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吧 关注:6,362贴子:26,541

回复:打火匣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格林的蓝灯一样。不是安徒生想表达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4-04-18 21:49
回复
    貌似安徒生童话每部作品都有寓意,要细讲讲都讲不完,而且这部作品貌似不是安徒生最出彩的那几个作品,
    安徒生的童话现实感很强,有的作品结局甚至会让人觉得太悲凉了!你要真想得出寓意建议和格林童话里相似
    的作品比较一下也许能看出个寓意来。


    IP属地:江苏23楼2015-04-11 20:49
    回复
      朋友,有句话叫"小人得志"。懂了没?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04-12 01:32
      回复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05-23 19:43
        回复
          小学时读这个童话,根本就没有想它的意义是什么,只觉得内容有趣吸引人,让我想象力爆棚,给我乐趣。就算作者写此文有什么深意,小孩子也没必要懂,单纯的享受故事本身就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05-23 21:28
          收起回复
            感觉故事本身是正面讲述士兵是怎么依靠勇敢,智慧,以及突如其来的好运获得成功的故事。士兵象征的当然是底层人士了,可能会有一些毛病,但本质的性格是平民化的。国王,巫婆之类的角色,在童话里一开始就是作者设定的反面角色;当然反面角色不一定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但这类人往往具有虚伪,心口不一,道貌岸然等共同点。
            不同的读者对这个故事理解截然相反,我想可能是中国有的读者(尤其是未成年读者),从小受的中国式伦理道德洗脑影响太深了,以至于看不得平民逆袭的成功个案。


            29楼2015-09-20 10:30
            回复
              这种故事,要具有很质朴的民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人,才能读出正面的快乐。
              文章开头那个巫婆,作者并没直接写她正在干什么坏事,或者打算干什么坏事;但”巫婆“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利用自己掌握的某种神奇法术,为自己谋取利益或者打击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意思。当士兵无意识发现打火匣能带来比金钱更厉害的权力,他自然就会在心里推测巫婆如此急于拿到打火匣的真实动机:是打算拿它去干别的坏事呢,或者还是有可能包括害自己呢?所以他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警惕(他毕竟是和敌人作战过的军人),必须逼问对方;而巫婆既然不说,就得向在战场上对待可疑的敌方人物那样,果断剪除后患。这些设计都是高度合理的,也留了很多想象空间给读者。
              巫婆这个角色,一方面目的是通过她作为一个楔子,引出整个故事,没有巫婆,哪来的打火匣?引出打火匣以后,巫婆的文学人物就完成了,作者设计一个所谓陌生人之间互相防范互不信任的”误会“理由,也合情合理地拿掉了这个多余的人物。
              而我觉得把士兵杀死巫婆的动机,解释为士兵的贪得无厌或者天生邪恶,是过度解读了。


              30楼2015-09-20 10:42
              收起回复
                巫婆是主动上前讨好士兵,并许诺他可以得到很多钱,以此为诱惑,让士兵替他去拿那个打火匣的。由此看出巫婆其实是带有目的性的,士兵在问她话之前,并没立即把打火匣给她;而如果不是这么看似多余的一问,就傻乎乎把打火匣交给巫婆,谁知道巫婆会不会立马指挥那三条很可怕的狗,来对付这个士兵呢?毕竟打火匣是巫婆最想得到的东西,而她凭自己能力又拿不到,才不得不求助于一般不会拒绝金银财产的陌生人的。这三条狗的可怕,作者一上来就铺垫好了,它们只会听从操纵打火匣的主人指挥,而对主人打算打击的对象,是毫不留情的。士兵恐怕就是因为自己见到了这三条狗,感觉到了它们的潜在威胁,才会有此一问的吧。


                31楼2015-09-20 13:17
                回复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里,两个人不是兄弟,只是碰巧同姓。大克劳斯肯定是很好理解的反面角色,争议在于小克劳斯算不算作者笔下打算让读者去认可的对象。小克劳斯对酒店老板和赶牲口老人采取的说法做法,我认为属于”临时起意“,前者更明显,后者才带有明知故犯。临时起意和蓄谋而为,性质上当然不同。但见死不救,只顾自己逃命,不顾他人死活,尤其是涉及无辜,这当然不值得赞扬。不过也不能说作者就赞成小克劳斯的做法吧,作者只负责客观再现。
                  小克劳斯对农夫,农妇,牧师的做法,谈不上恶意敲诈,只不过是利用了他们的做贼心虚,或者贪恋不劳而获的心理,顺便给自己捞取好处。
                  小克劳斯故意对大克劳斯隐瞒事实的做法,则是典型的因受到欺负而采取的报复,乐得看到大克劳斯上当受骗。


                  32楼2015-09-20 13:32
                  回复
                    对于lz的看法我表示,终于有人这么说了,但还有个问题,巫婆为什么不自己下去?她不是巫婆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7-01-29 23:42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7-11-19 16:53
                      回复
                        没有必要做过度解读。
                        欧洲很多民间故事都是这样的(甚至天方夜谭也是如此),缺乏逻辑,主人公也往往是恶棍,故事情节可不是什么“王子公主幸福在一起”的俗套情节,重口、荒诞、前后矛盾比比皆是,这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特色。
                        你可以看一下意大利童话和格林童话,里面类似故事可不在少数,用现代道德去判断根本就是三观极歪,政治不正确到极点了。
                        例如,对巧取豪夺和投机的称赞和鼓励;对于异类(巨人,巫师)毫无同理心可言,都是可以随意驱遣,利用甚至背信弃义地加害的角色;对外乡人或异族的敌视和蔑视(如意大利童话里的摩尔人)等等。
                        相比打火匣,大小克劳斯这种取材于民间素材再创作和整理的故事,安徒生自己原创性的那些就正常多了,更接近一般意义上的文艺作品。
                        而格林,意大利童话更多是取自对民间故事的整理和创作,因此基调就比较阴暗哥特了。


                        IP属地:上海37楼2017-12-05 00:34
                        回复
                          讽刺人的势利眼


                          来自iPhone客户端39楼2018-09-26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