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96,820贴子:42,590,287
  • 1回复贴,共1

醒醒吧!乌克兰当初绝无保留核武可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讨论乌克兰历史走向时,总有人天真地觉得乌克兰当初有可能保留核武器。但只要综合分析就会发现,这根本是无稽之谈,绝无可能。
有人竟提出乌克兰可以靠核武器讹诈美俄来获取资金,从而维持核武库。可他们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许多核弹关键参数和密码本大概率都在俄罗斯手中。乌克兰虽继承了前苏联部分军工体系,但那只是局部的,随着苏联解体,它已无法独立维持一套完整的核武运行系统。以乌克兰当时糟糕的经济条件,妄图玩两边讹诈的把戏,无疑是把自己绑在定时炸弹上。
还有些人被朝鲜的情况误导,觉得乌克兰也具备类似条件。然而,朝鲜与乌克兰有着本质区别。朝鲜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俄罗斯出于制衡在远东日渐崛起的某大国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朝鲜发展核力量。而且美国鉴于朝鲜的地缘战略位置以及周边复杂局势,即便想对朝鲜核问题动手也不敢轻易为之。但乌克兰呢,它虽在地理位置上有一定重要性,却无法与朝鲜相提并论。乌克兰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使其更像是大国博弈的前沿战场,而非像朝鲜那样具有特殊的制衡价值。
乌克兰若想靠核武两边讹诈,这种言论简直就是政治幼稚病的体现。且不说关键控制权不在自己手中,就从国际政治现实来讲,美俄这样的大国怎会轻易被讹诈?乌克兰根本没有足以让美俄忌惮到乖乖掏钱的筹码。这与后来乌克兰买办势力充当西方走狗、北约马前卒,疯狂挑衅最终引发战争的套路如出一辙,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储存的核弹,可不是某些键盘侠动动嘴皮子就能留下来的。乌克兰真正的悲剧,其实和是否保留核武器并无直接关联。凭借苏联留下的军工家底,乌克兰本可以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即便不能完全保留核武,也完全可以以此为筹码换取极高的利益资本。后续只要保持左右逢源的策略,像打太极一样在大国间周旋,不彻底倒向西方,不做北约的附庸和马前卒,不被买办及外部侵略势力控制,就不至于沦为如今“欧洲子宫”这般凄惨境地,国家也不会变成一片废土。
综上所述,基于乌克兰当初的历史条件,保留核武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无论是从核武控制权、地缘政治环境,还是自身经济与国际政治现实等多方面因素来看,都不存在保留核武的可行性。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6 09:16回复
    看了评论,有些人又开始拿乌克兰和中国 60 年代比了,笑掉大牙。咱们来列列实际的数据和基础,用严谨的资料好好打打这些人的脸,让他们清楚 90 年代初的乌克兰跟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
    中国在 60 年代虽然整体工业水平相对落后,但有着坚实的国家体系和强大的凝聚力。当时,全国上下一心,为了国防安全和国家尊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科研领域,中国拥有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像钱学森、邓稼先等,他们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科研事业,为“两弹一星”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从工业基础来看,尽管当时中国工业薄弱,但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框架,具备一定的工业制造能力,能够为科研项目提供基础的物资支持。同时,中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也为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而且,中国有着广阔的战略纵深,这在国防安全上有着巨大优势。即使面临外部威胁,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战略转移和应对。在国际环境方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虽然面临外部压力,但也在努力拓展外交空间,为科研发展争取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反观 90 年代初的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国家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连民众基本生活物资都难以保障,更别提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核武器的研发与维护。在人才方面,大量科研人员流失,因为国家无法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待遇。乌克兰虽继承部分军工产业,但缺乏完整产业链,很多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依赖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难以独立维持核武器的研发生产体系。
    乌克兰地域虽不算小,但战略纵深相对有限,周边强国林立,地缘政治环境复杂敏感。一旦其强行保留核废料甚至制造所谓“脏弹”去讹诈周边大国,这种行为无疑是将自己置于国际社会的对立面,必然会被直接列入流氓国家行列,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和军事打击,攻击力直接拉满。乌克兰当时的烂摊子,根本不具备与中国 60 年代相提并论的条件,清醒清醒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3-16 14: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