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139贴子:354,218

回复:心学之累,是心体与天理分离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既然私欲纷扰,何必说常用良知。天理人欲并非两立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01 19:00
收起回复
    今日未强提良知于心,顿感精神大为松弛。心中有些许感悟 。
    良知确实如日照中天,普照心体,然你在心中的种子受习气的腐化,那也长不出新枝,发不了芽。
    以仁为种子,就可以做到心理合一,唯有仁爱,可以破解心理分离。
    正是因为心灵没有足够的爱,所以我不喜欢对外发散喜爱,更关注自我,所以在听从良知指引时才会有执行了却很排斥的体验。
    这份体验不知对不对,发散仁爱升起仁爱,即使是勉强的升起,也许可以改善目前的弊病吧,我且试行验证一二。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4-02 12:47
    回复
      好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4-02 13:53
      回复
        强提仁念也是错误的,一天的用功体验下来,虚空爱人与强提仁念,虽然体验到了满街都是圣人,但难以为继,刻意的味道太重,半天就放弃了,空中楼阁,消耗的是自己的心灵能量,仁爱不应该是这种强赋予的体验。
        下午反省好一会,觉得太过刻意的意念应该不对,转变一下思路,不再强求心灵时刻升起仁爱,而是转而多发现人情事变好的一面,顿觉有了抓手。
        如与父母有争执时,看到了父母双鬓已白,想到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为自己着想,心里不自觉就升起了怜爱之意。也没有了争论的想法。
        如与妻子日常小摩擦,心中有火气,然看到了我妻脸庞气色不再,想到其照顾小孩消耗的心力,心灵同样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股怜惜之意。
        再如,看见路边小孩,之前是熊孩子,现在看到了生命的活泼,新枝发芽。于是也没有那么厌恶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5-04-03 18:40
        回复
          我发现仁爱并没有充盈于心,反而有了心体如镜子的体验,遇到何事何物就起什么情绪,且因为多看优点,美好,心灵有了股安定感。
          坏处就是,感觉此明镜摇摇摇摇欲坠,其周边无数阴暗的意念在环绕,稍有不注意,即感觉不清明 ,需平息静气,集中意念,才有明镜大放光明,把心体大部分照明亮亮的。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5-04-03 18:45
          回复
            此外,对阳明先生的登山只此一步的体验,有所体会。
            昨日我于静夜,以筹策自筮时,突然想到,何不把大衍筮法的十八变当做冥想静坐来操作。
            于是,心灵轻轻放缓,双手以自己最舒适的速度进行十八变,用时半个小时,但却感觉很平静,似乎一瞬间就结束了。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5-04-03 18:50
            回复
              我发现,在面对枯燥乏味的工作时,甚至是一事一物,需要我们参与的,都可以当做冥想来进行。
              如开车,就于开车时平心静气。如打理卫生,就以最舒服的速度打理,心灵会很平静,就像是动着打坐。
              心体没有杂念而手脚未停,就是只能是一个人负责的事物时候才可以保持状态。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4-03 18:55
              回复
                今日用功,虽然没有体悟到仁者多乐,却体验到了一种安宁,即身外的事物都如浮云,于心体流淌,我若执意某事,即刻心体阴云密布,我不排斥这些现实的辛酸苦闷,但不抓住不放时,就有一明镜,一太阳照耀于心,对未来不再在意时,安定蓦然间就沉淀在心里了。
                只是此清明状态,很难维持,不自知时就消失,察觉时又会复归。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4-03 19:02
                回复
                  总结一下,看万事万物好的一面,可以自然升起怜惜怜爱。比虚空升仁更自然。
                  心体的明镜确实会带来心灵平静,平静中有生命的跃动。
                  外部干扰较少时,做事可以当做冥想,打坐时心灵怎么平静,身体怎么舒适,做事时套一下,就会有同样的静心效果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4-03 19:07
                  回复
                    一年的学习,终于有了一些果实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5-04-03 19:08
                    回复
                      楼主,你跟我聊天,我带着你走一遍。我从看你主题描述开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4-03 21:14
                      收起回复
                        难难难,明道容易持道难,仅仅只是稍扬善去恶,便如此难,人心杂念如此纷繁,诚如阳明先生所言,一缸浑水,初时浑浊不明,需得放置久了,让渣滓沉淀下去,方可见得光明。
                        晨起数小时,不刻意在心中留存何念,但于不经意间,思维便跑偏,如风中残烛,明灭不定。
                        习气如此根深蒂固,出乎我的意料。
                        此时已经没有方法取巧可言,诚如阳明先生所言,唯有大勇气可以克此闲思杂虑 。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5-04-04 08:56
                        回复
                          良知就是良性的知道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4-04 09:08
                          回复
                            五帝的故事都是传说,作为本纪司马迁当然作规范记录,其它的传说不入。舜的父亲用木条打了他几下,他就离家出走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4-15 03:01
                            回复
                              我小时候在农村和小朋友们跳过草垛玩,低的话直接就下去了,没有斗笠施展的时间,高的话两个斗笠能有什么用?以前有个小孩学电影打伞从房顶跳,雨伞直接撸杆了。而且舜上的是自己家谷仓,别说当时的生产条件能垒多高,现代用的苞米仓是铁架焊的,是农家最高的谷仓,也就一座房子那么高,还是因为现在粮食高产。舜当时是贫民,他能有多少粮食呀,需要建多高的谷仓呢。
                              挖井这个且不说是怎么旁边挖洞出来的。我小时候和表弟把一个弱智女孩当成正常人,她直接拿石头把我表弟打哭了。舜的父亲和弟弟难道连弱智都不如,只是填土,连落井下石都不会。
                              有人质疑舜囚禁过尧,孟子直接怼回去,说这都是贼人的说辞。有人问孔子怎么看舜五十岁了还自己在田地哭,孔子毫无温情,岔开话题说,五十岁还爱自己父母的人我看到啦!
                              所以,你看他们的态度。这些传说都是文化人吵架的结果。司马迁虽然做过将军,但毕竟是书香门第,大概没扛过锄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5-04-15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