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11日
漏签
0
天
杜甫吧
关注:
14,072
贴子:
112,75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0
回复贴,共
1
页
<返回杜甫吧
>0< 加载中...
求助
《临邑舍弟书至》翻译求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师子美
當凌絕頂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此首倒数第二句,“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我初读以为是战国策中桃梗典故,意思是诗人身似泛梗,离乡在外,但心挂念着兄弟身处水灾。毕竟桃梗本身出于桃树,兄弟同源表牵挂之意。
但崇文书局版本翻译是,倚着蟠桃树治理水灾。我觉得也不太妥。
送TA礼物
IP属地: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楼
2024-12-04 16:05
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夸克AI
·通过
学习全网
内容
智能生成
*
《临邑舍弟书至》
是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
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
翻译
: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
- 天地间风雨不止,条条山谷倾泄着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
- 听说黄河已经决口,高高的水浪与远处的大海连成一片。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
- 治水的官吏忧心忡忡,灾区的百姓哭诉哀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
- 弟弟屈身在临邑县供职,官为主簿负责防治河水。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
- 前天收到你寄来的信,信中说你们正在紧张地加固堤防。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
- 难以借助鼋鼍之力抵御洪水,徒然仰望鸟鹊前来搭桥。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
- 燕南地区庄稼全毁,济南兖州蓬蒿皆没。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
- 螺蚌无数,生满城外;蛟螭肆虐,在深泽中横行。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
- 徐关沦为深深的水府,碣石山变成小小的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
- 百姓的茅屋被水冲走只留下孤零零的树木,青天之下竟有许多船只失事沉没。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
- 我身体衰弱形同漂浮的桃梗,却仍想涉过大水去摘蟠桃。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
- 摘来蟠桃当作钓饵,倚在天边钓起那酿造水患的巨鳌。
*
【
此首倒数第二句,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我初读以为是战国策中桃梗典故,意思是
诗人身似泛梗,离乡在外,但心挂念着兄弟身处水灾。毕竟桃梗本身出于桃树,兄弟同源表牵挂之意。
但崇文书局版本翻译是,倚着蟠桃树治理水灾。我觉得也不太妥。
】
*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泛滥成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灾区百姓的同情和对弟弟的关心。
杜甫
通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情况,也展现了他深厚的亲情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2楼
2024-12-05 08:55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夸克【百度百科】
阿里旗下智能搜索APP
夸克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高效智能产品,拥有AI搜索、AI助手、AI工具,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三端设备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AI服务,满足了用户从检索、创作到总结,再到编辑、存储、分享的全链路信息处理需求。
2024年11月1日,夸克宣布全面升级“AI 搜题”产品,发布“灵知”学习大模型。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3楼
2024-12-05 09:04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领先的中国年轻用户信息服务平台
夸克
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构建各类工具及服务,如智能搜索、夸克网盘、夸克扫描王、夸克学习和夸克文档,向其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搜索、存储及消费,帮助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处理工作学习相关内容,尤其成为年轻用户喜爱的AI助手。夸克是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创新孵化业务之一。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4楼
2024-12-05 09:05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荐读】
精读杜诗: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2020-03-07 00:00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鹤注】
《唐·五行志》:开元二十九年秋,河南河北二十四郡水。齐其一也,当是其年作。
《唐书》
:临邑,汉县,属齐州。
【张綖注】
此诗诸家皆编在开元二十九年,公是时年甫三十,而诗中有“吾衰同泛梗”之句 ,是岂其少作耶。徒以唐史此年有伊洛及支川皆溢,河南北二十四郡水,遂为编附。然黄河水溢,常常有之,岂独是年哉。集中如此类者甚多,不能遍举。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从苦雨泛河叙起。“闻道”二字 ,据来书所言。排律诗须见段落分明,看此篇逐段还题之法。)
①二仪,天地也。《抱朴子》:“弥纶二仪 ,升为云雨。降成百川。”
②《老子》:“江海能为百谷王。”《魏志》:“波涛汹涌”。《通鉴》:汉陈忠曰:“淫雨漏河。”漏字本此。
③潘岳诗:“登城望洪河。”注:“洪河,黄河也。”
④《抱朴子》:“沧海之滉漾。”
*
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此言堤防之患,簿领所忧。职司,治水之官。郡国,被灾之民。领簿曹,颖为临邑主簿。操版筑,监督治河之事。鼋鼍、乌鹊,言不能借此以作桥梁。)
①潘岳诗:“恪居处职司。”《前汉·成帝纪》:“御史大夫尹忠 ,以河决不忧职,自杀。”此反用之。《诗》:“忧心悄悄。”
②《汉·文帝纪》:“令郡国无来献。”曹植诗:“众人徒嗷嗷。”
③韦孟诗:“修翼无卑栖。”此暗用枳棘非鸾凤所栖意。
④《国语》:“甚于防川”。《前汉·五行志》:“不防川不窦泽。”
⑤《吴越春秋》:采葛妇歌:“吴王欢兮飞尺书。”
⑥洙曰:版筑,以版夹土而筑也。《齐国策》:田单身操版插。《史记· 黥布传》:“项王身负版筑 ,以为士卒先。”
⑦《竹书纪年》:周穆王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⑧《尔雅翼》:“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秃,相传是日乌鹊为梁渡织女,故毛皆脱去。”《淮南子》:“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
*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
(此言傍河州郡皆被泛溢。徐关近济,碣石近燕,深成水府,小若秋毫,皆为水所淹也。孤树仅存,万艘失道,甚言水势之横决。
【朱注】《新旧史》: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水溢,损居人庐舍,秋稼无遗,坏东都天津桥及东西漕,河南北诸州皆漂没。此诗鼋鼍二句,志桥毁也。燕南、济上、徐关、碣石,志诸州漂没也。吹畎亩,失万艘,志害稼并坏漕也。)
①《一统志》:燕南,今顺天保安州等地。汉章帝诏:“或起畎亩 。”汉赵过为代田 ,一亩三畎。
②济上,今山东济南、兖州等地。《庄子》:“翱翔蓬蒿之间。”
③东方朔诗:“螺蚌非有心,深迹在泥沙。”《易传》:“为蠃为蚌。”蠃 ,与螺通。萧云从曰,《庄子·天地篇》“子贡瞒然俯惭而不对” ,与《汉书·佞幸传》“石显忧满不食” ,字体声音微分而义则一。杜诗“多垒满山谷” ,亦作平声用。
④扬雄《羽猎赋》:“薄索蛟螭。”《诗》:“鹤鸣于九皋。”《诗传》:“深泽曰皋。”《释文》:“九皋,九折之皋。”
⑤《左传》:鞍之战,齐侯自徐关入。师古曰:“徐关 ,齐地。”公《送弟颖赴齐州》诗:“徐关东海西。”《海赋》:“尔其水府之内 ,极深之庭。”
⑥《禹贡》:“夹右碣石。”《山海经注》:蝎石山,在右北平骊城县海边。《唐书》:平州石城县有碣石山。公《昔游》诗,追游齐充之作,亦云:“昔与高、李辈 ,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悲风来。”《淮南子》:“秋毫之末 ,视之可察。”阎若璩曰 ,王氏《通鉴地理通释》:碣石有三处。驺虞如燕,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此碣石特宫名耳,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非山也,秦筑长城,起自碣石。此碣石在高丽界中,当名为左碣石。其在平州南三十余里者,即古大河入海处,为《禹贡》之碣石,亦曰右碣石。其说可谓精矣。或疑《史记· 索隐》引《战国策》,碣石山在常山九门县。考九门县,自西汉五代犹沿,宋开宝六年始省入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九门城,四面皆平地,求一培塿亦不可得,故郑康成云:九门无此山。
⑦《汉书·吾丘寿王传》:“有司或由穷巷白屋。”《汉书》:颜师古注:“白屋 ,茅屋也。”
⑧《庄子》:“绝云气,负青天。”湛方洼诗:“青天莹如镜。”杜笃《论都赋》:“大船万艘 ,转漕相过。”
*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末乃寄诗以宽其意。【朱注】言我虽泛梗无成,犹思垂钓东海,以施掣鳌之力,水患岂足忧耶。盖戏为大言以慰之耳。临邑近海,故用蟠桃巨鳌事。此诗前起后结,各四句,中间二段各八句,今依朱子《诗传》例,凡长篇之作,皆分勒章句,使盾目易醒也。)
①
吾衰
,见《论语》。刘向《说苑》:土偶谓
桃梗
曰:“子东园之桃也 ,刻子以为梗,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骆宾王诗:“旅行劳
泛梗
。”
②
《易》:“
利涉
大川。”《中洲记》:东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树,屈盘三千里,名曰
蟠桃
。
③赖倚,作“却倚”为是 ,即“长剑倚天外”之倚。或解作公为临邑弟所赖 ,非。曹植诗:“布日盖天涯。”
④《列子》:“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海赋》:“崇鸟巨鳌。”
*
杨慎
曰:《文心雕龙·声律》篇云:异音相从谓之和,同音相应谓之韵。韵气一定,故余声易遣。和体抑扬,故遗响难契。宋词元曲,皆于仄韵用和音以叶韵,盖以平声为一类,而上去入三声附之。如东、冻、董是和,东、中、风是韵也。鳌按:杜诗排律,如“螺蚌满近郭”满可读平声 ,如“人频坠涂炭”涂可读上声 ,“此生任春草”任可读平,春可读上,“心微傍鱼鸟”傍可读平,鱼可读上,知杜句失严处仍是谨严也。
高棅
曰:排律之作,其源自颜,谢诸人,古诗之变,首尾排句,联对精密。梁陈以还,俪句尤切。唐兴始专此体,与古诗差别。贞观初,作者犹未备。永徽以下,王、杨、卢、骆倡之于前,陈、杜、沈、宋继之于后,苏颋、二张又从而申之。其文辞之美,篇什之盛,盖由四海宴安,万几多暇、君臣游豫赓歌而得之者。故其文体精丽,风容色泽,以词气相高而止矣。开元后,作者之盛,声律之备,独王右丞、李翰林,诸家皆不及。诸家得其一概,少陵独得其兼善者。如《上韦左相》、《赠哥舒翰》、《谒先主庙》等篇,其出入始终,排比声韵,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而不可也。
胡应麟
曰:阴铿《安乐宫》诗:“新宫实壮哉 ,云里望楼台。迢递翔鹍仰,联翩贺燕来。重檐寒雾宿,丹井夏莲开。砌石披新锦,雕梁画早梅。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此十句律诗 ,气象庄严,格调鸿整,平头上尾,八病减除,切响浮声,五音并协,实百代近体之祖。考之陈后主、张正见、庾信、江总辈,虽五言八句,时合唐规,皆出此后。则近体之有阴生,犹五言之始苏、李矣。又曰:读盛唐排律,延清、摩诘等作,真如入万花春谷,光景烂熳,令人应接不暇,赏玩忘归。太白轻爽雄丽,如明堂黼黻,冠盖辉煌,武库甲兵,旌旗飞动。少陵变幻闳深,如陟昆仑,泛溟渤,千峰罗列,万汇汪洋。
益王潢南
曰:五言排律,与五言律诗,其句法虽同,篇法实异。律诗描写情景,止尽于四十字耳,故贵宽闲酝籍之中,又有严密凑之妙。若排律,或数十韵,或百余韵,其篇法岂五言律法可同。故作排律,其要有四:一贵铺叙得体,先后不乱。二贵队仗整肃,情景分明。三贵过度明白,不令人沉思回顾。四贵气象宽大,从容不迫,斯为得体。其修辞炼句,繁冗混杂,险怪艰深,令人三读不知,翻不如王言律矣。昔白乐天作小词,尚令老婢得解,况于律乎哉。
徐用吾
曰:排律之体,所贵反覆议论,井井有条,意兴迭出,一气呵成。赋景入事,皆须各当其可,切忌散缓错乱,屋上架屋,意兴索然,则深可厌矣。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5楼
2024-12-05 09:23
回复
收起回复
人间要好诗
夔府秋深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后二句是宽解之辞:
“泛梗”云云,是就水患着想,是说自己也是力微无主,也许能随波飘荡向东海,通于弱水仙界。然后更进一步浮想凭借天涯有超自然力的钓鳌者之手,将“难假黿鼍力”而沉荡水中的碣石城关,用托举三山的巨鳌振起,岿然稳固。
IP属地:北京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楼
2024-12-07 16:55
回复(2)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临邑舍弟书至》翻译
*
杜甫《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
原文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
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
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
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
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
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
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树,青天矢万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倚赖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
《临邑舍弟书至》
完整诗名为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
,
全诗
翻译
如下:
天地之间长时间风雨积聚,众多山谷中波涛如注。
听闻黄河已经决口,泛滥的河水远远地与大海相连,浪涛高耸。
治水的官员忧愁不已,各地受灾的百姓痛苦地哀号。
我的弟弟屈身在临邑县任职,身为掌管文书、办理事务的主簿负责防治河水。
前天收到你寄来的信,信中说你们正在不停地操持着版筑之事来加固堤防。
想要借助鼋鼍之力架桥通行已无可能,只能空自望着乌鹊,期望它们能填河成桥也只是空想。
燕南地区的田间被洪水冲刷,济水一带的蓬蒿都被淹没。
城郭附近满是螺蚌,蛟螭在深远的水泽中横行。
徐关被洪水淹没,成了深深的水府,碣石山在洪水中显得像秋毫一样渺小。
百姓的茅屋被水冲走,只留下孤零零的树木,青天之下无数船只失事沉没。
我已衰老,如同那随波漂流的桃梗一样无所成就,但我仍想着能顺利渡水,就像能到达那蟠桃胜境。
我依靠着在天涯海角垂钓的本领,好像还能够掣起巨大的鳌鱼呢。
*
注释参考
二仪:古称天地为二仪。
洪河:指黄河。
坼:崩裂。
沧海高:河水泛滥,如沧海之混漾。
忧悄悄:形容忧患无策的样子。
郡国:西汉时地方区域的称谓,这里代指各地受灾的老百姓。
嗷嗷:表示痛苦的诉说。
簿曹:州、府、县衙的属吏,这里指杜甫的弟弟杜颖。
尺书:指书信,这里是其弟给杜甫写的家信。
鼋鼍:鼋鱼(世称鳖)和爬行动物鼍(嘴短,体长二米多,背和尾部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此句用周穆王以鼋鼍为梁的典故。
乌鹊毛:相传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喜鹊以羽毛在天河上架起一道桥梁使他们相会,诗人以此言这些虚妄的传说是无补于治水的。
畎亩:田间、田地。
没蓬蒿:指济上田野长满了野草,被洪水淹没。
螺蚌:城郊附近被水淹后,到处布满了螺蚌。
蛟螭:古代传说中能兴风作浪、发洪水的龙。
九皋:深远的水泽淤地。
水府:水极深之处。
碣石:这里指山东兖州的一处碣石。
秋毫:本意是鸟兽在秋天长出来的细毛,此喻细小的事物。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8楼
2025-03-09 19:29
回复
收起回复
Fisher
初諳聲律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李义山的蝉有句:薄宦梗犹泛
就是漂泊不定的意思,没这么多讲头
IP属地:上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楼
2025-03-16 19:09
回复
收起回复
我是杜鹃wsdj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李义山就是李商隐吗?
是的。
李商隐,也叫李义山
,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为“温李”,是晚唐时期甚至整个唐朝中为数不多的执意追崇诗意境美的一位诗人。
*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出自唐代
李商隐的《蝉》
*
原文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译文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作品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
注释
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
创作背景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赏析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颔联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进一步地描摹了蝉的鸣声。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体现了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首联和额联写蝉的哀告无助,被誉为“追魂之笔”,语出愤激却运思高妙、耐人寻味,寓意十分明显,写蝉即是写诗人自己的身世。“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蝉栖高难饱,费声鸣叫无人理会,纯属徒劳,这正是诗人清高自处,也是世情冷淡,无人相知的写照。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己平。”颈联随之一转,换了主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诗人由蝉的命运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回忆自己的仕宦生涯,流露出不尽的感慨。“梗犹泛”这里用典,形容自己飘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此联下句饱含了故园之思。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IP属地:上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
10楼
2025-03-17 06:50
回复
收起回复
百度小说人气榜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谁才是大王?BLG被AL暴打
1599300
2
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将适度减少
1278262
3
吧友分析其他国免3个月税影响
1169812
4
欧盟紧急撤回一个关税反制
881172
5
90天后关税下一步棋子该怎么走
661518
6
守望先锋符合国人审美吗
549775
7
索尼罪大滔天PSN港服会员涨价
480024
8
Gumayusi还能上桌吗
427156
9
连八十万的龙都养不活诛仙?
351362
10
川奶龙是时候该收手了
348957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