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10贴子:2,997,191
  • 88回复贴,共1

模糊和量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技发展了这些年后 现在基本上一切都是数据化呢 随时随地可以知道时间 气温 体温 吃个也能查到营养成分表 各种五花八门的身体指标其他指标都能给你查的明明白白 。万事数据化这当然给人类的带来很多便利 但是也的确制造了很多焦虑。你很难说 谁对谁错 只能说适合自己就好。
我爷爷现在86岁呢 依旧过着几乎和现代数据隔绝的传统生活 甚至时间都不知道 整天就是传统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更别说知道什么营养成分 身体倒也还算健康。我另外一个亲戚今年40多岁是个首都某顶流大医院老医生呢 知道各种营养指标 知道各种身体数据 各种现代化生活模式 怎么走路 怎么吃饭都有一套科学理论支撑 但是这两年身体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毛病 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倒是不如我爷这个80多的老农民。
我当然不是说我爷这样就是绝对正确的生活模式也不是说我另外一个亲戚 就是错的。只是说很多所谓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教训 用到自己头上未必就是那回事呢。日子怎么过 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比如我也非常讨厌一切过度数据化 但是像我爷爷那样完全无视数据 啥也不了解不关注 确实也做不到 毕竟我这个年代的人被什么现代科学包围一辈子呢 彻底脱离他不现实。就是维持基本数据多多少少知道点一点不知道不了解 除非你是我爷爷那种年纪在农村哪里也不去呢 不然做火车你不知道时间怎么走。 但是尽量避免过度精细化 因为那必然导致很多焦虑 麻烦 纠结等心理压力。
人终究是会死的 但是毕竟不知道何时死 没死至少难得糊涂的心态要有 科学这个玩意多少也知道点 也就得了 但是终究还是要看心态 因为知道再多也无法保证你会健康你会快乐……甚至有时候知道太多是一种痛苦……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25-04-15 10:22回复
    个例不能说明事实,这是统计学基本原理。 而且各种什么生物学营养学知识是否有效,你没有排除各种干扰项的严谨实验设计的前提下,跟本说不清楚。
    而且,真正的学界论文,那不是普通人可以看的懂的,论文中不光要看结论,通常还要看实验设计,统计方法,数据来源,覆盖群体。有些结论,只对应某一种情况,而这种情况,通常已经在文中说明。 而被三流媒体短视频一加工,就成了放置四海皆淮的玩意,其描述也被贯以各种不可证伪性质的名词和概念。
    就比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否可以长寿,这就不是一个可证伪的命题。而真正具体的研究是两个不同的结论:
    1.力量类高爆发的无氧运动,其运动员平均寿命普便低于正常人群。
    2.耐力型有氧运动,如环法自行车,马拉松长跑,其运动员的平均寿命普便高于正常人群。
    而这样的研究和结论,通常到了短视频平台或三流媒体,就变成了,生命在于运动,又或者说运动害人之类的言论,而真正的研究结论,则是非常丰满和全息的。
    另外,针对大部分人群的在统计学上产生明显差异性的结论,通常是学界所关注的,这的确会忽视个例特殊人群。
    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的确可能不适合你自己。而科学其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结论,而在于科学方法论。 所以,这个世界上有另一种流派,被称之为生活黑客,他们不采那针对多数人群情况的结论,而躬身入局,拿自己亲自做实验,用科学的方法论来用于个人当中。 有一本书,名字就叫《生活黑客》就是记录这些人的故事和研究过程,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生活黑客中的很多人得出的结论,都明确带有偏差性,这也是因为个人的个例产生的样本数量,实在过少,可实验的次数也非常可怜,拿自己做实验要付出极高的时间和环境成本,要反复尝试,其结论通常很难反应全貌和客观。


    IP属地:湖北2楼2025-04-15 11:25
    收起回复
      再说具体的分析,
      如今的996年轻牛马们,他们再怎么知道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做的到么?能做到的人有多少呢? 可以无欲无求,清心养性,每天去乡下山里呼吸新鲜空气,早睡早起,三餐固定么?
      40多岁首都顶流三甲大医院的医生,其工作的强度,操心程度,环境的化学复杂性,作息的稳定性,是乡下农村生活可以比的么?
      科学实验,也不是以你知道为淮,比如对于减肥人群做的实验,基本上肥胖人群都知道要管住嘴,迈开腿,制造热量差,难道实验要按你知不知道来做分组么? 还不是以你的实际行动来分组,最后看结果。


      IP属地:湖北4楼2025-04-15 11: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