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阴,最高气温9度。
昨晚在拼多多上下了六单,买了一些小玩意儿,一桶米酒算是正经货。
上午吃完饭已经十一点多了,去槐树庙看看老李,顺便在马峪接一桶水。
槐树庙关着门,我叫了四五声老李才开门,说刚刚在炕上看书。
进去烧水沏茶刚刚谈了没几句,小曹带着三个朋友进来了,老李又烧水沏茶。
小曹和老李老家距离不远,而且这三个朋友恐怕也是他们的乡党,他们叙起了同乡之情,我坐了一会儿告辞说去三官庙,于是出来了,在路边水房子接水时,被水呲了一身,路边大叔说他家有管子,进屋找出来给我,我接完水闲聊,这时几个马峪熟人围过来,一大姨对我说:你现在没寻下地方住,就住槐树庙得了!别说就你们两个人,再来两个也供得起(吃饭)!
我说:吴、曹两位老板早就同意我长住槐树庙,现在因为马峪庙管会的人对我也了解了,基本也都同意我住,奈何话语间我经常发现只有老李有些不赞成。
“他呀!也就能看个门!”大姨说。
“老李人是个好人,只是身有残疾,连个自行车都骑不了,手机也不缴费,现在这个社会,基本他已经被淘汰了,我能给庙里办事,但是也是尊重老李的意见,怕给他带来麻烦”我有啥说啥,老李经常对我说“我只是一个干活的,做不了主”这种话。
这时,祖庵一个秃头中年男人骑摩托车上来了,要去庙里,我说你咋不戴假发了?他说是朋友的,借给他戴,他今儿没戴。说着和个青年村民上庙里了。
此人恐怕也是单身一辈子了,我经常看见他一个人上槐树庙。
老李的过人之处就是能让这帮人感到槐树庙是他们的家,甚至比家还要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