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17贴子:613,394

回复:中游记(4.3)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商隐《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IP属地:河南78楼2024-12-13 17:33
回复
    李商隐《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陆贾《新语·道基》:“润之以风雨,曝之以日光。”游丝:指春天时虫类吐在空中而四处飞扬的细丝。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春光”泛指春天明媚艳丽的风物景致。
    随着时间(“日光”)的推移,物色(“春光”)也在不断变化,而这推移与变化又是瞬息迥异,所以诗人用“日日”状其景况,以“斗”字提挈于时色物象之间,竟成此一热闹繁华的场面。人们常将春、秋同人的青春年少和年迈衰老联系在一起,或者竟是二者的代名词,将时日光阴同人的生命时光相比拟。
    自从屈原发出“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的叹息之后,这种对生命本体的强烈意识和深沉感喟便无时无刻不倾注于诗人的笔端。“杏花”大约是“山城斜路”边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景物,所以单独拈出,又以“香”字来渲染,使春色具体化、立体化了。
    诗人缓步行进在山城斜路上,看见在空中自由自在浮动着的游丝,想到自己整日为尘世俗事所萦绕不得安宁,竟觉得自己反不及这无声无息的“游丝”,于是才生出了这一奇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像这百尺游丝一样浑然无知无觉、自由自在呢?


    IP属地:河南79楼2024-12-13 17:34
    回复
      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
      舞歇歌沉,花未减、红颜先变。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吴文英《定风波》:
      小车随马过南屏,回首东风销鬓影。
      重省,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


      IP属地:河南80楼2024-12-13 17:35
      回复
        吴文英《望江南》: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堤畔画船空。恹恹醉,长日小帘栊。
        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
        无处觅残红。
        闲月挂在秋千上,堤畔画船空荡荡,你已不在我身旁。你离开后,落花是你,秋千是你,明月还是你,倦马是你,杨柳是你,画船依然是你。春天已经思念成灾,漫长夏日更加难熬。往昔的满目落花,如今已消失不见、无处可寻。落花残红已不见,我的一腔痴情无处安放,我的思念在时间的长廊中不断回响。


        IP属地:河南81楼2024-12-13 17:36
        回复
          吴文英《风入松》:
          邻舟妙香画船,帘密不藏香。飞作楚云狂。
          傍怀半卷金炉烬,怕暖销、春日朝阳。
          清馥晴熏残醉,断烟无限思量。
          凭阑心事隔垂杨。楼燕销幽妆。
          梅花偏恼多情月,慰溪桥、流水昏黄。
          哀曲霜鸿凄断,梦魂寒蝶幽扬。
          隔壁的画船绣帘绵密低垂,但是却藏不住丝丝缕缕的隐隐幽香。于是,我的心如同楚天的飞云一般狂乱的骚动了。隔壁的姑娘,此时你在做着什么?是在窗舷斜倚,香炉半抱,等待这春日的朝阳吗?只怕这熏风拂起,便是心字香残,炉灰烟断的时刻了。此后生涯,你又会去何方,怎能不让人无限思量?
          凭栏眺望,透过绵密的垂杨,我的心事也如烟丝般飞翔,随你飞到那遥远的地方。西北有高楼,有人楼上愁,隆冬时节,燕子楼头,你正幽幽地卸下白日的浓妆。此时,冷月清照,梅花凌乱了疏影。破碎的花瓣纷纷坠落,洒满了流水小桥。此时此刻,孤雁在你的窗前哀鸣,我的梦里寒蝶凄清。


          IP属地:河南82楼2024-12-13 17:40
          回复
            刘克庄《伏日》:
            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
            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刘克庄《一剪梅》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踏莎行》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
            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IP属地:河南83楼2024-12-13 17:42
            回复
              刘克庄《沁园春·维扬作》
              辽鹤重来,不见繁华,只见凋残。
              甚都无人诵,何郎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闾里俱非,江山略是,纵有高楼莫倚栏。
              沈吟处,但萤飞草际,雁起芦间。
              不辞露宿风餐。怕万里归来双鬓斑。
              算这边赢得,黑貂裘敝,那边输了,翡翠衾寒。
              檄草流传,吟笺倚阁,开到琼花亦懒看。
              君记取,向中州差乐,塞地无欢。
              刘克庄《忆秦娥》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IP属地:河南84楼2024-12-13 17:43
              回复
                【隋】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
                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陈叔宝《济江陵诗》:
                故乡一水隔,风烟两岸通。
                望极清液里,思尽白云中。
                陈叔宝《有所思》:
                杳杳与人期,遥遥有所思。
                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


                IP属地:河南85楼2024-12-13 20:36
                回复
                  陈后主《小窗》
                  午睡醒来晓,无人梦自惊。
                  夕阳如有意,偏旁小窗明。
                  杨广《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


                  IP属地:河南86楼2024-12-13 20:36
                  回复
                    杨广《春江花月夜》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汉水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古代江、淮、河、汉并称为中国四大河流。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曹植·洛神赋》:“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诗经·汉广》中,她被称为汉水游女,是以一个樵夫心上人的身份出现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据晋王嘉《拾遗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一名延娱。二女与昭王乘舟,同溺于汉水。死后二女化为神女。


                    IP属地:河南87楼2024-12-13 20:39
                    回复
                      隋炀帝《悲秋诗》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鸟击初移树,鱼寒欲隐苔。
                      断雾时通日,残云尚作雷。
                      感觉去年的秋天才刚刚过去,今年秋天就又来临。
                      山中露水浓重云雾弥漫,让人生寒,秋风中蝉在声声悲鸣。
                      鸟儿受袭击后,开始移树隐身,鱼儿因天寒欲隐水草之下。
                      阳光不时从断断续续的烟雾中透下来,天上几朵残云飘散,偶尔还传来隐隐雷声。
                      赵匡胤《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IP属地:河南88楼2024-12-13 20:40
                      回复
                        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IP属地:河南89楼2024-12-14 06:23
                        收起回复
                          李白《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
                          白水真人居,万商罗廛圜。
                          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廛(chán),古代城市平民一家所住的房屋和宅院。
                          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
                          丽华秀女色,汉女娇朱颜。
                          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
                          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IP属地:河南90楼2024-12-14 06:35
                          收起回复
                            李白《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
                            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
                            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
                            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石矶,旧址在南阳老城东北。古人在三面临水处以石头筑堤,用以抵御水患而护卫城郭,称石矶。诗人早上去踏寻白河的源头,好像与人世间暂时脱离了一样。近处的岛屿景色绝佳,远处的江天清气茫茫。看云卷云舒,心与游鱼同闲。长歌狂吟,直到夕阳西下。


                            IP属地:河南91楼2024-12-14 06:38
                            回复
                              李白《游南阳清泠泉》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清泠泉,又名清泠渊,在南阳东北30里之丰山。山有峭壁,壁临白河,有石洞,乘船可入。洞中清冷如冬,石笋怪奇,风声如钟,有泉水潺湲流出。张衡《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
                              《山海经》:“有神耕父,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南阳县志》:“丰山山势峭立,怪石嶙峋,松柏参天,清泠泉边碑碣林立,为南阳旧时一景。”可惜河床东滚,泉枯洞毁,今已无迹。


                              IP属地:河南92楼2024-12-14 06: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