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_knight_12吧 关注:46,150贴子:2,735,218

什么?朕的大清亡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云南1楼2025-02-10 21:05回复
    第一回,乱乾坤君臣初聚首
    “什么?朕的大清亡了?”这位擒鳌拜、平三藩的雄主康熙皇帝猛然起身,脸色一变,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乾隆。“难道是你……”他语气中有一丝指控。
    “不是亡在我手里的啊,爷爷,”乾隆连忙摆手,急忙解释,“大清传了十二世呢,怎么会是我!我一生平定叛乱,重农抚桑,博学多才,世人称我十全老人,大清正是在我的手上达到鼎盛,怎么可能亡于我?”他那副自豪的模样看得人有些无奈。
    康熙帝笑了笑,显然对乾隆的解释颇为满意,正想再说些什么,却听得门口一声响,“好个十全老人!"殿门轰然洞开,穿西装的溥仪踩着锃亮皮鞋踏入禁忌之地。他扶了扶圆框眼镜,镜片后闪过哈德门香烟的雾气:"拉倒吧,乾隆帝,您老人家闭关锁国时,可想过百年后洋人的铁甲舰会轰开大沽口?和珅贪的八亿两白银,够买多少艘定远舰?你以为为什么你的谥号是‘高宗’?要说大清亡在你手里也不冤,大清国力衰弱就是乾隆后期的事。况且,大清亡就亡了,2000年的封建帝制都没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努尔哈赤的鎏金甲胄簌簌作响,皇太极的朝珠几乎绷断:“此等奇装异服者何人?”。
    “这是末代皇帝宣统溥仪,”乾隆一边叹气,一边朝其他人解释,“你们别看他穿得像现代人,那可是亡国之君。”
    “你个亡国之君,怎么好意思……”乾隆话音未落,溥仪冷笑掀开西装,露出内衬的明黄缎面:“那亡的也是你们建立的国,反正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来啊!”他目光挑衅,似乎不怕一场大乱。
    ……
    与此同时,在金陵城,另一场相似的争论也在上演。
    “什么?咱家的大明亡了?”朱元璋满脸震惊,看着崇祯帝那满头乱发的模样。
    “是的,太祖爷,我尽力了……”崇祯帝朱由检一脸悲戚地答道。
    “燕王一脉的后代也就这样了,若是我儿朱标一脉,兴许还能多传几世。”他轻声叹息,显然自知难以改变大势。
    “如果是大哥那脉,恐怕大明就要二世而亡了。”朱棣不服气地插嘴,“看看你孙子继位后做的事!”
    “Judy!”朱元璋正欲发作,马皇后却一甩云锦披帛,打断了朱元璋发话,腕间缠枝莲金钏叮当:“好了重八”她转身轻抚崇祯凌乱的发髻,声音突然哽咽:“由检在煤山……连件齐整衣裳都没穿上。”
    “孝慈高皇后……”朱由检的声音低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委屈,像是孩子受了罪向妈妈哭诉,“太祖爷走后,大明朝就和其他朝代一样了。到了我在位时期,贪官污吏横行,满朝都是奸佞之徒。要不是他们盘剥百姓,敲骨吸髓,还偷偷将银子送给关外的金人,我大明朝也不至于国库亏空。”
    “唉……”朱瞻基刚欲说话,他的宣德炉突然腾起异香,鎏金穹顶浮现出星图幻象:此乃上天系统‘二克'重塑的九州,名《血色衣冠》。霍去病的河西铁骑、李太白的龙泉剑影,都将在此间重现。各朝代各势力汇聚,看看谁能一统天下,成就最强盛的王朝。
    “各个朝代都在,玩这么大吗”朱元璋诧异道。
    “是啊,爸爸,如此将星云集的场面,上一次见到还是我们刚刚北伐元朝的时候呢。”朱棣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还有,请叫我中文名字,谢谢。”
    “呃……”还不待朱元璋说话,刘伯温已带领一大批人马走了进来,“来了,来了,我大明朝的精英力量,齐聚一堂!”在刘伯温身后,乌泱一片人马。看着眼前景象,朱元璋、朱棣等人心中不禁升起了一股豪气,虽说汉唐盛名在前,但他朱明也不是吃素的,大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能臣武将数之不尽,现今更是集尽精华,和古今天下英雄豪杰一起逐鹿天下,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豪气冲天的朱元璋继续开口道,“从前我带你们北伐,今天我又要带你们北伐了。面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历史大腕,大家有没有信心和他们一较高下?”
    “那是自然”、“必须的”、“有!”“早就想会会他们了”、“终于要见到我的偶像诸葛孔明了!!!”


    IP属地:云南2楼2025-02-10 21:47
    收起回复

      ……
      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同样的场景浮现,只见第二段内容:本次入选势力有:商、周、晋、宋、吴、越、姜齐、郑、鲁、卫、韩、魏、赵、燕、楚、田齐、秦、西汉、东汉、曹魏、蜀汉、孙吴、司马晋、鲜卑、前赵、后赵、成汉、前秦、后秦、西秦、慕容燕、胡夏、前凉、北凉、西凉、南凉、刘宋、萧齐、萧梁、陈、柔然、北魏、北齐、北周、隋、突厥、高句丽、吐谷浑、回纥、渤海国、南诏、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平、马楚、闽、吴越、南汉、前蜀、后蜀、杨吴、南唐、辽、宋、金、吐蕃、大理、蒙古、越南、明、太平天国、清。
      “竟然有这么多的势力朝代”李渊看着密密麻麻的字,不禁感慨道。
      “是啊爸爸,在我大唐之前的,咱们也都熟悉,之后的就不熟悉了,不知道我大唐又是如何灭亡的呢?”李世民说道。
      此时介绍文旁边浮现一幅中国地图,图右上角还有一首诗词:
      风雨华夏血春秋,今朝把酒忆还休。
      王侯业历碎竹简,将相功名残土丘。
      唐汉应悔廷中乱,宋明犹难塞外酋。
      千年故纸空读尽,恨把衣冠祭九州。
      “好诗,好诗。”韩愈看后感慨万千,随即评价道,“说那古往今来一班将相,一姓王朝。烽火九州方换一都繁华,征夫百万才得四方太平。当中多少将相故事、沙场传说,道不尽说不完。”
      李世民也不禁感慨,摩挲着昭陵六骏的玉雕,“玄龄啊,没想到,我大唐外征四方,征服数不清的国家,最后却亡于内乱。”随即话峰一转,“雉奴,听说这次汇集了我大唐二百八十九年的精干力量,有没有晚唐的那些乐色皇帝?”
      “爸爸,没有他们,晚唐来的只有文臣武将,更多的还是我们盛唐时期的人才。”李治回答道。
      “嗯,那就好,那些乐色来了也只会捣乱。要跟秦汉这些前朝争风,又要和宋、明、清这样的后世朝代较劲,真是让我热血沸腾啊。”
      “是啊,太宗陛下,也许这回,我们能够见到孔明先生呢。”房玄龄也叹到。闻得此言,不仅是李世民,边上杜如晦、李靖等人眼中也充满着期待。


      IP属地:云南3楼2025-02-10 21:50
      收起回复

        ……
        大殿内,汉朝的代表们陆续抵达。其中一位面容严峻、气度非凡的男子,身着一袭帝王之袍,赫然是汉高祖刘邦。他一进殿,便直视着众人,沉声道:“我的庙号明明是太祖,为什么后世之人都称我为汉高祖?”本以为汉朝的老祖宗会讲一些总结性的话语,没想到却是这个。“这……”刘恒等汉二代也是纳闷,见此,刘彻开口回答:“肯定是司马迁那个家伙干的!”千年了,刘彻还对此耿耿于怀。
        “呵呵,没事,称号而已,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沛县起兵时,大家称我为主公的感觉。好了,说正事。大汉四百年基业,已是不短,虽多有波折,却也多亏了后世这些人才的前赴后继。”刘邦倒是释然。
        “是啊,多亏文帝景帝,修养国家、重视民生,大汉江山可不可能那么快安定下来,后面武帝也才有本钱反击匈奴,打出大汉天威。”冯奉世又指了指一旁的刘病已(汉宣帝),“我们的大汉王朝,几经风雨,最终能稳固根基,正是由于宣帝的治国理政。”
        刘病已轻轻一笑,带着几分淡定:“其实,正如你们所言,真正的盛世并非靠某一位帝王能决定,而是靠无数人的努力与智慧。我们每一个人的贡献,才构成了大汉江山的坚固基础。”
        霍去病点点头,“今天的‘汇聚之局’,可真是让我激动万分!我大汉各代英雄齐聚,这江山,定要争他一争,看谁一统天下,可真是天大的豪情。陛下(指向刘彻),这次我们定能如愿!”霍去病还是那个霍去病,心直口快。
        “好!去病,这回咱们定能如愿。”刘彻大笑道。
        “子房,还是你来说说这血色衣冠吧,为今之计,如之奈何?”刘邦习惯性地问向张良。有了前世的经历,刘邦知道,这次要想胜出,一定要抢占先机。这是对的,就在历朝历代互相甩锅时,他老刘家却是一代比一代强,相比之下,竟是完全不同的氛围。
        “主公,依我观之,我们现在身处汉中,而非长安,说明长安另有其人,现在既是各个朝代都在这幅地图内,也许长安就是前秦嬴式所在之地。另外,我们现在只知道地方,知道有那些朝代势力,却不知道是如何分布的,不知道后世朝代的情况,这些信息的收集乃是当务之急。”张良不紧不慢道。
        闻言,萧何也补充说:“听说,孺子婴之后继任的新朝代也是汉朝,时人称之为后汉,把我们称为前汉,后来又以首都区分为西汉和东汉,我们这里不见他们,想必他们在另一个地方,如果他们还认我们这个祖宗的话,倒是可以拉拢过来以增加我们的力量。”
        刘邦又望向陈平,陈平见状,心生一计,道:“主公,1万金,直接找到最后一个朝代,向他们取经,这样就可以了解整个历史了。”
        “我给你5万金。”
        “是”。陈平应了一声。
        “主公,还有一事,我们现在的官职应该如何划分?武帝之后的官职与我们时期的可不同啊。”萧何说道。
        汉武帝见状,正欲说话,刘邦抬手示意他坐下,开口道:“刘彻是为了皇帝权力的集中,以更方便推行他的主张,好处也有坏处也有,不过我还是喜欢老一套,这些活都揽给皇帝了,要你们做臣子的干嘛用?”
        ……
        在游戏开局,各朝代纷纷展开了自己的打算,有的正在内斗,有的已经开始谋划战局了。但可以预见的是,群英荟萃,明星云集,这方天地,必然会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大秦双壁、汉初三杰、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风云激荡,九州大地烽烟再起;群雄逐鹿,千古英豪齐聚一堂。这大争之世,谁主沉浮?真可谓,乱乾坤君臣初聚首,逐天地明星齐绽放。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云南4楼2025-02-10 21:53
        收起回复
          第二回,聚英豪三汉始归一
          汉中古祭坛巍然矗立于群山环抱之间,青石阶上苔痕斑驳,似在低语千年沧桑。青铜鼎中烈焰翻腾,映得刘邦冕服上的玄端纹章忽明忽暗。自刘邦开疆拓土以来,西汉盛极一时。时至今日,传承已久的“汉”字,已然成了众多英雄争相拼搏的象征。而此时,群英汇聚,亦是天命所归。
          会场设在一处宽广的草坪上,青翠的草地如同大海的波澜,一阵阵微风拂过,吹动了周围的旗帜,发出阵阵猎猎之声。高台之上,刘邦着玄端冕服,神情威严。他目光如炬,纵使年岁已高,威仪不减当年。他立于九尺高台,目光如炬,扫视台下群英。张良手捧《太公兵法》,衣袂随风而动;诸葛亮一袭素袍,羽扇轻摇间,目光却如寒星般锐利。台下,刘秀一身赤色战甲,腰间悬着昆阳陨铁所铸的短刀,刘备则双股剑横膝,眉宇间凝着三分愁苦、七分坚毅。
          “炎汉四百年,分分合合,今日终得聚首!”刘邦声如洪钟,震得祭坛四周松涛簌簌,“后世子孙,可愿随我重铸汉家山河?”
          刘秀躬身一礼,昆阳陨铁应声出鞘,寒光如电:“高祖在上,秀自昆阳一役,便知天命在汉。今虽群雄并起,然民心所向,必复炎汉之威!”
          刘备垂泪望天,心中思绪万千,身旁的双股剑仿佛凝聚着整个汉朝的血脉与荣耀,铿然交击到:“备漂泊半生,唯‘汉贼不两立’六字铭心。今日得见高祖、光武,纵是刀山火海,亦当效死!”言罢,竟潸然泪下。
          初,萧何、张良献计,汉之四百年胜在教化之道,刘秀、刘备必不弃义,遣使往永安、南阳,召刘秀、刘备来汉中讨天下计即可,秀、备果应之,遂有今日之局。
          诸葛亮见状,亦泪眼婆娑,不禁微微低下头,心中亦有万千感慨。想当初,我主历经千难万险方得荆、益之地,却天不佑,最终未能中兴大汉。现今终于聚首,实令人感慨,也终于有机会再造大汉了。
          ……
          祭天仪式过后,又是登台拜相,封刘秀为萧王,太尉,刘备为昭烈王,萧何为丞相,韩信为大将军,卫青为车骑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诸葛亮为御史大夫,以下尽皆授予官职。而后大摆筵席,群臣聚会,不再话下,但千里江山的宏伟蓝图,早已在各人心中浮现。
          正所谓,上兵伐谋。张良与诸葛亮深谙此道,只有谋略先行,方能为强者所用,才能确保未来的战斗无懈可击。于是在留侯府,张良邀请诸葛亮对弈论策,于棋盘推演天下。
          那日,张良和诸葛亮于帐中对弈,棋盘之上,黑白子相互缠绕,如同战场上的刀枪剑戟,一局未完,百世风云已见端倪。
          只见诸葛亮羽扇轻挥,提取一子,道:“血色衣冠之局,非独力可破。”随即盘中一子落下,似于棋盘中幻化出一幅九州舆图:“今三汉归一,精锐云集,却也不可小觑天下英雄豪杰,高祖之项羽、我主昭烈之曹操、孙权皆非等闲之辈,现更有比肩大汉之李唐,以及赵宋、朱明等。据陈平得到的消息,赵宋据中原,朱明控江东,更兼长安李唐虎视、前秦赢氏窥边……若欲破局,当先取蜀地为基,再取荆州为翼,重走隆中对之策。”
          张良点头一笑,指尖划过《太公兵法》,也取一子:“卧龙诸葛,名不虚传。蜀地虽富,但皆措尔小国,可速平之。”待一子落定,张良继续说道:“关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隆中对后手便是出关中,昔赢秦和我大汉也都是从这里出发定天下,但现在的情况是,李唐拥函谷之固,白起屯陇右铁骑,强攻必损元气。不若借‘汉’之名,东联孙吴,南抚大理,以教化收关中民心。同时不断骚扰秦、唐,待其疲敝,一击而定乾坤!”
          孔明一笑,黑子落蜀:“米仓道险,可效淮阴暗度之谋。”他将黑子稳稳放在棋盘的一角,眼中闪过一丝锋利。“蜀地易守难攻,若能迅速占领,便能一举稳固西南之势。”
          张良举棋,白子锁荆:“荆州水阔,当借云长青龙之威。” 说罢,将白子稳稳放下,位置极其巧妙,宛如江陵的千里长江。
          诸葛亮缓缓收回视线,目光直视张良:“然而,中原大地,敌我两雄,若以此为攻守之计,恐怕不易速成。倒不如先聚焦西南,以图后路。”他指着棋盘,顿时把一颗白子落下,形成一个包围之势。
          两人并无言语,彼此都清楚,胜负未分,但这场棋局已经远远超出了棋盘的范畴。这不仅是两位谋士的较量,更是关乎大汉一统天下的大计。
          于是,他们决定将三策命名为《隆中对·血色版》——每一步棋,每一个策略,都是针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推演。
          第一策,蜀地速定:三月为期,迅速占领西南,迫使敌人无暇他顾,为后续行动铺路。
          第二策,荆州锁钥:控制长江水道,既可锁住敌军进攻,又能为汉军后续的调动提供保障。
          第三策,中原缓图:待天时骤变,适时出击,一举攻占中原,最终统一天下。
          两位智者商定,纷纷心满意足。张良低声道:“此三策,既有谋略,又能快速见效,但关键在于时机,若能把握天命,必可一举成事。”
          诸葛亮微微一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顿了顿,忽然问道:“你可曾想过,若天命不与我们作对,何以应对?”
          张良沉吟片刻,缓缓答道:“知天易,逆天难;然若合力共谋,必定能与天争。”
          两人相视而笑,如遇知己。天下如棋,局势如弈,谁能胜出,尚未可知。但从此,他们已共同书写了一个新的篇章。
          正笑间,只见一面像俊美之人进来,见状,笑道:“二位好算计。”
          “呵呵,愿闻献侯良策?”见是陈平到来,孔明便知道又有新消息到手了,于是问道。
          陈平喝了口水,说道:“最后一批探子回来了,据消息,此次血色衣冠争霸,大一统王朝有前秦赢氏,我大汉,隋、唐、明、元、清,时间跨度达二千年。此七朝,都不是泛泛之辈,能臣武将不尽其数,会是我们的劲敌。另外还有一朝,人称赵宋,乃盛唐之后,平定五代十国之朝,虽未收复幽州,其朝多窝囊屈辱之辈,却胜在享国三百余年,加之开国皇帝赵匡胤,不亚于世祖刘秀之才,亦需注意。”
          “如此,棋局才能精彩啊”张良闻言,又落下一子,“孔明,到你了。”
          “那么我斗胆猜他一猜:江东之地尽归朱明,中原则以赵宋为强,东北清军,至于河北么……”诸葛亮落下一子说到。
          “河北之地,当归李唐。后,唐清之争,胜者尽收北方。”张良补充到。
          “那么西北呢?要知道,秦、唐就在我们边上,白起、王翦都乃当世名将,用兵不弱韩信;李唐,更是与我大汉比肩。”陈平点出来最后一块土地,西北地区,也是变数最大的一块。
          张良在棋盘西北处落下一子,说:“西北当归李唐。”
          闻言,陈平、诸葛亮皆是沉默了一会儿,有些惊讶,有些不甘。惊讶的是西北竟会归于李唐,不甘的是西北未能归汉。
          “到你了孔明。”张良见诸葛亮迟迟没有落子,催促到。
          诸葛亮则是一看,正欲落子,手却在空中停顿,观察了一下棋盘后,又把棋子放了回去,作揖道:“子房神算,亮服矣。西北归于李唐,这李唐如此之强?”
          “非也,我若是唐军,开局定然避免与秦汉正面交锋决战,此举只徒增烦恼,又空耗国力,大家都明白,彼此都不是一战可定之朝,因此,重心便不在秦、汉之上了。”张良回答到。诸葛亮、陈平闻言,心中佩服,当下作揖,“子房真神算也。”
          在西汉、东汉、蜀汉三汉归一的形势下,汉军直接成为了血色的第一大势力,真可谓,聚英豪三汉始归一,逐风云英雄初显威。面对如此强汉,近在长安、天水的唐、秦又会如何应对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IP属地:云南5楼2025-02-10 21:57
          收起回复
            已经一个小时了,楼主稍作休息便可继续更文


            IP属地:安徽6楼2025-02-10 23:03
            回复
              怎么不更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休息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1 00:06
              收起回复
                怎么不更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休息啊?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2-11 00:43
                回复
                  怎么不更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休息啊?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2-11 00:48
                  回复
                    怎么不更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休息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2-11 06:55
                    回复
                      支持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2-11 08:30
                      回复
                        铁木真、阿保机、阿骨打、李元昊、野猪皮:现在学个舞蹈还来得及吗?


                        IP属地:江苏12楼2025-02-11 08:57
                        收起回复
                          第三回,献六条草庐初定计
                          终南山的晨雾还未散尽,李世民负手立在青石阶前,望着山间若隐若现的草庐,玄色披风上凝着露水。他身后,房玄龄与杜如晦低声交谈,手中捧着一卷帛书,上书“六条问事”四字,墨迹未干。
                          “克明(杜如晦字),这《六条问事》一出,关陇门阀怕是要掀了太极殿的瓦。”房玄龄苦笑一声,指尖轻敲帛书上的条目:“查田亩、核户籍、削荫封……长安城那几家大户,岂能善罢甘休?”
                          杜如晦立于树下,神色冷峻,如终南山巅的雪。树叶在骤风中铮鸣,似万千黎庶泣血。他抬手拿起《均田疏》,指节泛青:“吏治不清,何以治天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太冲一语道破千年痼疾!历朝历代,都是世族不纳税,官绅也不纳税,朝廷的税赋全压在贫民百姓身上,百姓不堪重负,就只能将这些土地卖给那些世族或者官绅,如此兼并下去,我大唐国库一空如洗,百姓也一贫如洗!真应了杜工部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房玄龄回忆起前世户部呈报的墨字,绢帛上“丁口减半”“田亩诡寄”等词刺目如刀。远处田地间似是隐约飘来《硕鼠》的俚曲,老农沙哑的嗓子撕开裂帛般的天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这《诗经》里的悲声,竟唱了千年未绝。”
                          “何止千年?”杜如晦冷笑,袖中抖出一卷前世的泛黄地契,“三秦子弟随殿下征战,尸骨未寒,家中薄田已归了弘农杨氏!更可笑那些五姓子,襁褓中便挂着从六品散官——‘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汉末童谣,倒成了今日仕途写照!”他忽以掌击树,震得树上枝叶簌簌而落,“寒门士子悬梁刺股,换得‘三十老明经’;朱紫贵胄斗鸡走马,偏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这般颠倒的乾坤,与汉末何异?”
                          暮色中,一只孤雁掠过,哀鸣没入渐沉的残阳。房玄龄轻抚《阿房宫赋》残卷,叹息声混着更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与此同时,大明宫内,一阵急雨忽至,将檐下“民为邦本”的金匾洗得模糊难辨,唯有水痕顺着“本”字末笔蜿蜒而下,如苍生流不尽的泪。
                          韩愈说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论是先秦诸子,还是汉唐亦或后世朝代,都没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大凡初起之时,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力求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及至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也无法逆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总之没有一个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
                          李世民叹息道:“是啊,我大唐也未能幸免。所以……”李世民转身看向众人,语气坚定,“这一次,克明、退之,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了。既然你已经有了主意,就先交给你办了,我派尉迟敬德来协助你。”
                          “有敬德相助,功成七分矣。”杜如晦回道。
                          “克明,等我们见了那位大能,就来助你。”房玄龄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
                          ……
                          草庐内,一炉沉香袅袅。李泌跪坐蒲团,素衣广袖,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划:“殿下以‘天策上将’之尊踏足草野,就不怕别人骂您礼贤下士太过?”
                          “若能得卿一策,我甘愿被骂。”李世民盘膝而坐,顺手拎起案上的粗陶茶壶,自斟自饮:“说说吧,这‘三策定天下’——我洗耳恭听。”
                          李泌闭目抚琴,琴声忽转激越:“第一策,先西后东。河西走廊乃丝路命脉,吐蕃、突厥虎视眈眈。殿下当遣李靖西出安定,以雷霆之势击败后秦,而后一路西进,拿下整个河西走廊,再联回纥攻柔然,以“天可汗”之威令吐谷浑归附,最后制衡吐蕃。河西稳,则关中无忧,虽有秦之白起,亦不足惧,而后徐图中原。”
                          “第二策,防汉联明。”他指尖一顿,琴声戛然而止,“汉军一分为三,但以刘秀、刘备之意,必然三归一统。彼时韩信屯兵汉中,耿弇来取武关,若与汉军硬碰,纵胜亦伤元气。不若遣使赴金陵,与朱元璋共签‘江淮之盟’。明军水师冠绝天下,可于荆州牵制汉军——只是……”他忽然轻笑,“殿下需舍了面子,给朱重八送份大礼。”
                          “我把《贞观政要》送他?”李世民挑眉。
                          “不,送马。”李泌掀开琴匣,取出一卷舆图,“大西北的战马,分三成与明军。朱元璋北伐元廷时,最缺的便是骑兵。”
                          李世民抚掌大笑:“好个李泌!这是要拿我大唐的马来换老朱的船!”笑罢却又肃容:“第三策?”
                          李泌起身推开木窗,山风灌入,吹得舆图猎猎作响:“第三策,据河北之地,取安东之土。大名后周、临潢契丹、上京女真、沈阳满清,皆后世之朝,他知我,而我却不知他,可先联之灭河北诸雄。而后,”李泌神秘一笑,“若高句丽尚在,陛下当亲征高句丽——”
                          “等等!”房玄龄突然插话,“前隋三征高句丽而亡国的教训……”
                          “房公莫慌。”李泌指尖点向辽东,“征高句丽是虚,收满清是实。岂不闻假道伐虢乎。待河北归心,陛下便可南渡黄河,与汉、明共讨赵宋,而后三分天下!”
                          “那要是高句丽不在了呢?”李世民问道。
                          李秘回答道:“那就与清决战,可从三路进军。一路从定襄道北上,经漠北绕后;一路从幽州出发;一路为水军,可从山东出发。”


                          IP属地:云南13楼2025-02-11 11:25
                          回复
                            憋不出来用ai也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1 11:27
                            收起回复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出函谷关,直取中原呢?”房玄龄问道。
                              “中原多是非,东汉刘秀,三国曹魏,还有后世的赵宋,都不好对付。且不说其他,听闻赵宋有一将名岳飞,乃赵宋一朝顶尖之将,不亚于李靖。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先拿下中原,那么必然四面临敌,河北群雄,江南朱明,荆蜀刘汉,几番夹击下,纵我唐军强如猛虎,亦不敌群狼。此亦兵法之道。”李泌解释道,“再者,先取河北,我们亦有帮手。他刘家三汉归一,我唐朝也有忠义之士。”说到此处,李泌环视了一眼众人。
                              房玄龄见状,便补充道:“后唐李克用,原是我大唐的晋王,若以太宗陛下之名,彼必归附,如此,取河北可得一助力。”
                              草庐外松涛阵阵,草庐内暗流涌动。李世民也是激动了一些道:“吾惑解矣,先生真乃隐世高人。吾今赐先生为「白衣卿相」,参赞军机,先生可莫要推辞。”一旁房玄龄、韩愈等人也都是被李泌一番策略折服,纷纷称赞。
                              “草民叩谢太宗陛下!前世未能与太宗陛下一起策马天下,今生得愿,泌定当竭尽所能,助太宗陛下再统江山!”李泌拜服道。
                              “哈哈哈,好!有卿相助,胜算过半矣。”李世民也是笑道,“不过,听说秦、汉就在我们边上,所以我现想在此之前,和他们简单切磋一番呢……”诸葛孔明,不知道此生是否有幸见你一面呢?李世民心中期待着。
                              然而,由于草原地形的问题,李唐的一些探子并没有很好的了解到远在漠北蒙古,不知道这个曾经欧亚大陆的霸主,不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含金量,当然也包括了汉中的汉军,因此在后续的战略实施中,这个他们只当成类似于北魏、契丹、女真这样的游牧民族,成为了最大的变数,而李泌制定的三路军里,北路军也因此变数成为了伐清的最大牺牲品。
                              ……


                              IP属地:云南15楼2025-02-11 11: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