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44贴子:669,534
  • 13回复贴,共1

双堆集战役期间,4封电文涉王张纵隶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8年11月23日,王秉璋十一纵加入双堆集作战。
一、1948年11月26日,中央军委复中野刘陈邓电:“你们除使用华野的二纵、王张纵外……”中央军委的这封电文指王张纵是华野的部队。
二、1948年11月27日,刘陈邓发电文给中央军委:“中原各纵(包括王张十一纵)于明天完全解决黄敌后”,(注:“于明天完全解决黄敌”没实现,实际到次月15日才实现)。刘陈邓这封电文认王张十一纵是中野的部队。
三、1948年11月28日,中央军委发电文给刘陈邓:“中野现共有一、二、三、四、六、九、王张十一等七个纵队(王张纵应归还中野建制)”,中央军委的这封电文称中野现有王张纵,前电指王张纵是华野的部队,此电又括号注:王张纵应归还中野建制。这表明:前电指王张纵是华野的部队,没有错。中野现有王张纵是有其指挥权,王张纵现建制不在中野但应归还给中野。
四、1948年12月3日,粟陈张致电刘陈邓并告中央军委:“建议除王秉璋纵队遵令归还钧部建制外,另以六、七、十三等三个纵队及特纵大部直接归钧部直接指挥”,这封电文措辞很谦卑(粟裕固有文风),“遵令”,实际刘陈邓无权下令友军归还部队建制,而中央军委已同意但尚未下令。“钧部”,古文敬称,用于下级对上级,华野与中野是平级的军事单位,由于交叉任职,刘陈邓是粟等人的上级。这封电文表明粟裕等愿意遵令将王秉璋纵归还给尊敬的刘陈邓部建制(不写归还给中野建制,用辞严谨呀)。
双堆集战役期间,中央军委同意将王张纵归还中野建制,粟陈张愿意将王秉璋纵归还给尊敬的刘陈邓部。但在双堆集战役期间,中央军委没有发出安排王秉璋十一纵划归中野建制的电文。双堆集战役结束,中野转休整,参加双堆集作战的华野部队含王秉璋十一纵在内全部回归华野,参加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1月、2月,原王秉璋十一纵编入第二野战军(刘邓部),番号17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19 00:33回复
    1949年1月、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大整编,原王秉璋十一纵编入第2野战军(刘邓部),番号17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9 08:02
    回复
      11纵当时担任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的任务。李刘两兵团不敢冒进,未进行大的战斗。
      要考证11纵阻击蚌埠的任务是由谁下达的?
      这涉及到11纵划归中野的时间问题。
      若是华野下达的,说明全军大整编时编入二野。


      IP属地:广东3楼2025-02-19 09:13
      回复
        我认为11纵的任务应该是中野下达的。
        因为君威12月21日将阻击任务交给了中野:
        ”你们应令中野各纵迅速完成战后整备,待李延年第三次北进时担任南线防御,并准备于华野对杜聿明作战接近解决之际,放敌深入,围歼其一部。“
        推测:将啃骨头的任务交给非直系的11纵。
        11纵应该是第二阶段结束后就划归中野了,刘陈登在12月22日电文中第一次出现了”中野七个纵队“的表述。


        IP属地:广东4楼2025-02-19 09:35
        收起回复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在中央军委已经公开的所有文档中,不曾存在过“中原野战军十一纵队”番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21 09: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