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概况
辰州即今怀化市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总面积为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23个乡镇,有汉、苗、土家、回、白等25个民族,人口65万。 沅陵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可供开发的景点有400多个,在全国颇负盛名的主要有唐太宗李世民赦建的千年佛学院龙兴讲寺、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处大秦藏书洞、惊世之谜的黔中郡郡址和战国至汉代山型巨墓群、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西汉顷侯吴阳墓、元代知州黄澄存夫妇合葬墓(男尸保存完好)、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明代辰州三塔、教派齐全建筑各异的宗教一条街、辛亥革命后全国三所新式学校之一的百年老校沅陵一中、借母溪原始次森林、电站大坝群、千岛湖风光等等。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楚巫中地,战国属楚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县,属武陵郡。高后元年(前187年)封长沙王子吴阳为沅陵顷侯。新莽时改沅陵县为沅陆县。东汉时,县属荆州武陵郡。三国时,县随武陵郡,先属蜀,后属吴。南朝齐置武陵都尉府于沅陵。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县改属沅州通宁郡。太建七年(575年),改为沅陵郡,治沅陵。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沅州沅陵郡,改置辰州,治沅陵。大业二年(606年),复改辰州为沅陵郡,隶荆州。唐武德二年(619),改为辰州。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辰州隶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天下为十五道,辰州隶黔中道。天宝元年(742),改辰州为卢溪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辰州。仍治沅陵。后梁开平元年(907),马殷据湖南,受封楚王,辰州属楚国。后周广顺元年(951),南唐灭楚,三年隶武平军节度使,先后为刘言、王进逵、周行逢所据。辰州属之。宋乾德元年(963),辰州隶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二年(1275)五月,宋知辰州吕文兴降元,改辰州为辰州路,治沅陵,属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隶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吴王朱元璋遣徐达克辰州路,改辰州路为辰州府,治沅陵。明洪武九年(1376)隶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辰州府隶湖南布政使司。雍正八年(1730),辰州府属辰永靖道,十三年(1735)改为辰永靖兵备道。乾隆元年(1736),改称辰沅永靖兵备道,辰州府隶辰沅永靖兵备道。民国元年(1912),废沅陵县存辰州府,府仅辖沅陵县。3年裁府恢复沅陵县,属辰沅道,后属湖南省第一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九区。 1949年9月8日,沅陵县解放。1950年1月1日,在沅陵设置湘西行署,辖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区,县属沅陵专区。1952年8月,撤销湘西行政公署及其所辖3个专区,沅陵县改属芷江专区。12月,芷江专区迁驻黔阳县安江镇,改名黔阳专区,县属黔阳专区。1968年,黔阳专区改称黔阳地区,1981年,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县属怀化地区,1997年改属怀化市。
辰州即今怀化市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为邻,南接溆浦、辰溪,西连古丈、泸溪,北与张家界交界,素有“湘西门户”、总面积为5,852平方公里,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23个乡镇,有汉、苗、土家、回、白等25个民族,人口65万。 沅陵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可供开发的景点有400多个,在全国颇负盛名的主要有唐太宗李世民赦建的千年佛学院龙兴讲寺、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处大秦藏书洞、惊世之谜的黔中郡郡址和战国至汉代山型巨墓群、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西汉顷侯吴阳墓、元代知州黄澄存夫妇合葬墓(男尸保存完好)、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明代辰州三塔、教派齐全建筑各异的宗教一条街、辛亥革命后全国三所新式学校之一的百年老校沅陵一中、借母溪原始次森林、电站大坝群、千岛湖风光等等。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楚巫中地,战国属楚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县,属武陵郡。高后元年(前187年)封长沙王子吴阳为沅陵顷侯。新莽时改沅陵县为沅陆县。东汉时,县属荆州武陵郡。三国时,县随武陵郡,先属蜀,后属吴。南朝齐置武陵都尉府于沅陵。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县改属沅州通宁郡。太建七年(575年),改为沅陵郡,治沅陵。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沅州沅陵郡,改置辰州,治沅陵。大业二年(606年),复改辰州为沅陵郡,隶荆州。唐武德二年(619),改为辰州。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十道,辰州隶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天下为十五道,辰州隶黔中道。天宝元年(742),改辰州为卢溪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辰州。仍治沅陵。后梁开平元年(907),马殷据湖南,受封楚王,辰州属楚国。后周广顺元年(951),南唐灭楚,三年隶武平军节度使,先后为刘言、王进逵、周行逢所据。辰州属之。宋乾德元年(963),辰州隶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二年(1275)五月,宋知辰州吕文兴降元,改辰州为辰州路,治沅陵,属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隶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吴王朱元璋遣徐达克辰州路,改辰州路为辰州府,治沅陵。明洪武九年(1376)隶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辰州府隶湖南布政使司。雍正八年(1730),辰州府属辰永靖道,十三年(1735)改为辰永靖兵备道。乾隆元年(1736),改称辰沅永靖兵备道,辰州府隶辰沅永靖兵备道。民国元年(1912),废沅陵县存辰州府,府仅辖沅陵县。3年裁府恢复沅陵县,属辰沅道,后属湖南省第一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九区。 1949年9月8日,沅陵县解放。1950年1月1日,在沅陵设置湘西行署,辖沅陵、会同、永顺3个专区,县属沅陵专区。1952年8月,撤销湘西行政公署及其所辖3个专区,沅陵县改属芷江专区。12月,芷江专区迁驻黔阳县安江镇,改名黔阳专区,县属黔阳专区。1968年,黔阳专区改称黔阳地区,1981年,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县属怀化地区,1997年改属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