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吧 关注:7,373贴子:79,462
  • 8回复贴,共1

驳斥自创的“灵魂转移”谬论(兼驳“生死轮回”谬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创的谬论】
    
     人都由灵魂和躯体组成。灵魂指的是自我意识,即对自我的感知、自己,类似佛教的“本识”的概念。
        
     睡着或死了的时候,灵魂就离开了躯体。离体的灵魂们丢失了与旧躯体的任何联系,包括旧躯体的记忆。接着与其他睡着后的躯体(空躯体)进行重组。当灵魂与新躯体组合时,新躯体就醒来了。组合时,灵魂承接了新躯体的全部,包括大脑(大脑又包含思想和记忆)。
        
     所以,虽然自己(灵魂)每次睡着之后,都告别旧的躯体而进入新的躯体,却永远也不能查觉,还以为这就是自己本人(因为丢失了旧躯体的全部记忆,而继承了新躯体的全部记忆)。
        
     死和睡一样,都是灵魂离开躯体。不同的是,死后的躯体已丧失承载灵魂的功能,所以死后不能再醒来。
        
     比如说吧:有甲乙丙三人。甲的灵魂是A,躯体是a;乙的灵魂是B,躯体是b;丙的灵魂是C,躯体是c。如果甲乙丙三人都睡着。当甲醒来后,灵魂和躯体的组合可能是Aa,Ba,Ca。如果甲乙睡着,丙死亡。那么丙的躯体c不能再与任何灵魂进行组合,而丙的灵魂C则继续和别的躯体进行组合。
        
     这个理论简述起来就是:“我”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思想和记忆,能感知和控制现在的身体,是因为“我”寄居在这个身体里。一旦身体沉睡或死亡(即失去意识),“我”便脱离这个身体而去寄居其他身体。
        
     这个“灵魂”可能不好理解,它指的就是自我感知。我有我的记忆和思想,控制和感应着我的身体。你有你的记忆和思想,控制和感应着你的身体。这个理论就是假设:睡了一觉之后,我不再有我的记忆和思想了,也不能控制和感应我的身体了,而有了你的记忆和思想,控制和感应着你的身体;你也不再有你的记忆和思想了,也不能控制和感应你的身体了,而有了我的记忆和思想,控制和感应着我的身体。
        
     你现在感知着你现在的身体(包括大脑里的思想和记忆),这个假设的内容就是,假设自我感知可以转移,你的自我感知转移到其他个体上,控制和感知着其他的身体,并完全失去与曾经的身体的联系。举个例子:拿针扎你,你会痛,拿针扎其他人,你不会痛,因为你的“灵魂”在你现在的身体里,“灵魂”转移之后,你所感知的躯体就改变了,这时,拿针扎你新的躯体,你会痛。
        
     【题记】
        
     我被唯心主义折磨,已经不是两三天了。
        
     这次自创的这个谬论,灵感也是来源于佛教“生死轮回”的谬论。
        
     所以,就把这两个谬论,放到一起驳斥吧。
        
     唯心主义,你滚吧。
        
     【领悟】
        



1楼2010-12-14 15:02回复
    呵呵,对于外界的信息,首先是选择,某些特别感兴趣的,你会【入迷】,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你甚至不自主的会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但如果不能从别人的观点中走出来,就永远只能是为别人做嫁衣,对于自己,我觉得是无法跳出自我,这样导致狭隘。
    跳出来是很重要的,如何跳出?就是从外界获取更多信息,自我批驳。得到自我需要的答案。兼听则明,偏信则黯,重要的是不能跟着别人的思想走了,必须有自己的思想。


    4楼2010-12-14 16:12
    回复
      灵魂不灵魂的,无法验证,所以我不太在乎,呵呵呵,我只看重我喜欢追求的,和对我有用的。其实内心安乐,就是成佛了,你该去看看佛教历史,我看过以后的收获的是,大成佛法出现以前都是小成佛法,佛教也并不是由释迦摩尼所创,只是释迦摩尼名气很大,基本上依靠他的能力统一了佛教,然后佛教在他死后一段时间又逐渐的风崩离析了,大成佛法兴起的时间大致是晋朝时期,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在西汉。大成佛法的很重要一点宣扬的是“扫除内心尘垢即可成佛”,这是《维摩诘经》的观点。西方极乐乃是《阿弥陀经》的观点,我也列举不完了,你最好还是看看佛教史,对你帮助应该很大的。


      5楼2010-12-14 16:25
      回复
        独立思考很不错


        6楼2010-12-15 08:25
        回复
          宗教向来只是个归拢人心操纵人心的政治工具而已
          谁看不明白谁活该


          7楼2010-12-15 10:22
          回复
            回复:7楼
            但是宗教也交给人一种思考方法喔。宗教和哲学本就是同源的,同目的的,只是后来哲学走向了妄想,宗教也一定程度上走向妄想,中国的古代哲学优势所在是立足现实,但儒家显然修行不够,自己都的问题都没解决,就去想社会问题了,落得落魄潦倒。墨家接近西方基督教了。道家把自己想透了,依然无法看透社会。。呵呵。。都是为解决个人问题,但最后却分开了。宗教既回答个人问题,也思考世界。哲学力图突破宗教束缚,但不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世界描述依然无法让人信服,反而是宗教修行到一定高度,反而见到玄异,回答了世界问题。道家很是特殊,既是宗教,亦是哲学。区别于佛教之处是对于传授理论的欲望不强。佛教宣扬一种厌世情怀,道教追求逍遥自在。墨家也很特殊,我有时候想,如果那时候的统治者选择了墨家学说作为正统,也许中国也会出现个基督教了。


            8楼2010-12-15 13:27
            回复
              回复:8楼
              为毛宗教和哲学是同源的呢?吧主是怎么想的呢?


              9楼2010-12-17 14:11
              回复
                是指它们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吗?


                10楼2010-12-17 14:19
                回复
                  但愿这个帖子是楼主一气写完的,如果是写了一半睡了一觉再写完的,岂不是不知道你用的是谁的躯体打完这篇字


                  IP属地:北京11楼2010-12-17 17: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