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2,933贴子:660,778
  • 10回复贴,共1

对沈飞六代机的进气道结构分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放结论在一楼,沈六的进气道是DSI,但结构比较特殊,是和机头圆锥下表面形成双锥DSI进气道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08 11:36回复
    首先我们针对沈六J-XX的照片进行分析,许多沈六的CG和线图把沈六画成了CARET进气道或者鼓包在两侧中间或偏上的DSI,但这两者都是明显错误的。目前并没有发现沈六进气道有CARET的附面层隔道,可以排除CARET的可能性。而两侧中部和靠上的DSI鼓包无法解释两侧后掠的唇口,因为DSI进气道的原理就是鼓包需要和前掠的唇口形成中部高压区使附面层被挤压到鼓包两侧排除。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08 11:36
    收起回复
      601的论文《高隐身超声速无尾布局飞机设计》已经说明了,沈飞的六代机将采用宽扁的机头形状,其中综合效果最好的是纺锤形的机头,这样我们就不能用歼20或枭龙那种扁平/微凸机头平面上的DSI来直接对比,必须考虑锥形的机头也会产生和DSI鼓包一样的锥形激波。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08 11:37
      回复
        但是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的沈六代照片里看到,DSI进气道仍然有明显的小鼓包,这又是为什么呢?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08 11:37
        收起回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一下那些采用机腹/肋下进气道的隐身战机方案
          比如空客的忠诚僚机,这个是典型的机腹进气隐身布局,可以看到唇口是4边的
          还有毛子苏75,它的进气道的特点是在锥形机头后面有个较浅的鼓包,跟机头形成了双锥鼓包的结构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08 11:38
          回复
            我们可以把沈飞六代机的DSI先简化为单个进气道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08 11:39
            回复
              然后再把它从中间劈开,形成两侧肋下DSI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08 11:39
              回复
                这样就能明显看出来,进气道底角的缺口才是蓝色小鼓包泄流的地方,蓝色小鼓包骑在整个锥形机头下表面,形成了双锥DSI鼓包结构
                双锥DSI鼓包的好处是总压回复比单锥DSI高,而且还有个好处是第二级的小鼓包可以做的比较低矮,一是减小阻力,二是更有利于隐身,跟沈六代的低矮座舱同理。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08 11:39
                回复
                  结论:沈飞六代的DSI进气道结合了宽扁机头、锥形机头下表面预压缩与DSI鼓包形成双锥鼓包、中部附面层泄放通道兼前起落架位置,兼有类似苏75低矮DSI鼓包的优点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08 11:40
                  回复
                    更新,根据侧视图判断左右两个DSI应该是共用一个鼓包,前起落架就在鼓包上,这样避免了左右鼓包之间的附面层排泄的干涉。



                    沈飞的专利图里展示的机头底部纺锤形截面


                    IP属地:俄罗斯25楼2025-04-09 10:18
                    收起回复
                      @幽窗茶客 实际上现在DSI鼓包里面都有非常强的隔框支撑的,只要围绕前起落架布置框形加强盒,可以控制住变形。




                      IP属地:俄罗斯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4-11 21: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