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2,935贴子:660,830




IP属地:广东1楼2025-04-11 09:59回复
    沈六腹沟里面还有弹仓,那就是su57类的弹仓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1 10:01
    收起回复

      老胡挖的图片
      概述
      南北双六都去掉了垂尾平尾,从而提升了气动效率和隐身性能,但二者大不相同。南六构型简练、科幻且具有颠覆性,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多不是战斗机,对吧?那么北六则显得传统得多,更符合人们心目中的“战斗机”形象。在块头方面,作为北所的超音速民机,北六脱密重量是41吨,翅膀亦达150平之巨,已是庞然大物,但南六更加巨硕无朋,翅膀250平,所以多有认为咱们的六代机是轻重搭配(高低搭配太刺激了,我特意换了个平和的说法,真是新吧实有爱,吧友宜察之),南六是重型六代机,肩负新型使命,北六则是其中的“轻型”六代机,负责传统制空作战。


      IP属地:广东3楼2025-04-11 10:03
      收起回复
        沈六现在就差一个相对清晰的腹部视角,不管是弹舱布局、起落架布局还是进气道布局,现在都只能靠猜。
        但是最大起飞重量级会稍比F-22大一点(40吨出头),这个应该是没问题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11 10:29
        收起回复
          最大看点
          气动方面,既然六代机的最大创新是去掉了垂尾,那么其最大看点应该是“垂尾替代方案”。南六有变体开裂式方向舵等装置来保持航向稳定性,那么北六呢?
          这个光靠观察还不行,因为北六至今基本只能看个底盘,好在有论文。《高隐身超声速无尾布局飞机设计》一文指出对机头进行扁平化处理,减小侧向投影面积,可增加航向稳定性,这个应该不难,所以是可以预期的,只是这个貌似意思不大,对吧?全动翼尖的传说由来已久,结合观察,可以认为北六有全动意见。《无尾布局超声速战机航向增稳设计》一文还提到了一种增稳设计,

          粗看就是把部分后机身做成双垂尾的样子,这本不足奇,但论文称能利用超声速流动产生的压缩和膨胀效应增加跨超声速航向稳定性,这倒显得颇具技术含量。不过暂时还看不到机背,也就不能实锤。
          跟不少吧友一样,我也倾向于北六将来上舰,上舰对其低速操纵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三种措施只怕全上也未必够用。有的吧友认为北六部分机翼可以竖起来当垂尾用,我觉得这个难度颇大,更倾向于用矢量发动机增稳,毕竟低速舵效低,利用矢量的直接力控制可能更好。
          当然罗,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要看效果,对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北六能够有更亲民的表演,表演机动飞行或极低速飞行,以展示横航向操稳性能。
          小结一下北六的增稳措施:1、减小机头侧向投影面积。2、全动翼尖。3、超声速流动增稳设计(待定)。4、变体垂尾或矢量发动机(待定)


          IP属地:广东6楼2025-04-11 10:43
          收起回复
            修长的前机身
            北六代前机身很长,略显奇特,但很好理解。前机身长是因为翅膀比较靠后,而翅膀靠后是为了让翼展最宽处和弹仓前后错开布置,以减小最大横截面积,进而减小超声速阻力。北六这点跟20姬很像,只不过20姬前面有鸭翼,就不觉得前机身长了。
            这么弄超声速性能优于常规布局,但可能略逊于鸭式布局,因为鸭翼有利于减少高速时的焦点后移量。


            IP属地:广东7楼2025-04-11 10:55
            收起回复
              舆情办说36是战轰,36推比怎么也>1.2,沈六推比只有1,不就更像战轰


              IP属地:江西9楼2025-04-11 11:00
              收起回复
                入翼
                北六翅膀前缘后掠角是45度左右,可谓亚超兼顾,相形之下,20姬的后掠角是48、9度,更偏超声速一些。北六采用了呼声很高的所谓兰姆达机翼,对比南六的机翼,相当于在其后面挖掉了一块。挖掉一块导致面积减小而翼展不变,所以展弦比略有增加,于亚声速性能有利。当然,减小机翼前缘后掠角,也能增加展弦比,但那样会增加高速阻力。在不降低高速性能的同时略微提高低速性能,这就是兰姆达机翼的合理性所在?虽然我觉得使用兰姆达机翼也意思不大,但是蚊子腿也是肉,能提高一点性能也是好的吧。
                北六翅膀尽管小于南六,但仍然庞大且效率很高,所以北六的亚声速性能良好。加之较低的翼载,北六比较适合上舰。北六的超声速性能看起来也是不错的,45度后掠角不算小了,前面还说了北六有效控制了最大横截面积嘛。


                IP属地:广东10楼2025-04-11 11:12
                收起回复
                  雾里看花
                  进气道较有争议,主要还是看不清楚,感兴趣的同志可参见霜满闲庭先生的帖子。不过这很好解决,等一阵子就好了。另外增升装置和发动机喷口也看不清,也就说不上话。至于众说纷纭的乳沟,也暂缓下结论的好,有人认为只是舱门处隐身涂料用得多所致。


                  IP属地:广东11楼2025-04-11 11:14
                  收起回复
                    36比沈六大的部分都是翼面积,3发推力又大,上舰可能性更高


                    IP属地:江西12楼2025-04-11 11:16
                    收起回复

                      成六大的都是翼面积,沈六一点不小,双发推比太小


                      IP属地:江西13楼2025-04-11 11:25
                      收起回复
                        作为6代,如果真有乳沟的话就挺让人失望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11 11:29
                        收起回复
                          结束语
                          因为没垂尾平尾,六代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多半比五代机还是差一点,敏捷性当然也会受影响。具体到北六,则因为上舰需要,情况应该比南六要好一些。北六采用拉姆达机翼不说是歌名,起码算改良嘛,因为加之去掉尾翼,所以升阻特性更优。更多情况有待继续观察。


                          IP属地:广东16楼2025-04-11 11:50
                          回复
                            关于机头,请看《一种飞机机头》这个专利........


                            IP属地:上海17楼2025-04-11 14:03
                            收起回复
                              有点担心推重比,看那机体也不小,却只装两台发动机,看来是要当轰炸机用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4-11 15: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