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吧 关注:27,047贴子:1,346,567
  • 31回复贴,共1

关于“张夹里”“王夹里”,这个“夹”究竟是哪个字——之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各位网友的观点,我又跟DS做了更深层次的讨论,DS查询典籍之后,结论还是认为“隘”字可能性最大最合理。并且认为,这可能是古吴越语残留,类似于其他地名,比如“岙”、“澳”,有些地方直接写成了“凹”。这个“隘”字,只是借用了汉字而已。


IP属地:上海1楼2025-03-23 10:18回复





    IP属地:上海2楼2025-03-23 10:23
    回复
      马斯克的grok3认为,合理的可能性排名应该是 甲> 隘> 家,不知道为什么贴不出来


      IP属地:上海3楼2025-03-23 10:43
      收起回复
        谷歌的gemini(双子星)忽然用不了,不知咋回事儿。
        总体来说,DS与Grok回答都很有水平的。Grok3的回答,最后主要是认为“隘”字与其他的字应该不会写错才对,所以,把隘的合理性降低了。
        但我要说,写别字很常见的。比如说这个“墟”字,苏州有 芦墟镇,金华有 蒲墟古镇。 这个“墟”字,在苏州芦墟当地被读成“区”。无锡曾经有一个“陆区”镇,其实原名 “陆墟”,现在还有一座陆墟桥属于文物保护的。这都能写出来,把“隘”写成个简单的别字,完全可能啊


        IP属地:上海4楼2025-03-23 10:59
        收起回复
          无锡直接叫家里或者甲里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23 12:29
          收起回复
            佩服楼主钻研深究的精神。


            IP属地:江苏6楼2025-03-23 13:58
            回复
              楼主, 我不是和你抬杠啊,也不是为反驳而故意提出异议。我是真的很疑惑同时也想知道这件事的真相。有2个观点。
              1,二楼图中观点的第二条,吴语,现代方言受官话影响的变音。
              民国和解放后,这两个时期的书籍及图册记录出现变音影响很多,确实符合这一条。
              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也有“甲里”的记录,数量众多,而且很多“甲里”还一直流传到现在。这三个朝代,现代方言影响出现变音的可能性,比较小吧。
              这三个朝代的相关古籍内容,比如通志、府志、县志、乡土志、或者其他关联内容的记录....可见到一些 “某甲里” 或者 “某甲” 地名记载。这个现象,小到苏南一带大到其他地域其他省,都有类似情况出现。
              吴语区的记录受变音影响倒也罢了。其他方言区也受变音影响,那么巧合的同样选择了“甲”字作为书面记录用字? 其他方言区 甲 介 家 隘 这几个字是什么情况?
              2, 这个"夹"会不会是“干”字。 里字为方位词。
              《寒韵》“干,水涯也”。 《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汉,晋,南北朝时,长江以南一代有许多“干里”之称。 最有名的是李白《长干行》的“长干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查询资料,江南一带,各朝代,以“干里”“干”为地名的非常多,而且存在跨越两千年现今还在使用的情况。


              IP属地:江苏7楼2025-03-23 15:29
              回复
                看了一些论文, 关于”干里 “,”干” 字 ,在江南及周边地区作为地名使用的情况。 最早追述到春秋,周朝。 此类地名目前都还有很多,田干里,芦干里,长干里,小长干里,东干里,周干里......叫“干”那就太多了。不复制了,实在太多,光常州一地就得有两三百个。


                IP属地:江苏8楼2025-03-23 16:05
                收起回复
                  多版本汉语上古音拟音查询对比。“隘”字和”干””甲”“介”字的差别几个版本都很大。 “干”字“甲字”“介”字有类似现象。“夹” 字多渠道均未查询到,


                  IP属地:江苏10楼2025-03-23 16:58
                  收起回复
                    隘字可能性不大。
                    隘字读ga,仅限小部分区域,以宁波为代表,绝大多数隘(ga)字地名都在此地。没有任何可深入考究的文字资料查到这个读音延伸至宁波周边以外的记录。更不要说是外省了。 ”夹里”或类似音作为地名的地域性,远远超过宁波乃至吴语区这个范围。
                    甲字可能性同样不大。
                    甲字和地名组合,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太晚, 最早见于古籍成熟记载是在明朝。元朝有"甲里”类文字,但此记载是明本引用内容,严格来说,该内容只能参考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夹里”或类似音的历史性,明显早于元明。所以甲字基本可以忽略。
                    隘字属小区域特例类不具有大范围代表性。甲字属后期成熟记载类不具有早期传承性。


                    IP属地:江苏11楼2025-03-23 21: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