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栓相对常见,是心梗和脑梗的元凶。
•堵在心脏=心梗
心梗是指心脏血管被血栓阻塞,造成心脏缺血坏死。
•堵在大脑 =脑梗
脑梗则是颈动脉或颅内血管堵塞,导致脑缺血,即通常所说的中风现象。
血栓更容易找上哪些人?
人体血液中有凝血和抗凝两套系统,二者在正常情况下可保持动态平衡,确保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通,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血栓。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等,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才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体处于“高凝状态”。
7类“易栓体质”人群尤其要注意:
1.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患者;
3.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
4.长期吸烟者;
5.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
6.特定家族病史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
7.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人群(如长期服用雌激素、避孕药或化疗患者等)。
血栓“堵路”时,身体这样提醒你
四肢麻木
当人体血液中存在血栓,四肢会因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疼痛的感觉。日常生活中若突然感到腿疼、有压迫感或下肢麻木,一定要警惕。
出现跛行
如果血管堵塞加重,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数百米后腿部酸痛,需休息缓解。
小腿肿胀
表现为单侧腿肿,常见于膝盖以下部位。如果感觉小腿肿胀但难以目测确定,可用卷尺测量比对。
出现晕眩
平时休息时,如果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失去平衡和协调能力,甚至出现昏厥,应警惕这是脑血栓最为常见的先兆。若此类症状频繁发生,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被“栓”住?
要想保护血管、防止血栓形成,日常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定期活动
建议每坐一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如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走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