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吧 关注:11,574贴子:364,641
  • 6回复贴,共1

白起相关资料汇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打算所有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各种性质的考古资料一块整理一个范围包括不限于传世文献、考古文字资料、其他出土考古实物、考古遗址相关各种,可能会速度很慢因为这几年查到的资料没有分门别类没有怎么排版,尤其白起拔郢和长平之战相关资料太多了。
包括军事行动、行政相关、以及结合早期资料的一些推测等等。
楼中楼慢慢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7 17:51回复
    涉及传世文献资料(更完之后一起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7 17:52
    回复
      涉及考古资料名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7 17:52
      收起回复
        一、关于白起在传世文献正史记载出现前(bc294)履历推测:
        依据:1、六年汉中守运戈
        2、《汉中记》(魏晋):秦白起尝为汉中守
        《舆地纪胜》(南宋)卷一百九十洋州条下载:西乡县境内有“白公城,《汉中记》云:秦白起尝为汉中太守,筑此城以控制夷獠”
        《新定九域志》(宋)卷八洋州:白公城(在今陕西洋县西二十里)
        《明一统志》卷三十四:白公城(在洋县秦白起守汉中筑此城以控制蛮獠)
        《洋县志》(清光绪):白起筑白公城于今洋县西前湾乡,以控蛮獠。
        ——————————————————
        3、《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
        《史记 秦本纪》: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五大夫礼出亡奔魏。任鄙为汉中守。
        ——————————————————
        《汉中记》(已失传)成书于魏晋时期(甚至可能是东汉末年史记的),确定成书时间早于《华阳国志》、《水经注》,其书中内容被以上二者有所引用。《汉中记》的记载与《史记》中bc294年白起出现在正史且任鄙接替汉中守职位微妙对应,恰好相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05 20:09
        回复
          关于出场爵位左庶长的原因推测:
          秦昭王七-九年攻楚情况分布:
          《秦本纪》
          八年,使将军芊戎攻楚,取新市...九年...奂攻楚,取八城,杀其将景快。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
          秦本纪全乱了这个暂时没办法参考
          《编年记》
          秦昭王六年(前301年),攻新城
          秦昭王七年(前300年),新城陷
          秦昭王八年(前299年),新城归
          秦昭王九年(前298年),攻析
          《六国年表》
          七年,秦取我襄城
          八年,秦取我八城
          九年,秦取我十六城
          《楚世家》
          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於齐以求平。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
          顷襄王横元年,秦要怀王不可得地,楚立王以应秦,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
          秦楚大致:
          秦攻楚,斩首两万,襄城、(新城反复);攻楚八城,(新城反复);秦攻析,斩首五万,十五城。
          ——————————————————
          观察秦本纪,五大夫是独立领兵的起步点,比如五大夫绾、五大夫贲、五大夫陵,然后左庶长...以及以上。(个人推测王龁是攻缑氏纶氏的主将,攻下之后爵位升至左庶长)
          单纯的普通攻伐、正常攻城战,一般五大夫不会做为副将出现,普通攻城战于秦纪中,五大夫级以上一般独立领一军。
          秦楚交战,攻襄城杀景缺与攻八城均有主将记录且主将地位相对较高,攻城的军事行动让五大夫做副将可能性个人感觉较小,这种战事五大夫级别已经可以独立领兵出战,所取战果也很难让从攻副将爵位直升左庶长。
          白起有史记载的第一次独立领兵记录是作为左庶长攻新城,高五大夫一级,非王室出身但是正史出场即左庶长证明之前有过参与战事并且爵位升任,但由于秦昭王早年军事记录除攻析主将均有记录,且所取成绩无法支持让从攻副将升到左庶长,所以推测白起大概参与6-9年秦楚交战时某场战事且成果非常不错,所以作为随攻的副将可以直接升到左庶长。所以个人推测白起大概是参与伐楚攻析那次军事行动,只有这场能保证一个还不能独立领兵的副将爵位升左庶长。(当然不排除前面参与的可能,都是推测)
          查资料看,正常的郡守需要时也是可以独立领兵作战的(指攻城,正常攻伐,不是长平那种大型野战,也不是邯郸那种调兵二十万以上的大型战役,这种临近郡守一般做辅助),七年八年秦楚这种情况以及地点,离汉中也隔着一个楚上庸、汉北地,秦军的各种后勤保证是秦关中地区负责,汉中盆地非常小且不是主要产粮区,所以这时候白起大概率没有担任汉中守(应该还是汉中守运),个人感觉基本确定是九年参与攻析之后去的汉中。
          (和李冰蜀守调上郡,王陵五大夫担任上郡守是不同情况,也不是行政调动,就是九年之前还不是汉中郡守,不是王陵这种郡守、五大夫→攻城)
          个人观点:做为年轻副将从攻伐楚,参与秦昭王九年攻楚战事,之后爵位升至左庶长,然后担任汉中守至十三年初。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05 20:48
          回复
            秦昭王十一年,因函谷关之战战败,秦国割让封陵及河外予魏,割让武遂及河外予韩,因此封陵-武遂一带复归韩魏。同时函谷关之战三年中新城一带再次被韩国夺取,南部襄城等地被韩魏再次所得。
            参考资料
            封陵、河外及武遂:
            《秦本纪》
            (秦昭王十一年)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
            《六国年表》
            (魏哀王二十三年)彗星见。复与魏封陵。
            (韩襄王十六年)与齐魏击秦,秦与我武遂和。
            《韩世家》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
            《魏世家》
            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
            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
            新城一带(楚-秦-韩-秦):
            《编年记》:(秦昭王)八年,新城归。
            《秦本纪》:(秦昭王)十三年...左更白起攻新城。
            《白起列传》: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
            襄城一带(楚-秦-魏-秦):
            《六国年表》(楚怀王)二十九年,秦取我襄城。
            《魏世家》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
            (阴影区域为秦国函谷关之战丢失的封陵河外武遂地范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12 13:24
            收起回复
              二、BC294年,攻新城。
              秦昭王十三年,秦国开始重新对河东河外地进行攻取。
              因为断句问题,研究对“与秦战解我不利”解释不一,但是根据局势判断,“解”当指河东解县,应为“与秦战解,我不利”,而不是“与秦战,解我不利”。
              秦国十三年攻城秦军主力征发范围依旧是内史、上郡,根据十二年上郡守寿戈,以及十三年向寿、白起作战路线,秦军应从河西渡河,与魏战于解,进而攻取武始、新城。(推测白起此前已经从汉中回到咸阳,因此魏冉举荐任鄙接任汉中守)
              攻下新城后白起从左庶长升任左更。
              新城(遗址位于洛阳伊川平等乡)位于宜阳东部,约2800亩。“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打通宜阳-新城之后,向东攻占韩魏地的道路逐渐开始打通。
              参考资料:
              《秦本纪》
              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
              《编年记》
              秦昭王六年,攻新城
              秦昭王七年,新城陷
              秦昭王八年,新城归
              秦昭王十三年,攻伊(阙)
              秦昭王十四年,伊(阙)
              《战国策秦策》
              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战国策韩策》
              吾爱宋,与新城、阳晋同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12 1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