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姬吧 关注:3,470贴子:39,604
  • 0回复贴,共1
司马昭家庭:司马昭是习凿齿评价最高,称为“天下孰可当之哉”的人物,是位“君子畏威而怀德”的杰出人物,是能招抚八百万兄弟民族的战略家。可是这样轰轰烈烈的人物,家庭组成却很简单,史料仅有的记载只有嫡妻文明太后王元姬,有九个儿子、一个女儿,没有妾氏记载,在古代封建一夫多妻环境中非常特殊,非常超前。文明太后年幼时,祖父王朗不重儿孙,竟然感叹称未来兴盛家族的是孙女王元姬,可惜她不是男孩。年纪仅仅九岁时王元姬就已经被父亲王肃让她摄理家事,像成人那样对待她,处理家务有条理,是非凡的女孩。司马昭和王元姬成亲后,夫妻感情深厚,王元姬生育有晋武帝司马炎、齐王司马攸、司马兆、司马定国、司马广德五个儿子和京兆公主一个女儿。司马昭对王元姬敬重有加,连朝廷官职任命都让她参与,王元姬提的最重要建议是:对钟会不能重用,也是有先见之明。司马昭另外还有四个儿子,没有母氏记载。可见就像记载的司马昭家嫡庶严明,“谦冲接下,嫔御有序”,典型的士大夫礼仪之家,司马昭妻妾数目不会多于父兄。司马昭和王元姬夫妻对儿子的教育非常成功,司马炎的才略已经不是常人能比,司马攸的本事更强,在当时才望都超过了哥哥,以至于司马懿选择令司马攸出继司马师,没让司马炎出继担任嫡长孙。司马昭出仕比哥哥还晚,到父亲托孤辅政时才出任洛阳典农中郎将,是县的农官级别的中下级官员,可见父亲也没对他特殊照顾,这样的职务俸禄低,司马昭又不是贪官,其家庭生活一定很清苦,仅靠父亲荫禄自己得个爵位有些补助。在清苦的生活条件下养成了王元姬勤俭持家的习惯,甚至后来成为皇太后她仍然俭朴,亲自纺织劳动、洗衣服,吃饭也不参味。司马昭能亲附百姓,不压迫人民,让民心大悦,逐渐有了“四方皆效死”的民心和声望;王元姬也能“敦睦九族”治内有方,确实能夫妻和睦共勉,修身齐家创业,是古代模范夫妻。司马昭直到哥哥辅政时也仅是三千户,期间虽曾被夺爵位,经济条件总体强些,这时期体现他豪侠的气概是接济山涛二十万钱,是年收入三分之一,当时山涛也很穷,这让山涛也很感激,是后来山涛支持司马昭嫡子司马炎的重要原因。司马昭家庭没有豪奢的风气,也是培养出勤俭的家风,司马炎即位后就依然奉行节俭,扭转了魏末豪奢的风气。司马昭家庭联姻也没结权贵,当时司马炎娶妻杨氏虽然是名门,没权位高的,司马攸娶妻贾氏,贾充当时仅是中护军,也不是豪门显贵。仅是女儿京兆公主嫁给郭太后的弟弟算是豪门亲,基本保持低调联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31 03: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