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501,134贴子:10,124,046

回复:情人节,步行街上不少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讲述父母是十分危险的
讲述父母就是讲述自己。——题记
过完年,雨水节气后,开始湿暖,虽然气温在亚热带还是标准的倒春寒,我已经买了三桶蚊香。在我们家,我是最爱点蚊香的,冬天也点蚊香,没有蚊香不能睡。家里人经常说我的卧室“熏死人”。亚热带真正意义上的寒冬很短,气候湿热,蚊虫多,乡间尤甚。有一年暖冬,亲戚回乡过年,初一就走了,说孩子受不了蚊子。乡间自建房屋前种菜屋后种树的,即使住几层的楼房,生活跟非低层的商品房比,也是贴着地面的,所以蚊子特别多。一天里,蚊虫最多的是太阳落山昼夜交替的时候,手在空中随便一抓都是蚊子。
去年乡居一年,那个时点,我正在张罗晚饭。夏天穿得也少,厨房外面是邻居家的围栏,上面爬满植物,蚊子就像非常细的纸屑往空中一撒,肉眼可见密密麻麻。我就会被蚊子咬到浑身密密麻麻的包,有次邻居进来看到吓坏了,大惊,问这怎么办,是不是要送医院。我说不要紧,经常这样,一会儿就好了,邻居还仿佛惊魂未定,问怎么会经常这样呢。因为不只是蚊子咬的,看起来是蚊虫叮咬包括湿热和乡间地气的环境,激发了小型的免疫风暴,爆发了荨麻风团,所以会密密麻麻。几乎每天都这样,不过到八九点又会好了。
我有时给老母亲看,你看,蚊子咬成这样。她会说,你就和你爸一样。她经常说这句,有时我并没有给她看,也没有说蚊子咬,只是坐在一起,我在挠,她就会抛出这句话来:“你就和你爸一样,你们怎么这么招蚊子!”“你们老冷家怎么这样”的口气,因为她自己完全不怕蚊子,她是我见过的最不怕蚊子的人,可以在蚊子多到在头顶盘旋成乌泱一片的羊圈待上一晚,夏天都不需要蚊香。和我们不一样。我和父亲是家里最怕蚊子的人,父亲也是蚊子一咬,立刻浑身都是风团,上上下下满身包,整个人焦躁难忍。他非常怕蚊子,免疫应激厉害,蚊子一咬就会起风团,我是在他走后才清晰起来的,母亲一直说我“和你爸一样”,我才充分理解。
所以我们睡眠也都很差,身体处于一种免疫应激状态,就是会睡不好的。也可能是反过来的。父亲睡眠一直非常差。而我和他一样。我知道老母亲对我睡眠的忧虑,一部分原因是怕我和父亲一样。21年,收拾东西看到一份父亲1992年的病历,因为失眠、头痛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当年很流行,在心理学或者精神卫生标准上,就是今天的抑郁症。1992年,我还不大,我们从大家庭分家出来单过没几年,我想,大概是分家的创伤那几年比较严重,后来我们自己盖了两间房,等到我开始上学,学习不错,那些年我觉得父亲的状态是比较好的。看到那份病历,母亲问我是什么,用得上吗,因为她不认字,我说没什么用不上,扔掉吧。我就像她经常说我“和你爸一样”,怕蚊子,“和你爸一样”,睡不着,“和你爸一样”,立刻想到,抑郁症,“和你爸一样”。
“像父亲”在我的心灵史上长期是个雷区,我和家人吵架,如果对方说我“跟爸一样”,我就会立刻完全崩溃发狂。其实有时只是随意一说,未经深思,或者说是别有用意的。比如少女时期,父亲经常咬牙切齿地骂我“跟你妈一样”,而我年少时就知道这种攻击只是发泄他对母亲的不满,至于我怎么样,不重要。其实在家里几个孩子中,我从小以“这孩子不知道像谁”著称,不像其他人外形上明显像父系或者像母系。但2021年,在乡下念佛的长辈几次带我去佛会,我没有这方面的信仰,只是当时做什么都可以,有时母亲也同去。有次在佛会间歇,一个不认识的女生指着隔着两个座位的母亲问:“那是你妈吗?”她用仿佛我们熟稔至极的笑意点点头,说:“你们长得一模一样。”
我们很多性状不一样。母亲发量很多,我很少,我的指甲甲床偏长,她很短,我颧骨高她颧骨低,我鸡皮肤毛孔大,她皮肤很细(虽然已经完全衰老),她牙齿很糟糕,我牙齿不错,她肠胃非常好,我肠易激,她不长腋毛我长。但反正外人看着,我们一模一样了。后来我观察家里的小孩,和他父亲在一起别人说和父亲一模一样,和他母亲在一起别人说和母亲一模一样。有一点我们应该是一样的,我在情感上具有某种易感性,我容易掉泪容易感动,是像母亲的。我恐惧像母亲,如果我恐惧的话,那就是“像她这么笨”。
父亲不笨,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他很缺乏世俗的能量,过得很不好,但我觉得他不笨。我对自己的评价:有一些机敏,人不笨,善于洞察,但缺乏世俗的能量,正是像父亲。如果我恐惧像父亲,那就是缺乏能量的刺扎自己扎别人这一点。说不清我是生理基础像父亲还是继承了他的代际创伤,我的糟糕睡眠和他一样。我们的社交回避应该也一样,他和我一样,我和他一样,无法“向上社交”。曾经,像父亲是我的心灵雷区,我不会承认我像他,要非常用力地不像他,但现在,我经常假设自己这里那里都像他,设想他是怎样的感受,试图理解我不曾理解的那部分他。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45楼2025-04-10 08:35
回复
    他不喜欢自己。这样如果孩子像他,他会非常挫败恼火。很多年,他对我的不擅长社交都非常恼火,逼迫我结交和亲近那些会来事的、有用的人。这是他自己不可能做到的,我也做不到,他因此对我非常恼火。后来我才看清楚,我虽然肯定是不擅长社交,但不至于到无法上班无法生存的程度,很多人不擅长社交,也一样可以就业可以婚恋,我为什么不可以,都是因为他对我的逼迫,因为他在我身上投放的自我厌恶。这些年我偶尔感到自己“性情大变”好像还挺会社交的,就会想到他。
    很多年前,父亲曾经说我,不容易交朋友,但如果能跟我交朋友应该会比较欣赏我友情比较稳定的。我不记得他为什么这么说了,其实他也是,或者其实他就是无意识的自况。但后来他没有这种信心,长期没有朋友。他从襁褓中一起长大的亲密朋友,后来成了村里的首富,他很多年都回避对方。完全没有朋友的人大都不喜欢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我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会恐惧像他。
    讲述父母是危险的,公开讲述就更危险。买猪看圈,找对象看父母是什么人,又或者凝视深渊就会成为深渊。龙生龙凤生凤也是某种常见的眼光。很多人恐惧自己像父母,尤其是父母并非品性和才智值得称道,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品性和才智,还继续以他们的品性和才智给自己荣光,并非如此,而是相反,父母是那样千疮百孔贫贱不堪,自己继承了这样的基因,成长于这样的环境,那么你反复讲述父母是多么危险。这是向别人交出匕首,像恋爱终结时听到对方的鄙夷:“你跟你父母一样。”你父母怎么样,都是相爱时你对恋人讲述的。
    像父母一样,是多么深的恐惧。我知道这是很多人的心灵软肋,尤其是当我们年纪越大越发现自己或多或少地像父母,尤其是那些我们曾经不喜欢的地方。我讲太多父母了。但其实讲述父母,就是讲述自己。最重要的不在父母是什么人,而是这样的人,你怎么讲述,以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讲述,这些东西暴露的是自己而不是父母。人是复杂的,自己也是复杂的。尼采有言:“人认识自己到什么程度,他认识世界也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他对自身及其复杂性惊奇到什么程度,世界之底蕴就向他暴露到什么程度。”我反复认识父母也是反复认识自己。以父母为耻和以父母为荣,本质上是一样的,“和你爸一样”不会再扰动我心灵了。
    前两年表姐在身后看到我,突然说,我走路的姿势和我们在大洋彼岸的姐一模一样。我快三十年没见过这位海外的姐了,不知道她怎么走路,我们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但可能某种基因同时流经我们。流经我父母的基因,也流经我,但没有关系,我们不一样。我的朋友父亲重疾早逝,她后来对体检报告的解读相当于全科医生,非常专业,充分掌握全家老小的体检数据和健康风险。我知道她头顶有这一道风险阴影,但除了加紧健康管理,没有影响她的精神和生活。如果父母其他方面像重疾一样带给我们阴影,我们也可以这样活。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46楼2025-04-10 08:41
    回复
      《当爱已成往事》
      还是会在突然惊醒的凌晨想起你,不是想你,而是想念我对你无话不说的那段时光。真的不敢想象,曾经那个看到你的信息便满心欢喜,和你聊天聊到深夜都舍不得放下手机,做什么都会告诉你,甚至在开车的时候都要给你发信息的人,终于和你无话可说了。原来人真的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就和过去的自己悄悄的划清了界限,仅此一年,我的心判若两人。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48楼2025-04-10 08:46
      回复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很幸运遇见你,很遗憾没能留住你,不过你仍旧是我心上的座上客,以前是,以后是,永远都是。没有再打扰你,并不代表彻底忘记,而是在没有理由去打扰你的情况下换了一种方式,偷偷的想念。你在,胜过我生命中千万个泛泛之交。我承认你在我的心里不可替代,也不可重复,我的确没办法释怀,但我不会再靠近你。缘分尽了的时候,我就不能再追了,不纠结,不打扰,不联系就是我对你最后的温柔。难过这东西,难归难,还得过。我相信,每一段时光,只要放在心上,就是天长地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49楼2025-04-10 08:48
        回复
          人会因为嘴硬失去很多东西,也会因为心软,受到很多委屈。 从相遇到分开,你在我的心里自始至终都是满分,我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眼光,也在心里一直念着你的好,但从嘴里说出来,既有不满,也有怨恨。毕竟是凡体肉胎,得到了就觉得无聊,得不到就会有失落和痛苦。所以我对你所有的成见,都是太在乎的代名词,这一点我骗不了自己。实际上我从未有真的怨恨过你一丝一毫,相反的我感激你的到来点亮我心中的温柔,让我明白爱与爱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样的天壤之别。原来真的有人,说尽了爱你的话,却做尽了伤你的事,有的人从来不说爱你的话,做的却全是爱你的事。感谢你你是后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0楼2025-04-10 08:50
          回复
            真的好遗憾,好多话还没来得及向你说,已经没有勇气再回头。离开的人,走得心安理得,困在原地的人,困得一厢情愿。感情的事真没有道理可言。可能是这个暧昧成行的时代太坏了,感情泛滥,语言没有份量,那些随便说出口的承诺和誓言总觉得配不上自己的真心。所以那些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喜欢和爱就留给自己吧。有些话,说出来就成了一种期待和负担,你能懂几分就懂几分吧。人是有感情的,真正来过心里的,谁都忘不掉,你陪我走过的这一程,我会永远放在心里,带着感恩的心。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1楼2025-04-10 08:51
            回复
              缘是天定,份在人为。很高兴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即使你我们陌生到无从知晓彼此的后来,我还是希望你以后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你放弃我,也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不打扰。毕竟我们曾经真心相待过,过程即结果。当爱已成往事,多少人思念成殇。你好好过,我慢慢忘。希望多年以后,回首往事,一切都是美好如初。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2楼2025-04-10 08:52
              回复
                人生如祺,落子无悔
                [2025.0403] - 活成现在的样子,不正说明了一切吗?
                年少时的锋芒,成长后为何沉默?是因为发现自己的无知吧,一知半解时最傲,心比天高。但鲁莽以后,总是想啊想啊,幻想(自以为是构想)着能像虚构中的人物一样游刃有余。可是,游刃有余并不是默默的沉寂,是千帆阅尽的从容,是胸有沟壑的淡然,而不只是扎根在虚空的“构想”。见没有问题,但是见的不够,样本量太少,类别太少,要上量。
                红色药丸是自己选的,没人逼着选。好像活在梦里就挺好的,躺平也挺好的,可是...真的做不到,一次又一次选到更难的选项,我从最开始——看见世界的那一刻就以及注定了会走这一条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什么才算的上是“朋友”?我眼中的朋友是极为难得的同频共振之人,是相互支持,彼此独立,又各自朝着山顶前行的伙伴。我是自己成长的直接负责人,如果自己走偏了,过去的我一定会有不配得感,不好意思舔着*脸继续享受着朋友的支持。现在的话,我会欣然接受好友的帮助,区别是,我会认真的感受好友的付出并记在心里,因为我知道这很难得,然后主动肩负更多的责任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如何有效对抗人性,让自己快速成长?人性不是用来对抗的,如果你细细体会过就会发现,对抗是消耗意志力的,而意志力是消耗品,很难和长期成长的需求适配上。所以比较好的应对策略是因势顺导,利用人性,具体的方法可以是培养兴趣和训练成条件反射。看不进严肃的文字和长文就从小说等有兴趣的书籍开始看,难起床就训练听到铃声后弹射起步关上远处的闹钟,不擅长思考就训练每次事件结局后的对整个事件反思。反正对一个常人来说,做一个深蹲的难度趋近于 0,两个也是 0,难的是装进意识,对原理的正确认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清醒的时刻其实很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被困在名为“当下”的局里,迷糊的时候想出去,清醒的时候想进来,这是围城啊我的朋友。但是直到越过幻想,清醒的意识到当下,红药丸才会生效,过去已经无法改变,只有活在未来。
                认清现实,放弃幻想,开始斗争。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3楼2025-04-10 08:58
                回复
                  NPD的"胡萝卜与大棒":揭秘他们如何圈养"血包"的恶毒手段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NPD)控制"血包"的手段,就像驯兽师训练动物——时而鞭打,时而投喂,让你在痛苦与希望之间反复挣扎,最终彻底沦为他们的情感奴隶。
                  1. 先摧毁,再施舍
                  NPD深谙"打一巴掌给颗枣"的操控艺术。他们会先通过贬低、冷暴力或公开羞辱摧毁你的自信,让你陷入自我怀疑。
                  当你濒临崩溃时,又突然展现温柔的一面:一次意外的关心,一份小礼物,或是假装诚恳的道歉。这种刻意的"情绪过山车"让你产生错觉:"TA其实也没那么坏",从而继续留在有毒的关系中。
                  2. 制造"间歇性奖励"
                  他们像赌场的老虎机一样,精心设计"不确定回报"的陷阱。有时你卑微讨好十天,换来的只有冷漠;有时你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却意外获得他们的赞赏。
                  这种随机性的甜头会让你像赌徒一样上瘾,不断投入更多情感,试图"赢"得他们的善待。
                  3. 设立"赎罪门槛"
                  NPD会故意制造你需要"弥补"的情境。比如,他们先无理取闹挑起争端,再暗示"如果你能______,我就原谅你"。
                  这个空格可能填着"买贵重礼物"、"放弃重要约会"或"接受公开羞辱"。当你照做后,他们会短暂地给予"宽恕",让你误以为找到了讨好他们的"正确方式"。
                  4. 培养"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长期处于NPD的虐待中,受害者会产生扭曲的依赖感。他们会让你觉得:"只有我能忍受TA的脾气"、"离开我TA就毁了"。
                  这种"救世主情结"正是NPD最想看到的——你不仅接受虐待,还主动为施虐者找借口。
                  5. 操控记忆,改写历史
                  每次施暴后,NPD都会用"你记错了"、"我没那个意思"来篡改事实。
                  更阴险的是,他们会在施舍甜头时强调:"我上次还帮你______,你怎么不记这些好?"通过选择性强调"恩惠",让你逐渐接受"受虐是代价"的扭曲逻辑。
                  6. 制造"假性竞争"
                  他们会故意让你知道:"很多人排队对我好",暗示你的"血包"身份随时可被替代。
                  当你恐慌时,又突然给你一点特殊待遇:"但你是最懂我的"。这种若即若离的操纵,让你既恐惧失去"特权",又渴望争取更多认可。
                  认清真相
                  NPD给的每一颗"糖"都标着价码:
                  • 那次突如其来的拥抱?是为了掩盖前一天的冷暴力
                  • 那顿浪漫的晚餐?是在为下次更狠的剥削铺路
                  • 那声罕见的道歉?只是防止你彻底清醒的麻醉剂
                  真正的解脱始于一个认知:那些甜头不是爱,而是精神毒品的"试用装"。
                  当你不再为偶尔的施舍感动,当你能看穿每次"好意"背后的算计,NPD就失去了最有力的控制武器。
                  记住,真正的爱不会让你在"该离开"和"再忍忍"之间反复挣扎——它从不需要你用尊严去兑换。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4楼2025-04-10 09:02
                  回复
                    qr在我心中早已经没有位置了,他长的啥样也都模糊了,虽然儿子有随他的地方,但儿子还像石头呢。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5楼2025-04-10 10:20
                    回复
                      没他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开心快乐的。不管从身体到内心,挣脱开了就是健康明媚!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6楼2025-04-10 10:25
                      回复
                        我现在根本不介意qr是痛苦的还是在演戏,他只是一个符号无足轻重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7楼2025-04-10 10:28
                        回复
                          我也清楚应该都是贵人石头再扮演他,为了修复我的身心。谢谢你!🙏🙏🙏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8楼2025-04-10 10:30
                          回复
                            你自带超绝的人格魅力。
                            好友,见信如晤,展信舒颜。
                            与其说你赢了别人,不如说你一直没有输赢的概念。
                            一路以来,都是朝着自己目标一往无前,自成宇宙。
                            顺路走去,有合适契机就自然成就一拍而成,没有合适契机就专心做事蓄势待发。
                            不管外界如何攀比,竞争,你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与他们竞争,因为你出发时,的确没有通过与人争斗来达成目的,所以如今,很难将他人的阻力感知进去。
                            看这些,如观落花流水,看得明了,置身事外。
                            与人竞争时,是自认棋子。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如今的一席之地是本来如此的,浑然天成,外在天翻地覆,亦卷不动你,你能在自己的天地中怡然自得。
                            你的世界向来没有一个输字,这条路走不通,就尝试另外一条路,不过是切换一个场景演绎人生。
                            你是如此轻盈,豁达,无畏。
                            倒不是故意武装出来的轻松,是你经过前面的磨砺,明白,自己无需依靠分毫外界的常存,自己在,一席之地就在,流水随缘的场景,金刚不坏的本性。
                            你知道,自己本来就能飞得起,站得稳,或者说,每个人本来就能飞得起,站得稳,只是当人惯性依赖时,才觉自己需要扶着一些什么才能站起来。
                            其实豁然一放,如此稳健。
                            你当时即使遇到考验,就是没有跪下走到如今,当拒则拒,当断则断,所以当下亦绝对不会违心做事,这是以史为鉴给你的底气。
                            所有的阻力在你面前被你化作历练契机,每破一次局,日后于暴风雨处飘摇时亦更快跳脱。
                            你自带超绝的人格魅力,无需刻意培养,唯用本真,不用刻意,宇宙就在这里因你环绕。
                            顺颂时祺。
                            祝福未来顺利光明,慈悲勇猛依旧。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59楼2025-04-10 10:35
                            回复
                              “我哭了,惦记你,这封信不看你肯定会后悔”
                              我哭了,泪水止不住地滑落。心里满是对你的思念,如同野草般疯长,每一刻都牵扯心房,搅得我食不知味、夜难安寝。我常常幻想着能再次与你重逢,像从前一样,咱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聊天、欢笑。可一想到你过的或许平静的生活,我又害怕去打扰,这份局促让我的心满是失落。
                              之前我们也有过别扭,那分别的时刻,我就满心悔恨。那些未说出口的话,就像石头一样压在我心头。
                              我想把这份思念、这份失落都写在信里。我知道这封信或许有些唐突,但我还是鼓起勇气让你打开它。因为这份爱藏得太久,我不想再让它在我心里煎熬。
                              盼着你读这封信,若你不看,肯定会后悔,因为这里面全是我想对你诉说的心里话呀。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460楼2025-04-10 1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