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芳官和柳家媳妇,柳五儿的一段对话,粗看姐妹情深,细看,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众所周知,厨房柳家媳妇的闺女柳五儿是个病秧子,一心要进怡红院干(yang)活(lao),似乎柳五儿进怡红院的事水到渠成,只差当前管事者签字就行了。刚好宝玉屋里人额未满,刚好芳官是她的小姐妹,刚好宝玉也同意的

然后就是管事的不肯签字。人家柳五儿连怡红院的贡品玫瑰露都共享了,你说那个管事的气不气人。
划重点,柳家媳妇之前是在梨香院伺候小戏子她们的,后来戏班散了,柳家媳妇也就跟着小戏子们入园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凤姐年前就提议在大观园设小厨房,那么柳家媳妇进小厨房应该在小厨房设立之后几个月才入园开始管厨房的。即,最先小厨房管理者是其他人。
柳五儿这画风太熟悉了,味太浓了。怡红院差两个人的窝没补,芳官推荐柳五儿入怡红院,宝玉也同意柳五儿入怡红院。柳五儿入怡红院就差那么亿点点了。相当于柳五儿是准怡红院丫鬟。
再想想某人,突然就变成二两银子一吊钱的丫(yi)鬟(niang)了。而且王夫人还把自己的饭赏给她吃,回家奔丧时凤姐给的又是当家太太的衣裳。某人当宝姨娘就差亿点点了。相当于某人是准宝姨娘。
还有一个准宝二奶奶,配置也是一样,就差那么亿点点就成宝二奶奶了。
这味道是不是非常熟悉。然后那个准宝二奶奶和准宝姨娘,不仅她们,连许多读者都觉得要不是贾母大权在握,那俩就会把准去掉,变成真●宝二奶奶和真●宝姨娘。
然后这里柳五儿也一样,要不是管事者死活不签字,柳五儿这准怡红院丫鬟就会变成真●怡红院丫鬟。
作者是这样解释的,当时宝玉病着并且事多,没说。信这段旁白的话才见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