结束后到读初中、“上山下乡”然后跳出“农门”的这段时间(1962年至1974年),我就一直居住在外公家,——土城镇长征街(皮匠湾)。我外公的房屋是临街木结构斜顶瓦房,门面开间约四米,进深约20
-
4每个人都有母亲,而且只有一个——也就是亲娘。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人呵护,但他(她)们并不是亲爹亲娘,但他(她)对你的关心帮助则是无微不至的,有时甚至比你自己的亲爹亲娘想得还要周到,做得还要细致,让你感动,让你终生难忘。 我的一生就遇到过许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其中有四位女性对我的情感与付出虽不是母亲而胜似母亲。 一九六八年,我响应“上山下乡”到农村“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由城镇居民身份变成
-
5一个从黔北古镇走出来的矮个瘦小男孩,多年后变成了肥头大耳体态健硕的男人。 这个男人当过知青,然后跳出“农门”,进了校园当了“工农兵”学员,继而进了矿山当上技术员,并在国有企业多个管理岗位中层干部位置上工作二十多年后光荣退休。这个男人勤劳一生,奋斗一生,平凡一生。这个男人沾沾自喜,小有成就,衣食无忧。这个人就是本文的作者。 这个男人现在尽管享有普通人所拥有的一切,不再劳碌而坐享其成,而面对眼前的一切则
-
6我亲身经历的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46年(至2014年)了,可许多往事好像还发生在昨天一样。
-
14(土城小学: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红军长征作出四渡赤水战略决策的地方)
-
3讲到饮食,可能最朴素、最实在、最精辟的语言要数“人是铁、饭是钢”这一句了。对统治者来说“民以食为天”是最高理念了。对每个人来讲“吃穿”二字是最重要的了。 吃的重要关键在于身体的需要、生理的需要。上至天子、下到庶民,一日三餐总是要的。满汉全席、山珍海味、粗茶淡饭全都是为了肠胃。 过去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是讲官宦有钱人家好东西吃不完坏了的都有,而贫困潦倒的百姓只有冻饿而死。 解放
-
20人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权利是生命,人最重要的不是金钱是健康。因此才有平安是福、健康是福、自由是福,吃得是福。人们常讲有三个地方去了才知人生的真谛——“火葬场”、“监狱”、“医院”。 “火葬场”是人生终结的归宿——上到“天子”、下至“庶民”,无论富有、还是贫穷,不管生前有多辉煌,死后焚化一样下场。更有甚者“黄泉路上无老少”。“监狱”是人失去自由的地方——是违法犯罪接受改造的地方,是有家不能回的地方,是有
-
20
-
7我在我家有三项记录——胡子第一、酒量第一、力量第一。而这力量第一则是来自较劲。 胡子第一这毫无异议,全家男子汉,就我一个络腮胡,胡子第一理所当然;酒量第一,也是有道理的,首先是有一定的量,最多一顿可喝一斤,并且喝急酒是无人能及的;力量第一则是靠强有力的体力取得的——背挑力量在300市斤以上,掰手腕、扭扁担,干活、跑步、运动耐力也是没有谁能及的。久而久之,我这第一也逐步渗入到我接触的社会与朋友圈中。 小时
-
22看了篇文章 “关于生命之水”对喜欢喝威士忌的朋友很有帮助!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