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2,943贴子:613,690

回复:中游记(4.0)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朱淑真《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游西园》: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
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IP属地:河南77楼2024-11-23 21:36
回复
    朱淑真《游东园》:
    红点苔痕绿满枝,举杯和泪送春归。
    仓庚有意留残景,杜宇无情恋晚晖。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柳絮入帘飞。
    醉中曾记题诗处,临水人家半掩扉。
    朱淑真《春日即事》
    闲将诗草临轩读,静听渔船隔岸歌。
    尽日倚窗情脉脉,眼前无事奈春何?
    朱淑真《夏日游水阁》
    淡红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水阁虚。
    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文书。


    IP属地:河南78楼2024-11-23 21:48
    回复
      朱淑真《立春前一日》
      梅花枝上雪初融,
      一夜高风激转东。
      芳草池塘冰未薄,
      柳条如线着春工。
      朱淑真《早春喜晴即事》
      山明雪尽翠岚深,
      天阔云开断翳阴。
      漠漠暖烟生草木,
      熏熏和气动园林。
      朱淑真《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IP属地:河南79楼2024-11-23 22:10
      回复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IP属地:河南80楼2024-11-23 22:12
        回复
          张先《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首句写女子身上穿的裙子,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则着重写女子的妆容,以春色代指女子的美色,清丽淡雅。结尾两句“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再次写女子的衣着。古人较为贵重的衣料上常绣有花纹,词人由女子衣服上绣的云彩,联想到山上的云。


          IP属地:河南81楼2024-11-23 22:13
          回复
            【南北朝】沈约:
            登楼赏秋月,会圃临春风。
            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
            沈约《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范安成与沈约都是幼年丧父,又几次官衔相同,共历三朝,因此交谊甚厚。在写此诗时,两人均在五十岁以上。少年时血气方刚,充满了豪情意气,根本就没有把离别当回事,总以为见面很容易,无须挂在心上。老年体力衰弱,朝不保夕,一旦分离再要相见,谈何容易。
            年老的我们已经不能再轻言离别,也许不等再次重逢,我们便分处两个世界,空怀着寂寞孤独使暮色更加凝重,而心中的寂寥之情又能向何人诉说啊!算了吧,我们还是喝酒吧,你可千万不要看轻这杯薄酒啊,到了明天就不能再拿起这酒杯与你共饮了,让我们将千言万语寄托在这酒中饮下吧。
            《韩非子》: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


            IP属地:河南82楼2024-11-23 22:18
            回复
              沈约《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诗人借银河和星斗的方位变化,形容时间的流逝。诗人交错使用了“纵、横、直”,将银河白浪滚滚、纵横穿流、星斗移动、变化万千的自然夜景,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景色不断变化、时间不停流逝,“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诗人又以设问的形式,倾吐了思妇满腔的惆怅,她怨恨时间流逝太快,抱怨丈夫不能马上归来团聚。银河星斗如此无情,怎么就不能理解我的盼夫心情?
              笔锋一转,写到了屋内,“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此时人们仿佛从屋外走到了昏暗不明的闺房中,看到了思妇凄凉、孤独的处境,和满脸忧愁、心神不定的神态。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思妇盼夫归来的愿望未能实现,心如刀绞、泪如银珠,“零泪”二字,包含着无限的哀愁与痛苦。在思妇极度悲哀之际,天已破晓,鸡鸣不断,然而思妇的忧思并没有因此断绝,反而愁上加愁。


              IP属地:河南83楼2024-11-23 22:20
              回复
                薛素素《怀人诗》
                良夜思君归不归?孤灯照客影微微。
                携来独枕谁相问?明月空庭泪湿衣。
                薛素素《雨夜》
                江城漏转夜超超,坐向芳尊叹寂寥。
                挑尽银灯愁不尽,满庭疏雨湿芭蕉。
                薛素素《桂枝香·示李生》
                绿窗烟暝,苍阶月冷。
                向多情诉衷肠,又恐怕旁人私听。
                少年时素素遇到一位姓李的将军,她唤他李郎,以为这就是余生的欢喜了。她与他诉衷肠,潜花径,将终生定下。为了他她甘心做妾,可即便如此李郎仍一去再不归,她等了许久才明白原来这段情只是她一个人的黄粱美梦。她再美再有才,也只是妓,为妓可得无数片刻真情,却是难得真心了。


                IP属地:河南84楼2024-11-23 22:25
                回复
                  张养浩《水仙子·咏遂闲堂》
                  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
                  北窗风,特地凉。客来到,尊酒淋浪。
                  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IP属地:河南85楼2024-11-24 11:21
                  回复
                    张养浩《川拨棹》
                    每日笑呵呵,渊明不似我。
                    跳出天罗,占断烟波。
                    竹坞松坡,到处婆娑。
                    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
                    张养浩《寨儿令》
                    离省堂,到家乡,
                    正荷花烂开云锦香。
                    游玩秋光,朋友相将,
                    日日大筵张。


                    IP属地:河南86楼2024-11-24 11:21
                    回复
                      张养浩在退隐前一年,曾作七律《京师除夕》一首:
                      旅食京华岁又残,悠悠身世去留难。
                      身能安分贤于隐,子肯读书贵似官。
                      潦倒乾坤双鬓秃,凄凉今古一灯寒。
                      明朝五十从头数,且尽椒盘此夜欢。
                      张养浩《山坡羊》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
                      都做了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
                      便是臣,也唤不应。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IP属地:河南87楼2024-11-24 15:01
                      回复
                        张养浩《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张养浩《黄州道中》: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
                        “濯足”二字,传达出着诗人希望远离浑浊的朝堂、独善其身的强烈愿望。诗人试图改变现实,却苦于独木难支、孤掌难鸣,自己就像一朵来去不定的闲云,难以化成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话旧游。”化用了黄粱一梦的传说,宣泄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名利的幻灭感。


                        IP属地:河南88楼2024-11-24 15:03
                        回复
                          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首句以问句开头,“一轮飞镜谁磨”?天空中这犹如明镜一般的明月,是谁将它打磨得这样浑圆清亮呢?这是词人中秋望月后的疑问,但张养浩并没有回答,而是转笔写月光洒下人世间的壮美景象。“照彻”、“印透”,将月光悄无声息,无孔不入的感觉写了出来。


                          IP属地:河南89楼2024-11-24 15:05
                          回复
                            王禹偁《游虎丘》
                            乐天曾守郡,酷爱虎丘山。
                            一年十二度,五马来松关。
                            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
                            野性群麋鹿,忘机狎鸥鹇。
                            乘兴即一到,兴尽复自还。
                            不知使君贵,何似长官闲。
                            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IP属地:河南90楼2024-11-24 15:50
                            回复
                              王禹偁《芍药开花忆牡丹》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
                              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作者当时被贬任扬州知州。时值暮春初夏,芍药繁艳,而牡丹零落,诗人睹物兴怀,于是咏物寄意。风风雨雨无情地摧残着牡丹,使她凋残;而芍药却正入时开放,台阶上、朱栏边都是红艳艳一片。这时的扬州一带正是多雨季节,牡丹再也经受不起风雨交加了。


                              IP属地:河南91楼2024-11-24 15: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