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战吧 关注:989,715贴子:32,545,086
  • 6回复贴,共1

为什么说若叶睦多重人格的设定是重大败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谈影视作品角色人设中的多面性与自我表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8 15:56回复
    动漫作为广义上的文艺作品,有许多超出现实的设定与情节,但只要仍然以“人”为主要角色,那么其底层基础必然与现实中的人相吻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8 15:56
    回复
      本帖想谈论的“人的多面性”就是这底层基础之一。作为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一项重要技能。面对不同的人所选择的交际手段也必然不同,其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例如大明王朝中塑造的海瑞,在官场中他是藐视权威的海刚峰,在原生家庭中他是愚孝的儿子,在自己的小家中他是爱妻子却又受礼教约束的丈夫。这些面孔相互错位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海瑞本人的“自我表达”。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8 15:57
      收起回复
        在我的理解中,若叶睦作为一个生于演员家庭的青少年,因为环境因素并且缺乏父母足够的引导,致使她对自己在不同场合所做出的“角色扮演”的行为并没有理解为“正常人本就該拥有的多面性”,而是理解为“缺乏自我的空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28 15:57
        回复
          若叶睦在第一季中就是这样的设定。优越的家境,因为祥子加入c团都并非出于自己的努力或选择,种黄瓜就已经是若叶睦竭尽全力的“自我表达”。如果仅仅是以上的设定我是可以接受并且相当感兴趣的,因为这样的设定肉眼可见的可以在后续的剧情中通过“认识到自己的多面性”进而完成巨大的人物弧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8 15:57
          回复
            多重人格本身并非是一个坏的设定,适用得当同样可以写出好的效果。而产生多重人格的原因是决定了观感的首要因素。武神300中白武男的双重人格源自于师傅教导的高道德圣人标准,而有着七情六欲的常人是无法做到真正无过的。就像电影阳光普照中的阿豪,因为父亲的期待没有可以藏身的“阴影”,最终不堪重负选择自尽。由此白武男分裂出了双重人格是可以为观众理解并接受的,而武神终极中统一人格的白武男则是做到了,明白不论邪恶还是正义都是“本我”在不同情景下所做出的自我表达。完成了我在若叶睦身上想看到的人物弧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28 15:58
            回复
              相较于过分的“严于侓己”,“缺乏家长教育缺位导致未成年少女没有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这一人格分裂的原因显得过于闹麻。虽然本身这支少女乐队剧的格局定位就没有那么大,我想看的也只是这些孩子在青春期面对各种问题一块闹麻罢了。但是舍弃“让角色认识到自身多面性”,选择“让多重人格争夺主人格”,让我十分无法接受。这不仅仅是扔掉了唾手可得的人物弧光塑造,更是暴露了编剧对若叶睦的认知并没有一个“本我”,将其彻彻底底塑造成了一个空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28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