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18贴子:613,471

回复:淮阳演义(3.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摊开浙江省地图,便会看见钱塘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省。在古代,它曾经就像是一道天堑,在春秋时的吴越两国,在秦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在唐朝浙东行政中心是绍兴,浙西行政中心为苏州。


IP属地:河南76楼2025-02-22 04:58
回复
    唐昭宗派中使焦楚锽带着铁券来到了东府。这铁券也是民间俗称的免死金牌,是犒赏彭城郡王钱镠平定董昌叛唐称帝所赐。铁券形状呈覆瓦状,铁质,正面刻有铭文25行,落款1行,共有26行,共计333个字。
    此文虽说了一大堆赞许褒奖之言,但真正的核心还是那最后几句:“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说的是钱镠本人可以恕九次死罪,子孙可以免三次死罪。如果后人中有人犯了一般的罪行,有关方面是不许去追查法办他们的。


    IP属地:河南77楼2025-02-22 05:00
    回复
      902年,钱镠被朝廷封为越王。890年,杭州尚未成国都之前,钱镠便开始大兴土木,凤凰山下的唐代州治故址,成了钱氏政权所在地,为此建了一个内城,人称子城。
      十国之中,仅有马楚和吴越两国始终不曾称帝。子城西面、南面宫墙之外就是后世的织造府、官窑和八卦田,算是为宫城提供食蔬、衣料、器皿等“特供”消费品的配套设施。


      IP属地:河南78楼2025-02-22 05:06
      回复
        杭州在唐时,州城和县城是彼此分离的,州治在凤凰山麓,县治在西湖东部,正如白居易《余杭形胜》一诗中说的“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那样。古代城市人民的生活是坊市分离的,居住区不能做买卖,市场不能有民居。从宋代开始,杭州城里的坊市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IP属地:河南79楼2025-02-22 05:09
        回复
          钱镠在西湖附近组建了数千名“撩湖兵”,专门负责治理西湖。他们日夜清除葑草,挖掘淤泥,疏通河道,修筑堤闸,解决了杭州城百姓的饮水和杭州附近农田的灌溉问题,终于使西湖成为一个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湖泊。


          IP属地:河南80楼2025-02-22 05:14
          回复
            截至1930年,杭州共有水井4842口,平均20户人家就有一口井。杭州很多街道都以井为名:大井巷、小井巷、四眼井、百井坊巷等,都与井相关。五代时期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据说由于李泌的六口水井已不够市民所用,便下令开凿99口水井以泽民,百井坊巷因此得名。


            IP属地:河南81楼2025-02-22 05:17
            回复
              钱氏后人又根据需要多处掘井。最有名的当是吴越国王钱弘俶时,名僧德韶开掘的寒泉(吴山大井)。此井与山脉相连,清泉汩汩不绝。1247年,杭城大旱,城中诸井竭,唯此井不涸,附近居民特在井上建亭加以保护。明洪武七年(1374),井边立一石碑,上刻“吴山第一泉”。1987年,杭州市政府立一石碑,上刻“钱塘第一井”。此泉在今大井巷22号,井水仍可饮用。


              IP属地:河南82楼2025-02-22 05:19
              回复
                923年二月,后梁册封钱王为吴越国王。钱王遣使册百济、新罗、渤海王、海中诸国,皆封其君长。但吴越的海外贸易对象还主要是东北的契丹和朝鲜半岛,路径主要北上,鲜少南下。吴越也大受海上贸易之惠,史称其“航海收入、岁贡百万”。


                IP属地:河南83楼2025-02-22 05:38
                回复
                  917年,钱王派遣腾彦休为使者,乘海船跨海越洋到契丹国,向耶律阿保机进献礼物,希望能够和契丹缔结友好关系。据《辽史》和《册府元龟》记载,吴越应当是南方诸国中最早与契丹政权接触的。建立友好邦交只是第一步,随后便开始官方或民间的商船频繁往来。契丹地广人稀,物产缺乏,南方出产的诸多商品在北地很受欢迎。贸易带来的利润很是可观。


                  IP属地:河南84楼2025-02-22 05:41
                  回复
                    吴越共向契丹遣派使者九次。而此时,北地的朝鲜半岛,在经历了新罗短暂的统一之后,再次陷入分裂状态。吴越出面调停。高句丽、后百济、新罗和辽东的渤海国都同时向吴越称臣,接受吴越册封。


                    IP属地:河南85楼2025-02-22 05:42
                    回复
                      932年三月,钱镠去世,享年81岁。临终遗训专门强调,一旦远在中原的中央政权稳固了,立刻纳土归朝。
                      940年,钱元瓘在嘉兴县设置秀州。钱元瓘直到40岁时,才有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他去世那年,年仅13岁的太子钱弘佐在文武群臣拥护下,成为吴越国的第三任国王


                      IP属地:河南86楼2025-02-22 06:54
                      回复
                        945年,万人规模的南唐士兵抵达建瓯,福州军方选择向邻居吴越称臣求援。947年三月,南唐军在福州城下被吴越援军杀得大败,闽军首领李仁达便把福州这一闽国故都献给了吴越。


                        IP属地:河南87楼2025-02-22 06:57
                        回复
                          953年,吴越国境内大旱,百姓有人卖儿卖女,钱弘俶下令由官府出钱赎回,归还其父母,并开仓赈济,缓解灾情。隋唐初期的杭州城,只有1500多户人家,到吴越国,已经有十几万户了。


                          IP属地:河南88楼2025-02-22 07:00
                          回复
                            钱弘俶在位30余年,创建寺院至少143所。吴越国时期,一个杭州城,寺院就有200多家。法眼宗六世祖师延寿法师,在976年圆寂前就劝谕钱弘俶“纳土归宋,舍别归总”,受到了钱弘俶的充分重视。


                            IP属地:河南89楼2025-02-22 17:13
                            回复
                              陷入宋朝三面包围之中的李煜,自知不敌,遂遣使至吴越,请求吴越王钱弘俶出兵相助。他给吴越国主钱弘俶写了封信,其中有一段话:“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一旦明天子易地酬勋,王亦大梁一布衣耳。”意思是说:赵匡胤今天灭了我南唐,明天就轮到你吴越,南唐的今天就是吴越的明天。


                              IP属地:河南90楼2025-02-22 1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