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周书·秦誓》译文
秦穆公说:“啊!我的臣子们,听我说,不要喧哗!我要向你们宣告群言之首。古人说过:‘人民如果各自为政,就会导致混乱。’指责别人并不难,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指责并改正,这才是困难的啊!我心里的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好像没有到来一样。古代的谋士,总是说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现在的谋士,只是想和我亲近。虽然如此,还是要多向这些老成持重的人请教,这样才不会有过失。”那些身体强壮的良士,体力已经衰退,我还有;那些勇敢的武士,射箭驾车都不错,我还不想失去。只有那些能说会道、巧言令色的人,使君子容易上当,我却很多啊!
我心里反复思考,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他忠厚老实,没有其他技能,但心地善良,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他人。别人有才能,就像自己有才能一样高兴;别人有美好的品德,他就真心赞美,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这样的人能够容纳他人,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也确实是有利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才能,却嫉妒厌恶;别人有美好的品德,却加以排斥,使他们不能施展才能,这是不能容纳他人,也就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这是很危险的啊!
国家的动荡不安,往往是由一个人引起的;国家的繁荣昌盛,也是由于一个人的努力。
《尚书·周书·秦誓》解读
《尚书·周书·秦誓》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秦穆公在一次战争失败后,对群臣的誓师之词。这篇誓词表达了秦穆公对人才的渴望、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以下是对其含义的详细解读:
【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
- [求贤若渴的心态]:秦穆公在誓词中反复强调对人才的需求,如“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表达了他希望拥有众多能言善辩、能辅助君子的人才,以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 [对人才品质的要求]:他不仅看重人才的技能,更看重其品德和胸怀。如“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强调人才应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能够欣赏他人的长处,如同自己拥有这些长处一样。
【 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 [强调团结与和谐]:秦穆公认识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需要内部的团结,如“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说明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君主,还需要群臣的共同努力,君臣一心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重视民心与民意]:他引用古人的话“民讫自若,是多盘”,指出如果人民各自为政,就会导致混乱,强调了统一民心、引导人民的重要性。
【 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
- [自省与反思]:在战争失败后,秦穆公没有推卸责任,而是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如“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起领导国家走向复兴的重任。
- [以身作则的决心]:他以身作则,要求自己和群臣都要有包容之心和团结精神,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 对后世的启示意义】
-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秦穆公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启示后世统治者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广纳贤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 [领导者的胸怀与担当]:他所展现的包容胸怀和责任感,提醒后世领导者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和人才,同时要勇于承担责任,以身作则,带领国家走向繁荣。
这篇誓词不仅是秦穆公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一种体现,对后世的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