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吧 关注:67,166贴子:408,564

【记录】让阳光进来,让雷声彻响,让风雨狂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终于在2024的尾声,开启这个记录贴。
一为回顾曾读过的佳作,二为摘录后续阅读的书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31 13:05回复
    《叫魂》
    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


    IP属地:浙江2楼2024-12-31 15:21
    回复
      《叫魂》
      在这片已被征服的土地上,即便是在最为偏远的角落,对于政治犯罪的容忍也可能意味着某人为官生涯的终结。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得汉人百姓,也使得主管他们的汉人官员,都必须要对不彻底执行削发令的行为承担责任。削发令本身由此成为了清朝皇帝用来测试臣民的一块试金石。


      IP属地:浙江3楼2024-12-31 15:25
      回复
        《叫魂》
        到弘历统治中期,从他的言论中似乎透出了一种直觉的预感:被汉化的满人与腐败的汉人官吏正在携手使大清帝国走上王朝没落的下坡路。叫魂危机为弘历同这种焦虑对抗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机会与环境。


        IP属地:浙江4楼2024-12-31 16:35
        回复
          人治而非法治的重要原则不可能通过只会产生俗套公文的程序来实现。弘历因而否决了任何进一步制度化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否决了为使政府仪式化和形式化而制造出更多文牍的方案。然而,一旦君主否定了更为有效的制度常规,答案是什么呢?显然只能是君权对官僚机器的直接介入。


          IP属地:浙江5楼2024-12-31 18:05
          回复
            《叫魂》
            政治罪将官僚生涯中的整洁有序的后院置于专制权力的严厉狂暴之下,这就是为什么当叫魂案发生时,它是君主的问题而非官僚们的问题。


            IP属地:浙江6楼2024-12-31 18:07
            回复
              《叫魂》
              所以,除了维持帝国的秩序以为,政府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即为官僚君主制的运作提供象征性的资源。正如官僚君主制靠中国社会的经济剩余为生一样,它要以社会中的“事件”为原料来推动制度内部各种关系的运作。官僚君主制的内在机制则对所有这些“事件”进行加工,使它们转换为权力和地位。


              IP属地:浙江7楼2024-12-31 18:09
              回复
                《叫魂》
                只有通过具体的事件,他才能发泄自己的挫折与不满。现在,以叫魂案这一政治罪为背景,他所使用的语言是同官僚们的行为有关的。
                当这个案子的基础最终崩溃时,君主必须保护自己不受崩塌碎片的伤害。恼羞成怒的弘历以在官僚中寻找替罪羊来结束对叫魂案的清缴。


                IP属地:浙江8楼2024-12-31 18:11
                回复
                  《叫魂》
                  在帝制后期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近政治权利的机会,也就不能以此通过各自的利益相较去竞争社会资源。对普通臣民来说,仅仅时组成团体去追求特殊的社会利益便构成了政治上的风险。有时,人们便会到旧的帝国制度之外去寻求这种权力;其结构就是造反和革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权力通常只是存在于幻觉之中;或者,当国家清剿异己时,他们便会抓住这偶尔出现的机会攫取这种自由漂浮的社会权利。


                  IP属地:浙江9楼2024-12-31 18:17
                  回复
                    《叫魂》
                    在缺乏一种可行的替代制度的情况下,统治者就可以利用操纵民众的恐惧,将之转变为可怕的力量。生活于我们时代的那些异见人士和因社会背景或怪异信仰而易受指控的替罪羊,便会成为这种力量的攻击目标。
                    --没有什么能够伫立其间,以阻挡这种疯狂。


                    IP属地:浙江10楼2024-12-31 18:20
                    回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但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时建立在初始财产分配和产权明确界定的基础之上的。在初始财产分配极度不均的条件下,就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说,市场经济达到最优对多数人而言可能是一个地狱。


                      IP属地:浙江11楼2025-01-01 22:10
                      回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但是,与先行发达国家恰成对照的是,在今天追赶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急速上升,城市土地价值上升和波动剧烈,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凝结在土地及其附属建筑物之上;城市扩张迅速、土地规划不全不严,寻租空间巨大;法制基础和观念薄弱,强势利益集团利用土地漏洞进行违法违规逐利相当普遍;由于各方面的制度不到位,税收也一般以间接税为主,对土地等财产和收入的调节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开发权的分配就会影响乃至左右整个社会财富分配的格局,中国近年来广泛流传的所谓“辛勤奋斗一辈子,不如别人早买一套房”的现象,就是这种影响的典型表现。这种情况必然会扭曲社会和市场的激励导向,导致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性财富创造的激励不足,当前就难以实现包容性从而可持续的增长。


                        IP属地:浙江12楼2025-01-01 22:15
                        回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起到独特的作用,而农地转为非农用的建设用地又是地方加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和生财之道。


                          IP属地:浙江13楼2025-01-01 22:17
                          回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人们传统地只重视土地所有权问题,而现在引进西方经济学概念的人又过分关注于土地私有权而遮蔽了自己的眼光,使得在城市化过程中真正重要和有决定意义的土地开发权问题,至今还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政府则近水楼台,以社会和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的双重身份,顺手牵羊拿走了土地开发权。
                            与此同时,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继承下来未加改革的城镇户籍垄断制度,又将进城务工的农民自然排斥在土地升值的分享之外。这是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偏方向,变成了全国性的强制拆迁和只有土地而无人口的城市化的根源所在。


                            IP属地:浙江14楼2025-01-01 22:21
                            回复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特别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住房的商品化实际上就是土地使用权开始货币化。在房地产开发的巨大利益及其影响到所有城镇居民财产分配的背后,其实都主要是土地开发权不同分配方式的结果。


                              IP属地:浙江15楼2025-01-01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