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
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空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
若有境。则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为一故。
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
若计一为虚无自然。则皆无因也。则人自然生。
应常生人。不待父母等众缘。
菩提自然生。则一切果报。不由修得。
又易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礼云。人生而静。
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即一说部等。执一切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即是著假边。
若能念念于无念。非念非无念。一心中觉。方非世务。
菩提之性。不属三世故。三世有无。皆是边摄。
真智契理。绝于三世。故离有无之二边等
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空不可分别。唯一而已。故以一为无也。
若有境。则有彼此相形。有二有三。不得为一故。
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
若计一为虚无自然。则皆无因也。则人自然生。
![](http://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36.png?t=20140803)
菩提自然生。则一切果报。不由修得。
又易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礼云。人生而静。
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
即一说部等。执一切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即是著假边。
若能念念于无念。非念非无念。一心中觉。方非世务。
菩提之性。不属三世故。三世有无。皆是边摄。
真智契理。绝于三世。故离有无之二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