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494,217贴子:10,115,829

回复:此生不渝求真道, 心如磐石不可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祖庵夜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8楼2025-03-09 20:36
回复
    今天晴,最高气温18度。
    上午我去槐树庙,一来接水,二来充电,三来说说昨天遇见小张师太的事儿,看看老李能不能给她点供养。
    老李说他以前独自去过她家两次,每回都不空手去。
    他给她买的鸡蛋。她家里有老人。
    老李说三本经书一百块钱,小意思,想学你就给她吧。
    一会儿老薛从三母庙下来,在这坐着喝茶大约半个小时。
    他们两个是老乡,而且是远房亲戚,说的是私事。
    我发现老李守口如瓶,不会因为我和小张师太接上头而主动往外掉东西,而且老薛也走了,我的电动车也快充满电了,于是去太白庙。
    几个县城女居士在座,对我都恭敬有加。
    一会儿杨姨和张姨摆出饭来——特色面片(绿色的)粉丝杂烩汤——邀我一起吃。
    我吃了两碗,好吃。发现今天人多,和杨姨说不上话。
    于是和杨姨说去天地庙找赵道长。
    杨姨说去吧。
    天地庙老王和一帮狐朋狗友正在院子里胡吃海喝。
    我和老王打招呼,老王假装不认识,我说来过一回了,他才假装明白过来。
    昨天前天他们有庙会,按照赵道长以前的提示,我没来。
    老王不会不认识我,而是故作姿态。
    我进屋和赵道长聊了四十多分钟,赵道长说老李前几天又来过,一个人来的,但是那天她这里人多,他插不上话,一会儿走了。
    我猜老李可能是看看我是不是在天地庙或太白庙住,他甚至可能担心我和两个庙联合起来兼并槐树庙。
    我说下回他再来,你不要和他说我来过。
    赵道长说好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3楼2025-03-10 15:47
    收起回复
      出来之前,我又和老王打了个招呼。
      太白庙几个女居士已经陆续回家了,还有四五个人。
      杨姨知道我有事,问我吃的还有没有?。
      我说了和小张师太学佛的事,本来我家里还有一袋米,但是给了她我就没有了。
      杨姨二话不说去厨房提出一袋十斤大米给我。
      我告辞回来去曹村把大米给了小张师太。
      昨天一袋,一共二十斤了。
      她家大门还是半开着,她在院子里看经书,老母亲在椅子上打盹。
      我简约介绍一下我的经济来源,说以后宽松了给她拜师费,她说不要。我先把105块钱经书钱通过微信给转给她。
      她说她还要跟师兄联系,师兄把钱给别人才能买到经书,都是内部书籍,市场上买不到的。寄到她这里时她打电话给我。
      她说由她通过快手接引的信众也有好几个人了。
      我说你这里能不能住?我住几天行不行?
      她说不行的,两个房子都漏雨。
      我说记得以前你说过我可以在你家住的。
      她说没说过。
      这明显是撒谎。
      但是,一个女出家人,不让住也是情有可原的。
      她说以后母亲走了她不会去别的地方,别的地方也不会把房子租给出家人住,只有终南山可以。
      我在说终南山也尽量待在户县,不要回长安区。
      她说明白。
      她说不住庙,会去山上清修,当然不是一个人。
      我说你去哪里我跟着去。
      今天和她讨论佛经两个人脸挨得很近,她也没说啥。
      她老母亲早就进屋了。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她说还有事,我告辞回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4楼2025-03-10 16:04
      收起回复
        晚上吃完饭出来走走。南边不远就是闹市。一大帮搞直播的青年男女在唱歌跳舞,声音好大。
        北面是庄稼地,比较安静,基本没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5楼2025-03-10 19:36
        收起回复
          今天阴,最高气温21度。
          中午吃完饭去余下镇开宝箱,颇有收获。
          回来整理完毕,挑出两件羽绒服给王翠花,一件灰色风衣给小张师太,看看她要不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6楼2025-03-11 15:36
          收起回复
            昨天下午去三官庙给王翠花几件羽绒服。
            他儿子张洪涛在,这小子一贯傲慢无礼(或内心自卑),我打招呼他依旧不搭理。怪不得李雪妮和杨青都看不上他。
            院子里一个骑摩托车的青年,他们两个说了很久,那人走了,张洪涛进里屋,此时,住佛圪垯三官洞的甘肃青年小胡和我说话,他也反感张洪涛,出大门和我聊天,我们谈了很久,佛道拜师注意的事,他说佛修的是静,道修的是动。
            佛要拜大僧(男性僧人)为师,二僧(女性僧人)不如大僧。
            他说山东蓬莱、莱阳一带,是修道的好地方,庙宇众多,高人辈出。
            我说我一贯向北方发展,对山东老家了解反而更少。
            小胡说十五他在庙里,可以去找他聊天。
            我说看看再说吧。
            小胡走后,王翠花说他早就不想呆在庙里了。
            我告辞回来,去蒋村镇买了点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7楼2025-03-12 12:12
            回复
              今天霾,最高气温17度。
              上午,把车上旧衣服卸到屋里,老压着车也不好。
              挑了五件衣服给小张师太送去,也是为了动换动换车,一个月没开了。
              她家依然半开着门。
              这回她往里边看经书了。
              她老母亲依旧在椅子上打盹。
              我把衣服撂下,没想到招来她一顿数落——我不缺衣服,你干嘛不拿到清凉山庙会上摆摊卖了呀?跟你爸要钱?!
              我说你有所不知——这东西看着不错,但是不好卖,而且在网上卖尤其需要耐心,娘们儿才适合干这个,而且我不喜欢庙会那种嘈杂的地方,而且我马上要信佛念经了,把这些东西处理完该干嘛干嘛。
              她又说了以前谁给她送的什么,都送人了,
              “佛家修道人一件衣服穿多少年,不敢浪费”
              我说不穿可以当抹布,可以送人。
              她说那样是犯罪,好好的衣服当抹布。
              她说她也占地方。
              后来好说歹说收了,说下不为例,她要看经了,我说不打扰了。
              回来路口分心,差点闯了红灯,压线是压了,不知道罚不罚。
              人性看不透,人心不一样啊。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8楼2025-03-12 12:28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9楼2025-03-12 12:28
                收起回复
                  回来把车停好,进屋收拾旧衣服,看着不太行的都清理出来给王翠花送去,两大袋子,王翠花正好走着去清凉山庙会看戏,我说带着你吧,老太太应该不到八十斤,我带她到庙会正好遇见她老伴儿,我回来了,又收拾旧衣服,又是两袋子,扔了可惜,只有王翠花愿意要这些东西。
                  此时已经是天黑了,我送去,她还没回来,她老伴儿让放在屋里长沙发上。
                  编织袋只有两条了,我拿回来了。
                  回来又整理出一袋子,打算明天送去。
                  东西多了的确是累赘,但是又不舍得扔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1楼2025-03-12 21:18
                  收起回复
                    今天打小王电话,他说这个月中旬回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2楼2025-03-12 21:21
                    回复
                      小张师太对于佛教来说是科班出身,但是我不会承认她口口声声说的“开悟”时间比我更早。
                      我在贴吧发帖子也十年有余了,但是一直没有自我介绍,大家对我的了解局限于帖子,甚至很多人认为我是介于流浪汉、隐居者之间的人。
                      我出身于书香门第,虽然家里没有钱,但是小时候就饱读诗书、遍阅经典。
                      至于诸子百家、道佛儒三教、古典文学、哲学历史,更是基础很深。
                      我小时候就向往《唐诗选》里古人的隐居生活。
                      直到2015年的一个契机,我亲身来到终南山,决定寻找隐居处。看过我终南山寻隐记系列帖子的吧友都知道我当时的情形。
                      小张师太的知识框架只是局限于佛学,她的阅读深度广度应该都不如我。
                      她只看佛经或解释佛经的书,尤其据她说最近三年每天都看湛愚老人的《心灯录》,书都快翻烂了,起了包浆了。
                      她介绍的三本书是《心灯录》《道德经佛道一如》《擦亮心灯》,前者是古人所著,后两者可能是当代人写的。
                      我说你看不看电子书?
                      我打开阅读书单让她看——都是禅宗、《指月录》一类的书。
                      她说有这三本书就足够了。
                      她说她上四年佛学院,对每一部重要佛经都曾“掰开了揉碎了”研读过,“都是些概念性的东西”“如果在上佛学院之前能够看到这三本书,那我就不上佛学院了”……
                      她对于这三本书极力推崇。
                      还一直说:“你哪里也别去,就在家待着,自然会有人送东西上门”
                      我最近几年因为和家人的分歧越来越大,还因为生活的压力以及对自己幻想出来的困境的担忧产生的焦虑,自己一直静不下心来练练字、看看书,在庙里和出租房都待不下去。
                      所以每天往外跑,希望找人倾诉、结缘求得善人的帮助和理解。
                      对于佛书,现在还是只能看入门的《走近佛教》、白话文《楞严经》,这些东西在小张师太眼里是不屑一顾的。
                      不过话说回来,她能整天沉浸在书里,好几年如一日,也是一种修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3楼2025-03-12 22:10
                      收起回复
                        开悟的楞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4楼2025-03-12 22:31
                        收起回复
                          今天晴,最高气温22度。
                          昨夜凌晨五点没睡好,一直在拼多多上下单,下了九单,共计100.6元。
                          买的文房四宝书籍吃的喝的。
                          上午九点多起来,把昨天晚上捡出来的大半袋子旧衣服给王翠花送去。
                          三官庙没人,大门虚掩着,我进去把东西放西屋门口长沙发上了。
                          回来正在吃饭,王翠花打电话说昨天晚上给我找了几个编织袋,我说回来了,以后再去拿。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5楼2025-03-13 11:47
                          收起回复
                            今天在屋里还是静不下来。
                            去蒋村天宁寺找老乡,一个高个僧人说他也是山东的(临沂人),在黑龙江出的家。
                            去年我来的时候聊过的那位潍坊和尚去别处了。
                            这个和尚对我很热情,今天虽然有几个义工在干活,他也没去管他们,而是进办公室和我沏茶聊天。
                            我说了最近修道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
                            和尚说:“不管是大僧还是二僧,只要有真本事、适合你的就行。
                            修行也不仅仅是佛学院和经书,而是要在生活中不掺杂念,平常心。
                            你给二僧俗家衣服不要紧,不要给外套,内衣没关系。
                            一个人在山上散修没有一定的功夫不行,得了风湿病就不好了。
                            不要随便拜师,要管好自己的内心。”
                            谈了十几分钟,我不敢耽误人家,告辞去三官庙。
                            王翠花的老伴儿说有人给他儿子洪涛找了个对象,“你师父(王翠花)回老家了,有可能回来的很晚”
                            我说不等她了,给我几个编织袋。
                            只有一个,别的都压着了。
                            这时候起了一阵大风,每年春季乍暖还寒的时候都这样。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38楼2025-03-13 15:52
                            回复
                              今天阴,最高气温16度。
                              上午有雨,中午好不容易停了,我去三官庙。
                              自从那天给小张师太送衣服遭到不友好对待以后,我对她产生了种种不好的联想——她万一是个骗子,和她师兄串通了骗钱,我该如何应对?
                              虽然一百块钱不多,但是对于一贫如洗的我就是一个大数目。
                              尤其在善良遭到误解的时候,我的愤怒抑制不住,但又不忍心对别人发作,只能折腾自己。
                              我和王翠花说这些也是减轻我心里的压力和愤懑的情绪。
                              王翠花说:你给她一袋大米就够了,还再跟人要一袋都给她?她也有脸要?她是真修行人吗?
                              我说还给她衣服了呢。
                              “她有孩子了!我去过她家!”
                              “这种话千万不要乱说,师傅,她孩子你看见了?”
                              “没看见!也没人和我说,神告诉我的!”
                              王翠花的儿子昨天在老家和个五十多岁寡妇相亲,那女人是个物质女,要房要车,要男人有本事,他儿子理所当然的第N次败下阵来。
                              王翠花在外面却说他儿子是个修行人,不要人家。
                              但是出于嫉妒心,恨不得世界上所有有缘男女都搞不成,我和小张师太也不例外。
                              但是,我虽然对小张有想法,却抱的希望不大。
                              王翠花说三官洞住的小胡在线家坡租的房子也是她帮忙给找的,她搭了帮腔,本来四千块钱,最后三千五成交。
                              助人为乐,王翠花还是有一定慈悲心的。
                              “小胡不想住三官洞了,要出去打工,媳妇离了,儿子跟着他,儿子参军了,他在老家把人打得不能动弹,昨天他还来过庙里……”
                              本来我还想和小胡聊聊天探讨一下住不住三官洞,听她一说才认识到那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如果她骗你,一百块钱也别要了,东西都给她,你要回来就把脏带回来了”——王翠花这理论和昨天天宁寺和尚如出一辙——不管他,因果他自己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1楼2025-03-14 16: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