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吧 关注:937,867贴子:31,856,322

回复:(无事水)话说施耐庵到底是支持招安还是不支持招安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说了我就不懂,善终的人明明不少,呼延灼还大破金兀术(说岳里那是改写了),后来战死的,怎么就不行了?


IP属地:江苏16楼2025-03-27 13:56
收起回复
    后来宋公明累累显灵,百姓四时享祭不绝。梁山泊内祈风得风,祷雨得雨。楚州蓼儿洼亦显灵验。彼处人民,重建大殿,添设两廊,奏请赐额。妆塑神像三十六员于正殿,两廊仍塑七十二将。年年享祭,万民顶礼
    你再想想他们的天庭地位?不比关羽差多少了吧?


    IP属地:江苏17楼2025-03-27 13:59
    收起回复
      我们应该发散下思维,梁山的凄惨结局不是用来论证支不支持招安的,而是用来论证朝廷无能的。梁山众越是忠心,越是体现朝廷的无能。也是警醒一个郭嘉要亲贤除奸,不然再过两年就是金人南下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3-27 14:28
      回复
        有宋江这伙人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都不能保宋朝廷安稳,只能说朝廷烂的没边了


        IP属地:广东19楼2025-03-27 16:33
        回复
          个人怀疑施耐庵是不支持的,但是罗贯中支持。
          水浒前部分能看出所谓梁山好汉本质上就是伙匪徒,只不过有些人是好人被硬生生逼成这样的,有些就是纯出生。大概是“中立·中庸—混沌·恶”这个区间。就算宋江真接受招安,按照既定的人物性格肯定会内部分裂的。
          但是罗贯中特有的喜欢人物塑造婆妈化的ooc和对“忠义”的执着,包是全体人品提升好几个档次全部愿意接受招安,连李逵都能爆改张飞呢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5-03-27 18:36
          收起回复
            施耐庵是支持的。希望梁山英雄能为国出力。至于结局比较凄惨是写作手法,牺牲突出伟大。最后宋老大的离世也是有点伤痛文学的意思,可恨英雄被奸臣害死。但可以肯定施耐庵是认可梁山好汉的,水浒传的结诗实际上就是赞岳飞的诗改的。
            就好像亮剑李云龙那个结局,难道作者是想说李云龙的一生都错误吗?不可能的啦。
            楼上有说罗贯中的,实际上罗贯中续施耐庵说是金圣叹这位贵物自己琢磨出来的,水浒传七十回明显不会断,后面就是施耐庵写的,三国演义的文笔明显跟水浒传有区别。


            IP属地:北京21楼2025-03-27 20:03
            回复
              因为老施自己也找不到除了诏安以外的出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5-03-27 20:19
              回复
                起点两本大怂小说,一本穿越王伦,整编,公审,诉苦大会,另一个穿越宋徽宗三字赵楷,直接把科举扔了,选拔的都是武士,大怂直接退化成汉唐甚至暴秦,直接武人治国,大怂的兵力,按小日子的石高制,一个省就能出,蒙古铁骑VS万岁冲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5-03-29 11:32
                收起回复
                  感觉可以参考岳飞之类的。
                  我更倾向于他觉得招安忠义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觉得不是一条出路,但其他的造反当强盗他也觉得更不可取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5-03-29 11:35
                  收起回复
                    不支持,结局讽刺意味还不够足嘛但是作者也不知道出路在哪,方腊就是对照,造反肯定不行,但是诏安也不行,这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就是精髓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5-03-29 18:03
                    回复
                      施耐庵支持招安,但不喜欢招安。他眼里的宋徽宗和我们眼里并不是一个形象的。对于宋朝,他主要是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5-03-29 19:41
                      回复
                        当然是支持的啊。
                        你去翻一下书的最后一部分,人家一百零八个都成神受香火去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5-03-30 06:02
                        回复
                          我的理解是作者自己也矛盾,他能看出朝廷的问题,但改不了,更加不可能超越时代去反封建,所以他一边赞颂忠君爱国,一边控诉朝廷黑暗,还不让笔下人物对高层动手改变这份黑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5-03-30 08:52
                          回复
                            首先,记住水浒传是元杂剧就有的大量故事,人物整合的;其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本人参加过反元起义,古代起义军一边造反一边考虑诏安非常正常,甚至诏安之后继续叛乱,完事再诏安循环也并不少见,张献忠之类的接受过明朝诏安好多次,陈友谅朱元璋也短暂接受过元朝诏安,欧洲海盗也有经常干够了买个爵位金盆洗手的,也有过几年太平日子觉得没意思又重新当海盗的,这也是欧洲版本的诏安,所以施耐庵本人应该对诏安这个问题看的很开。至于结局,死伤隐居什么的不都很正常,你想让人人都善终,这结局太假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5-03-30 09:46
                            回复
                              所托非人,上面那位可算是皇帝里面也能排倒数的了,当然没好下场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5-03-30 0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