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3,721贴子:1,328,041

回复:淮阳子(6.7)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义理解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认为整个人类社会也就是文化。狭义理解的文化是指同经济、政治并列的第三种社会现象,即通常所说的精神文明。科学分离于哲学;哲学催生于宗教;宗教和艺术孕育于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哲学、艺术、宗教都共同起源于神话,也就是说,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


IP属地:河南16楼2025-02-06 00:52
回复
    古希腊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本体论)研究的所谓世界本原、万物本体问题,实质上就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哲学家们大都肯定世界是统一的,而且多数人认为世界统一于某种物质性的东西,少数人认为世界统一于某种精神性的东西。后来人们称前者为唯物主义者,后者为唯心主义者。


    IP属地:河南17楼2025-02-06 00:53
    回复
      在现代,全能型的学者日益成为不可能,知识整合似乎也不可能再以哲学体系的方式进行。于是,在一般社会公众的心目中,传统的哲学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观赏价值而无实用意义。由此难免导致哲学的受冷落状态。反思性、批判性和超越性,这是哲学回应现实的特有方式和功能。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回应现实的方式,即它既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又密切关注现实,捕捉时代政治、社会、精神等各方面生活的内在脉搏,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与超越性的建构,通过变换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来干预社会和人生,来帮助实现社会深层文化的跃迁。这种回应方式既使哲学与时代相适应,不断改变和发展自身,同时也使哲学超越现实,从而理智地影响现实的历史进程。


      IP属地:河南18楼2025-02-06 00:58
      回复
        一切有作为的哲学家都具有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是科学的指导者,是价值标准的确立者,是道德规范的颁布者,是人之良心的培育者,是心灵纷扰的解除者,是社会疾病的治疗者,是人类灾难的拯救者。


        IP属地:河南19楼2025-02-06 00:58
        回复
          苏格拉底把哲学家比喻为“牛虻”,城邦虽然伟大而高贵,但由于臃肿,所以懒散迟钝,需要叮它、刺它,才能使其活跃起来。
          黑格尔视哲学为“最盛开的花朵”,是“时代的精神”,是文化的基础。
          哲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其实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部门,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几千年,恰恰在于它承担了某种社会责任,满足了社会的某种需要。而哲学在今天和未来要存在下去,它当然也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


          IP属地:河南20楼2025-02-06 00:59
          回复
            感性愉快是暂时的,理性愉快是持久的,哲学给予人的正是理性愉快。亚里士多德:“我认为幸福总带有愉快之感,而哲学智慧的活动恰恰是被公认为所有美德的活动中最愉快的,这种愉快因其纯粹持久而更可贵。”柏拉图:“哲学是至高无上的文艺,谈哲学和听人谈哲学,对我向来是一件极快乐的事。”


            IP属地:河南21楼2025-02-06 01:00
            回复
              柏拉图认为,哲学所追求的智慧,不仅是关于自然界的,也不仅是关于人的,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整个世界的根本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变化不定的经验世界的原型,经验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IP属地:河南22楼2025-02-06 01:01
              回复
                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的经验是无法认识理念世界的;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激活。


                IP属地:河南23楼2025-02-06 01:02
                回复
                  先验主义者们认为人类感官只能感觉到物质的现实世界。生命的基本实质是感官所不能触及的,只有通过直觉才能对它有所理解和领会。先验主义的中心结论:各种形式的生命体——“上帝”、自然和人类——都通过一种共同的灵魂,在精神方面联合在一起。
                  后验就是必须体验后才知道的。超验就是超出体验之外的,一般人无法共同体验到以形成普遍共通经验,如神、鬼的存在,梦境。后验的方式乍看之下最为真实可靠,其实不然。因为人的感官能力是不足的,常会受到遮蔽,受到视觉与听觉的欺骗。


                  IP属地:河南24楼2025-02-06 01:03
                  回复
                    追求意义,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纵然衣食富足,饱暖无忧,人仍会感到一种无边的虚无在包裹着他,使他内心里不安宁、不踏实。哲学启示人们,人生在世,决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当追求一种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境界。对于人而言,现存世界永远是不完善而有待改进与提升的。


                    IP属地:河南25楼2025-02-06 01:03
                    回复
                      在历史上,哲学家们曾经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过“永恒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境界”这一主题。例如,柏拉图曾把人的灵魂按照等级分为欲望灵魂、感性灵魂与理性灵魂三个层次。克尔凯郭尔区别了三种不同的境界,即美学境界、伦理境界与宗教境界。


                      IP属地:河南26楼2025-02-06 01:05
                      回复
                        传统形而上学把价值的根据归结为普遍性的、永恒的、绝对的实体,它建立在一个前提性的基本信念之上,即认为个人生活的意义和真正的目的,就是突破时间、现象和个人意见,与某种超验的事物建立起联系,进入另一个代表永恒真理的世界,这种超验的事物和永恒的世界代表着“人性”的完全实现和人的“本质”的完成。


                        IP属地:河南27楼2025-02-06 01:05
                        回复
                          欧洲文化,从来就把古希腊和古希伯莱文化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它存在的历史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生活世界主要是指由每个公民参与并获得价值与意义的个体活动和集体行动,以及由活动、行动和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
                          意义世界就像一个灵敏的触角,不断地伸向物理世界的各个角落,然后带着各种各样的触觉回到不为他人知晓而仅为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亦即由体验和经验构成的主体世界。


                          IP属地:河南28楼2025-02-06 01:06
                          回复
                            现代性由三个支点构成:欲望的神圣激发和最大满足解决了现代性的动力问题;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为资本的有效运行提供了社会安排;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支持。
                            现代性已经演变成一种理论的和日常的意识及观念,转换成为日常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创造价值就是积累财富,占有和消费财富就是获得幸福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主流形态的价值观。现在这个时代,似乎是行动的、功利的的时代,而不是思考的、信仰的的时代。
                            不惟哲学,凡是不能立竿见影地推进人们事功的思想以及学问,都无一例外地被打发到冷板凳上。从终极意义上说,思想的价值和目的本不在自身,而在于为人的生活实践解蔽除弊、拓荒引路。


                            IP属地:河南29楼2025-02-06 01:07
                            回复
                              哲学具有基础性和统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知识。哲学家必须具备澄清概念、设定判断标准、建构思想体系的功力。活着是一回事,但要活得有意义,那是另一回事。哲学就是环绕着“意义”问题而展现的万花筒。任何文化传统,一定都有理念的成分。


                              IP属地:河南30楼2025-02-06 0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