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各位师兄好,请问身体不好念什么经咒合适?
-
0原始佛法在哪看啊有什么书是原始佛法吗
-
3南传佛教是原始佛教吗
-
1止禅、行禅、卧禅,先把我们烦躁的情绪控制下来,锻炼内离言语,少事少务,这对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观察觉知有很大的帮助。大师父说:任何一种状况的改变,都影响整体的改变,所有处在当中的一切都互相影响,当我们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明白了没有“我“,跟”我的“,我一直很努力地在思考,明白没有我跟我的然后呢?也许我领悟得还不是很透彻,就现前的理解,接下来是既然没有固定不变的原状的”我“,那么就没有了贪爱的对象
-
1
-
1《卡拉玛经》解说节选 原文全经请参照: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11 当时,佛陀来到了卡拉玛人所在的村落,因为在佛陀来到之前,卡拉玛人遇到很多大师来他们这里说法、布道、招收信徒,这些大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都说自己很好,是最究竟的,而别人的都是错的,每个大师都这样说。 正因为所有大师都持如此说法,反倒让纯朴、诚实的卡拉玛人弄不清楚了:既然都说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别人都是不如他的,那么究竟谁说的
-
2[相应部] 第一 食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曰:]“诸比丘!有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四食者何?或粗、或细之搏食,二是触食,三是意思食,四是识食。诸比丘!此等四食使有情或众生存住,摄受为生。诸比丘!此等四食,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此等四食乃以爱为因、以爱为集、以爱为生、以爱为起。诸比丘!此爱以何为因、以何为集、以何为生、以何为起耶?爱乃以受为因、以受
-
15在佛陀时代,婆罗门教思想体系已经确立,种姓制度已经普及。婆罗门教以吠陀为天启圣典,信仰多神,崇奉祭祀。婆罗门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天神创造的;只要崇拜天神,祭祀天神,就能获得现世幸福。阐释吠陀的各种梵书是婆罗门教的祭祀学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祭祀被说成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而掌管祭祀的婆罗门也几乎被抬高到神的地位。《百道梵书》就宣称有两种神:“众神是天上的神,有学问的婆罗门是人间的神。祭品供给众神,祭祀酬金
-
4眼,色相缘,眼识生,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想,行。声香味触法,亦复如是。敢问,眼,色不相缘,三事不和合不生触,触不生则眼识不生,声香味触法
-
12尽管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挑战和失望,但有的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善于应对这些挑战和失望。为什么有的人在面对压力和考验的时候能够冷静应对,而有的人却不能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困难和挑战就退缩或者沮丧,而有的人则能泰然处之呢?你有没有遇到过异常恼怒而不能直接面对问题的时候呢?人们有没有告诉过你,你对某些事情的理解有偏差?你有没有做出过在当时看来合情合理,但随后却发现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呢? 多年来,我诊治的都是
-
1第一因缘相应 第一佛陀品 [一]第一法说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言诸比丘:“诸比丘!”彼等诸比丘应答世尊曰:“大德!”世尊乃如是曰:“诸比丘![我]为汝等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当宣说。”彼等诸比丘奉答世尊曰:“大德!唯然。”世尊如是宣说:“诸比丘!缘起者何耶?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
-
1[二]第二 分别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尔时,世尊宣说曰:]“诸比丘!我为汝等分别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彼等诸比丘答曰:大德!唯然。”世尊以此宣说曰:“诸比丘!何为缘起?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全苦蕴之集。诸比丘!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
-
1(三法)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者,无有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以世间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 诸比丘白佛:「有道、有迹,断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
-
1(四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云何名良医善知病?谓良医善知如是如是种种病,是名良医善知病。云何良医善知病源?谓良医善知:此病因风起,痰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是名良医善知病源。云何良医善知病对治?谓良医善知种种病,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
-
0接到用户举报,经核实吧主 宗敦Santhiti 长期未对贴吧进行管理及发言,无法在建设 原始佛法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严重违反吧主协议,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如对此项决议有异议,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申诉,链接 http://tieba.baidu.com/hermes/feedback 百度贴吧管理组
-
0过度在意自己的表现。 这个很好理解,但是引发这件事的因缘还是由于“我”的妄见。 在意自己身口意行的表现,一定程度上是件好事。做事谨慎。认真。如履薄冰。严谨。一丝不苟。等。 但是呢过度的在意自己的表现虽然有这些良好得特质,同时也会引发内在的焦虑与不安。面对不太明确的事畏手畏脚。没有果敢。瞻前顾后。害怕失败的同时又迫切的需要个人的表现期待能够被别人肯定,认同。 一直以来呢我个人就是这样特质的人,无论是工作
-
0佛教目前的一些禅观方法:1、假想观:不净观、白骨观、慈心观……。2、认知的观点:用一种特殊的认知观点来看这个世界,比如:一切如梦幻、无常(刹那生灭)等。 长老接着解说无常(刹那生灭)与缘生的不同。佛法不是教我们把眼前当做刹那生灭,也不是教我们去假想一切都是丑陋,这会变成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也会让佛教徒变成消极避世的族群。佛陀教导我们:对这个世间应不生欲想、不生恚想,修厌离也修不厌离。 长老说明正确禅观的
-
1为什么学习因缘法很久,在生活实修上使不上力了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得看清楚我们的身心模式。生活习惯,看问题的认知模式,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从小家庭环境。教育,社会等诸多影响下所形塑出来的固化的身心模式, 我记得以前学打乒乓球的时候,我这个人也热爱打乒乓球,刚开始学的时候,那个动作要领。全凭个人看别人打,然后自己模仿,然后呢自己那个动作反复练习。反复练习。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就形成一个固定的
-
16我经常对事业感到恐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残酷,令我沮丧得只想抱头痛哭。 你可能不这么认为,但我感觉我们活在一个充满事业恐慌的时代,就在我们认为已经理解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时,真实便来恐吓我们。 现在或许比以前更容易过上好生活,但却比以前更难保持冷静,或不为事业感到焦虑。 为何我们会变成事业焦虑的囚徒?折磨人的因素之一是我们身边存在一些「势利鬼」。 很多人觉得,势利是英国人特有的个性,他们的势利来自于那些乡
-
3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 唐捐就是白白的丢了。 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 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到也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种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叶开花结果了! …… 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摘自《关于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 1932.7.3 胡适先生
-
7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 一天,尊者槃特责备弟弟朱利槃特说: 「如果你连戒律都记不住,乾脆还俗回家去好了!」 朱利槃特被责备得很伤心,站在给孤独园的祇园精舍门外哭泣。 佛陀知道了,就到精舍门外安慰他: 「比丘!你为什麽站在这裡哭呢?」 「世尊!我哥哥把我赶出来了,他说我连戒律都记不住,要我还俗去,不要再住这裡。」 佛陀安慰他说: 「比丘!不要怕,
-
1在希腊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看到许多纪元前希腊人浮雕的墓碑,使我沉思了很久。 死亡是什么?孔子的一个学生询问老师:死亡是什么?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 一个简单的回答,可能被误解了,数千年来却成为意外的障碍,阻挡了一个文化对死亡做更深入辨正的探讨。 庄子对死亡的凝视好像更多一些。他凝视朝菌,凝视在日出之后逐渐萎缩死亡的浮游菌类短促的生命;他也凝视八千年一次漫长生死的大桩,好像领悟所谓「长久」可能只
-
6人对苦难的承受往往都需要借助一种方式。 有些人会找人倾诉, 有些人会选择逃离熟悉的环境, 有些人会选择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本质上是一种对话, 是自我的言说和倾听, 苦难在表达中会变得不再那么沉重。 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对一个人来说太难。 绝大部分时候, 人依然会像过去那么生活, 会为自己辩解, 会责怪对方, 会悔恨,会挽留, 一遍又一遍地受伤。
-
0分享贴子
-
0从认知科学角度看,人类社会更像蜜蜂和它们的蜂巢:我们的智慧是集体式的,而非个体式的。大多数的人,很难做到独立思考。 当这种独立思考的智慧很难作用时,个体不仅仅依赖各自脑中的知识,更依赖众人丢给你的的讯息。
-
0在律藏《小品》(Cullavagga,V.33.1)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兄弟两个比丘请求佛陀说:“大德!现在的比丘,不同姓,不同名,不同门阀,不同家室,都未出家。他们用自己的方言俗语毁坏了佛所说的话。请允许我们用梵文表达佛语。” 而佛陀呵责他们说:“傻瓜呀!这样既不能诱导不信佛的人信佛,也不能使信佛的人增强信仰,而只能助长不信佛的人,使已经信了的人改变信念。” 佛陀于是告诫他们说:“比丘呀,不许用梵文(Chandaso)表达佛语(budb
-
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邪.有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邪。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正。谓正见。乃至正定 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
-
4师兄师姐,本人刚接触佛教,是因为看了市面上一些书,觉得自己读太少,书太多太多了,身边很多人知道了,却劝我不要学,说信佛的人都好恐怖什么的,大家都是为什么学佛呀?都怎么学的呀?
-
1藏密喇嘛教从赤祖德赞的错施到朗达玛的禁传 及至金刚乘死灰复燃的史实 公元816年,三十八世藏王赤祖德赞,将僧位分为喇嘛、禅修、弟子三等,均由政府供养,规定每一僧人拥有七户属民以作赡养。此办法表面看来似乎起因于崇隆三宝,但这种强制性的作法,根本就是违反佛法基于崇敬而布施供养的正理。而且以此养僧制度造成僧人数量激增,人民因苦于重税影响生计而怨恨不平。藏王更残民纵僧、启用僧人干政,致令民众对“佛法”产生反感,
-
4长部11经/给哇得经(戒蕴品[第一])(庄春江译) 屋主之子给哇得的事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难陀卖衣者的芒果园中。 那时,屋主之
-
6长部15经/大因缘经(大品[第二])(庄春江译) 缘起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俱卢国,名叫葛马沙达马的俱卢国城镇。 那时,尊者阿难去
-
51.本吧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理由以原始佛教或者原始佛法为名篡改巴利三藏,违者删帖封禁拉黑。 2.本吧不允许灌水,辱骂,诽谤贴存在,任何带有挑衅性质
-
9
-
2
-
2大迦叶的事 当时,尊者大迦叶与大比丘僧团五百位比丘一起在从波婆城到拘尸那罗的旅途中。那时,尊者大迦叶离开道路,坐在某棵树下。当时,某位邪
-
0【长部经典的构成】 梵网经 沙门果经 大般涅盘经 大念处经 世起经 善生经 【中部经典的构成】 1.根本五十经篇 2.中分五十经篇 3.后分五十经篇 【相应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