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家坊村位于商河县城东南2公里处,属许商街道办事处。东临备战河与董家村相望,西与柳行村毗邻。南靠商展路,北与信家村接壤。截止2024年共有71户268人。总面积300亩,其中耕地176亩。据卢氏族谱记载,明朝正统年间卢氏三世祖卢彬由城东50里徒骇河南岸卢家沟(今名卢家村,现属济阳县仁凤镇)卜居于此。因表彰卢彬次子卢亨先登乡科,后入甲第,久居谏垣而奉旨建造的文光坊 进士坊 都谏坊三座牌坊而得名卢家坊。近代有许氏从三里庄村迁入,居于村东,户数不多。卢氏后人在明朝时期科第连绵,书香继世。进士、举人、贡生、廪生、庠生层出不穷。是明代商河三大名门望族之一,其他还有张大人张氏和孙集孙氏。三世祖卢彬(1420—1474)字仲文,孝友出于天性,轻财好施,肆力诗书,为邑掾吏。天顺初年因迎驾有功,恩例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主簿。累赠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右通政。因迎驾功一同升赏的还有城西北李兵马的李馪,授河南都司副断事,升东城兵马司指挥。四世祖卢亨(1455—1524)字永泰,卢彬次子。中成化庚子科举人,登成化丁未科进士,殿试金榜二甲第十五名进士出身。先后任兵科、户科给事中,左给事中,都给事中十余年,谏议颇多,有“兵荒者,国之大患。”名言传世。后升尚宝司卿,通政使司右通政,南京太常寺卿,资治尹,通奉大夫。正德四年刘瑾专权,不往进见,刘瑾书公名于壁。随上书武宗引年致仕。休致后常与阶州知州张奇等过从畅饮,次女适张邦镇,长子卢杰娶张九叙堂妹。著有诗作《感慨集》一卷和《西园草亭》、《偈和集》、《归田稿》。卒后嘉靖皇帝赐祭葬,葬于村东南高地祖茔之次。就是今备战河(跃进河)东岸,曹家村东北,因五十年代末开挖备战河,无桥通行河东土地无法耕种,现在是曹家村耕地。翰林院撰祭文,工部造坟安葬,坟周七十步,高一丈二尺,坟墙高七尺,石兽虎、羊、马、望柱四对,天禄辟邪盖碑,石质坚硬,扣之有铜声遥望似雪,周围百姓称作雪花碑。幕志石两块,一盖一底。由于历史原因,加上保护意识欠缺,卢亨墓和其他卢氏祖幕、祖坟现在已经是一片平地了。嘉靖十六年入乡贤祠,并荫世袭奉祀生两名。五世祖卢杰字子英,卢亨长子。正德癸酉举人,任直隶滦州知州,清廉爱民,有惠政。致仕归乡,当地百姓为了感怀他而建生祠祀之。永平知府王蕃撰去思碑并赞,卒后入滦州名宦祠。有诗流传: 游西寺
何年此卓锡?今日快登临。 薜萝依禅榻,鱼龙识梵音。经文翻贝叶,瑶草发丛林。偶过谈玄寂,空惭阅世心。卢亨次子卢伟字子逊,廪膳生。卢杰长子卢宗儒廪膳生、乡饮大宾。卢伟之子卢鲁儒增广生。卢宗儒长子卢怀经庠生。卢怀经长子卢瑝廪膳生。次子卢珙之子卢兴邦,卢兴邦之子卢昭承奉祀生。卢昭承之子炳宗庠生。卢宗儒三子寿官八品顶戴。寿官之子卢瑞增广生。卢瑞长子卢吉士邑庠生。卢宗儒五子卢怀德庠生。卢怀德之子卢琏廪生、儒官。卢琏之子卢必明以例贡加京卫经历司经历。其他手不释卷者不可胜数。可谓子孙绳绳、书香绵绵。后历经清代、民国,抗日战、解放战争而逐渐式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第一区柳行乡,当时统计人口只有十五户,七十四人。村民艰难度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有所改观,但因为地少加上人口增加,粮食时常接济不上,不得不靠借粮和吃地瓜干、红高粱野菜等充饥。地少粮食不够吃,很多村民就去清水洼里开垦荒地耕种。因为是盐碱地加上地势低洼涝灾严重,也是十年九不收。到1995年左右还有吃玉米面窝头的。因紧靠商展路和离县城较近,村民也多有经商开店的。南道有饭店、大车店、小商店,村中也有肉房、炸油条、磨豆腐、压挂面的。早在生产队时期村民就有从事建筑业补贴家用的传统,能工巧匠辈出。现在村民也多从事建筑业,大小包工头,瓦匠、技工很多。卢氏族人亦多有历经几世后徙居他处者,如小郭家、于家寨、张王庄的卢姓都是从卢家坊迁过去的。其他还有定居外省外市的。自卢氏三世祖卢彬迁此立村,已历二十三世,五百余年。
何年此卓锡?今日快登临。 薜萝依禅榻,鱼龙识梵音。经文翻贝叶,瑶草发丛林。偶过谈玄寂,空惭阅世心。卢亨次子卢伟字子逊,廪膳生。卢杰长子卢宗儒廪膳生、乡饮大宾。卢伟之子卢鲁儒增广生。卢宗儒长子卢怀经庠生。卢怀经长子卢瑝廪膳生。次子卢珙之子卢兴邦,卢兴邦之子卢昭承奉祀生。卢昭承之子炳宗庠生。卢宗儒三子寿官八品顶戴。寿官之子卢瑞增广生。卢瑞长子卢吉士邑庠生。卢宗儒五子卢怀德庠生。卢怀德之子卢琏廪生、儒官。卢琏之子卢必明以例贡加京卫经历司经历。其他手不释卷者不可胜数。可谓子孙绳绳、书香绵绵。后历经清代、民国,抗日战、解放战争而逐渐式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第一区柳行乡,当时统计人口只有十五户,七十四人。村民艰难度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有所改观,但因为地少加上人口增加,粮食时常接济不上,不得不靠借粮和吃地瓜干、红高粱野菜等充饥。地少粮食不够吃,很多村民就去清水洼里开垦荒地耕种。因为是盐碱地加上地势低洼涝灾严重,也是十年九不收。到1995年左右还有吃玉米面窝头的。因紧靠商展路和离县城较近,村民也多有经商开店的。南道有饭店、大车店、小商店,村中也有肉房、炸油条、磨豆腐、压挂面的。早在生产队时期村民就有从事建筑业补贴家用的传统,能工巧匠辈出。现在村民也多从事建筑业,大小包工头,瓦匠、技工很多。卢氏族人亦多有历经几世后徙居他处者,如小郭家、于家寨、张王庄的卢姓都是从卢家坊迁过去的。其他还有定居外省外市的。自卢氏三世祖卢彬迁此立村,已历二十三世,五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