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mujica吧 关注:60,338贴子:868,941

[杂谈] 以哲学史的角度试解析mujica的中二小剧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作为少女乐队企划BanG Dream!中的第六支实体乐队,Ave Mujica相较于“前辈”们可以说神秘万分。这一点不止体现在成员们源于拉丁语的代号,也在于她们如同假面舞会一般的表演形式。Ave Mujica的Live演出中几乎没有常见的MC环节:在独特的风格之下,她们不直接与观众互动,而是以类似幕间剧的形式播放能够呈现世界观的故事片段。乐队成员在舞台之上扮演着身为人偶的角色,与此同时Ave Mujica的世界观也为观众准备了相应的位置——人偶们的“共犯”。当红天鹅绒幕布拉开,覆上黑色面纱的便不只是乐队成员,观众——乐队的追随者们也将短暂地自现实脱离、忘我于音乐之中。而当演出告一段落、幕间剧场上演,那一时难以捋清因果关系的台词对尚沉浸于余韵中的观众而言未免有些晦涩难懂。所以在演出之外、基于本人对西方哲学史粗浅的理解对“幕间剧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为观众提供我个人的解读即为本文写作的目的。

在进入正文之前,让我们先从mujica第十三集的小剧场中摘出几个构成世界观的概念:
其一、女神与其执掌的乐园([拉丁] paradisus)
其二 、世界迎来终焉的那一刻 (そのとき)
其三 、重复多次的“循环”
而在此之外,随后的行文中还会涉及从《Angles》到《天球のMúsica》等曲目的歌词、几次幕间剧场的文本以及有关哲学发展过程的介绍。除后者之外,我可能不会详细叙述,希望诸位此前对mujica的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理解。


IP属地:吉林1楼2025-03-30 19:44回复
    -Lesson 1-
    Ave Mujica的2nd迷你专辑《ELEMENTS》发售于2024年10月2日。其收录的五首歌曲分别为《Symbol I : 🜂》、《Symbol II : 🜁》、《Symbol III : 🜄》、《Symbol IV : 🜃 》与《Ether 》。歌名中由“三角形与横线”组成的,即为炼金术中象征火、风、水、地的四个符号。四元素加上最后的“以太”,也就是常说的“五大元素”。我们可以说,收录了五首风格迥异歌曲的专辑《ELEMENTS》,其灵感来源便是古希腊的“四元素说”与亚里士多德的以太。
    而如果要从“四元素说”开始谈起,那么第一个要提及的人物便是——

    曾经,西方哲学之父、“最初的哲人”、米利都学派的创建者泰勒斯Thales提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他从对尼罗河涨退记录的观察中发现,洪水退去的淤泥中有着无数微小的胚芽与幼虫,并由此推论——水带来了生命、也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结论就是真理,他告诉学生:“这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你们要努力改进我的教导。”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阿派朗apeiron——一种没有固定形式和性质的物质。
    阿派朗在运动中分裂出冷和热、干和湿等对立面,从而产生万物。他说:“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偿补。”他将“必然性”称作“命运”。在他的设想中:世界上的火、土、水都处在永恒的斗争与扩张之中,然而在“命运”的校正与平衡之下,三种元素的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燃烧的火焰产生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元素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米利都学派的最后一位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则认为风、火、水以及固态的石头都是“气”的衍生,通过不同程度的稀薄与压缩,“气”构成了世间万物。而认定世界的起源是一种物质的学说,便被称作物质一元论。


    IP属地:吉林2楼2025-03-30 19:56
    回复
      -Lesson 2-
      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说“往复燃烧熄灭的火是宇宙与万物的本源,万物生自火,复归于火,火是万物变化生灭的活力之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永远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他最早提出了逻各斯Logos这个概念,他认为逻各斯是一种隐秘的智慧,是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
      他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对此,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赫拉克利特认为,原始的统一是不断地活动和变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没有什么东西的性质不变,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永恒的性质。从这一意义来看,每一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有这种对立,才能有世界。他认为斗争支配着这个世界,“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应当知道,战争对一切都是共同的,斗争就是正义,世间万物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和灭亡的。”

      在他看来,战争使世间的一切都有秩序存在,秩序即是逻各斯,世间的事物因为逻各斯才能被有序安排。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变回来,则成为后者。”


      IP属地:吉林3楼2025-03-30 20:01
      回复
        -Lesson 3-
        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和他的学派不再追求单一的基本元素、而是将四大元素同样视作构成世界的基础。在提出多元论的同时,冷、热、干、湿这四种特性又被成组赋予了四种元素。火热而干、风热而湿、水冷而湿、地冷而干。
        而在此之外,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整个宇宙由数产生,一切事物都是按照数的和谐关系有秩序的建立起来的。他归结出十种基本的对立关系:奇数与偶数、一与多、有限与无限、左与右、阳与阴、动与静、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方与长。所有这些对立关系的调和,就构成万物的秩序。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音乐宇宙(“音乐的普适性”或“天体音乐” en:Musica universalis)的概念,它声称天体的运动遵循数学公式并能够产生共鸣,从而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和谐音,而人类发出的和谐音正是宇宙中和谐音的近似值。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两个宇宙的概念,把人看作小宇宙,把世界看作大宇宙,认为人的身体跟宇宙天体一样,都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人的内在和谐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一旦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同声相应”,人便进入了艺术欣赏的状态,从而对人的心灵产生净化作用。

        毕达哥拉斯相信灵魂的存在,并且宣扬灵魂轮回的说法,“在人身上最有力的部分是灵魂,灵魂可善可恶。人有了好的灵魂便是幸福的,他们从不休止,他们的生命是一个房屋的变化”。无论人类、动物、或是植物,那种躯体都只是灵魂暂时的居所。


        IP属地:吉林5楼2025-03-30 20:11
        回复
          cy哲学解析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30 20:14
          回复
            -Lesson 4-
            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巴门尼德Parmenides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他断言:出生、死亡、和变化是一种幻觉,因为某物不可能从“无”中诞生、也不可能从与它不同的另外一种事物中诞生。
            “能够被思维的事物与思想存在的目标是同一的;因为你绝不能发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要表达的存在物的。”这种论证的本质便是:当你思想的时候,你必定是思想到某种事物;当你使用一个名字的时候,它必是某种事物的名字。因此思想和语言都需要在它们本身以外有某种客体。而且你既然可以在一个时刻而又在另一个时刻同样地思想著一件事物或者是说到它,所以凡是可以被思维的或者可以被说到的,就必然在所有的时间之内都存在。因此就不可能有变化,因为变化就包含着事物的产生与消灭。
            简单来说,人的“认知”依托于某种”实体“而存在。如果”认知“是连续存在的,那么”实体“也是如此。我们看到的”光“只是经过物体反射后的模样,那是虚假的表象;但同时,”光“自身又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的肉眼无法捕捉。原本存在的东西不会变得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也不可能变成存在。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在逻辑上都是不通的。
            他认知到感官世界的虚妄,而在这个感官世界的背后,有一个本身存在的真实世界。我们的感官世界某种意义上是虚假的,然而正是那些虚假的表象能够被我们的理性所容纳和利用,让我们能够”认知“到真实世界的存在。


            IP属地:吉林8楼2025-03-30 20:19
            回复
              -Lesson 5-

              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多元论“的观点,认为水、风、火、地都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在这之外,他又添加了“爱 Amor/Love”与“恨/斗争 Ódio/Strife”两种要素来解释世界的构成,也就是所谓的“四根说”与“爱恨说”。恩培多克勒将四种元素与四位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奥林匹斯山顶的宙斯与赫拉,冥府的女主人珀耳塞福涅(Nestis),与有名的美男子阿多尼斯(Adonis)。


              -
              世间万物的诞生与死亡都是两面性的
              因为众元素曾由分离合而为一,又从”一“中逐个脱离
              曾经的破坏令万物重归于一,而新生的又将逐渐崩毁
              自那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得到滋养的万物再次诞生
              这些元素不断地交换着位置
              有时因爱合为一体,有时又被斗争的恨 瓦解后掠去
              万物的诞生与死亡,便是元素的聚集与分离
              那便是爱与恨的作用下,永恒的循环
              -
              它们逐个执掌各自的时代,却从未真正战胜彼此
              每个时代都是平等的存在,只是奉行各自的荣誉
              它们轮流主宰着时间的轮回
              除此之外,并无一物增加、并无一物减少
              所有的变化都只是元素在爱与恨作用下的结果
              所谓的过去与未来,终究是相似的
              -
              四大元素之中,有的就如水火不容般相互对立,有的则能兼容共存。然而恩培多克勒认为,四大元素无法自发地构成世间万物,在此之上就需要爱与恨两种外力的存在来构成宇宙。爱的作用是让不同的元素能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而恨的作用是在不同的元素之间制造斥力、以此将相同的元素聚集在一处。
              他认为四种元素以微粒形式存在、处在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便构成了世间万物。而驱使着它们聚集或分散的,就是被称作“爱”与“恨”的外力。这两种力量是与四大元素并列的,同样构成世界的“本源”。
              在他的设想中,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循环:当“爱”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宇宙中的元素便结合如一、混濛不分;当“恨”的力量增强,元素便开始分散,并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之下构造出世间万物;当“恨”占据主导,诸多造物便分崩离析、烟消云散;直到“爱”又一次成为主导,让宇宙间的元素、已然崩解的万物再度归为一体、调和如初。


              IP属地:吉林9楼2025-03-30 20:25
              回复

                在他的设想中,宇宙循环的一节、是世间由纯粹的“爱”主导的黄金时代。塞浦路斯的爱神——阿弗洛狄特统领着理想中的乐园,那里不存在冲突与抢夺、也不存在谋害与战争。然而那黄金时代只是循环的一节,随着世界的边缘出现裂痕,“恨”渐渐壮大。受“恨”驱使犯下罪行的灵魂便会从乐园被流放而出。
                他将人的灵魂称作“daemon”,原意为“半人半神的精灵”。灵魂们只是暂时寄宿于肉体之中,会因为躯体的行为而犯下罪行。而沾染罪恶的灵魂便不复纯洁,被逐出乐园之后、它们要在四大元素的惩罚与折磨中辗转重复三万个季节:
                大气的力量将他们迫向大海;
                大海又将他们唾向大地;
                大地将他们置于烈日的光芒之下;
                而它又将他们抛入大气的漩涡之中。
                它们中的每个都从旁者手中接过那些灵魂,
                每个却又都憎恶着他们。
                而我如今也是其中一员,一个被神性放逐的流浪之人。
                只因我曾仰赖那疯狂的“恨”


                IP属地:吉林10楼2025-03-30 20:34
                回复
                  那么回过头来,在理解了恩培多克勒的理论之后,让我们再看向mujica第13集的小剧场。
                  为什么会有“骑士”在此等候?
                  因为这里是女神所在的“乐园”,而女神会赐予她的骑士解脱般的忘却。彷徨的灵魂渴望再次得到救赎,所以才会无意识前往乐园。
                  为什么女神不在此处?
                  因为这并不是“爱的时代”。在原本的“黄金时代”中,人们信奉的是爱之女神;而在Ave Mujica的世界观中,满是虚假的“爱”无法为灵魂带来救赎,于是“爱”被“遗忘”替代,统领乐园的神也就变成了忘却女神Oblivionis。
                  为什么会说“爱”是虚假的?
                  因为从小剧场的文本来看,Amoris这一角色本身厌恶的就是“虚情假意”,但因为世间满是这种“不实的爱”,所以她也不会真心待人。
                  为什么Amoris会说这里是“虚假的乐园”?
                  原理与上个问题相似。首先女神不在这里,来到乐园的人们也就无法得到救赎。在近乎永恒的时间中徘徊的灵魂们,只能用“纵情欢愉”的方式编织出一座虚假的乐园。


                  IP属地:吉林11楼2025-03-30 20:51
                  回复
                    不错的解说,感谢楼主!
                    不过依然是“五师外道”罢了。(无对楼主的恶意,只是说这五种论点的“无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30 21:01
                    收起回复

                      来到乐园的四位骑士、四个灵魂,无疑都身负罪孽。
                      Mortis,她存在的基础是不计其数的“死亡”;
                      Amoris,她的罪便是“嫉妒”;
                      Timoris,只是想要被信任的你,会是无罪之人吗?
                      不,想要获取信任的你,却又在用谎言利用他人。

                      Doloris,正如你自己所说,你的存在本身便是罪孽。但为何如此?
                      你也如没药树的阿多尼斯一般,是血缘伦理所不容的产儿吗?


                      IP属地:吉林13楼2025-03-30 21:01
                      回复
                        好好好,有德啊,啾啾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30 21:06
                        回复
                          沾染罪孽的不洁灵魂,便会从乐园被流放而出。
                          即便回到曾经的乐园,名为忘却的救赎也不会向她们敞开大门。
                          只要记忆仍在,她们便要饱受折磨,如同不断被匕首切削着精神。
                          解脱,名为忘却的救赎,究竟何时才会到来?
                          这漫长的苦刑之旅,何时才会宣告结束?
                          灵魂渴求的,曾是“爱”的时代;
                          而如今“爱”已不在,世间由“恨与斗争”主导,人们便渴求“忘却”。
                          在三万个季节的放逐之后,若灵魂能够赎清罪孽,
                          便能回到乐园,甚至就此升华、与诸神并肩。
                          而如若“恨”的时代终结,一切将重新开始,
                          灵魂们将重新回到女神的乐园,一切由恨而生的罪孽也将不复存在。


                          IP属地:吉林15楼2025-03-30 21:10
                          回复
                            -一些小细节-
                            作为背景的建筑立柱表面平滑、柱顶无装饰,柱身长细比接近6,应为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塔司干柱式。

                            忘却女神对三位骑士剑点双肩的动作则来源自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册封仪式,而这一过程的核心则是“授剑仪式”,即向“准骑士”授予将伴其征战的“武器”。


                            背景中如骑士般执乐器立地的三人,你问我为什么Amoris坐着?答案是鼓棒太短、架子鼓举不起来)


                            IP属地:吉林16楼2025-03-30 21:56
                            回复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在Doloris来到乐园之后,消失许久的忘却女神Oblivionis就又出现了?
                              可能性其一、只是因为“时间到了”。

                              因为“恨”的时代即将结束,一切又将重新开始。
                              无论如何,灵魂们都将重新进入轮回,一切的罪孽也将被宽恕。



                              可能性其二、Doloris具备某种“特殊性”,只有她回到乐园,Oblivionis才能开启下一次轮回。
                              至于为什么,我的确有一个猜想,那就是Doloris代表的是能够破坏世界的“火种”。



                              IP属地:吉林17楼2025-03-30 22: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