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时期,西汉王朝对匈奴采取的是积极防御的战略,其主要内容是:
(一)加强边境守备
汉武帝去世的当年冬天,匈奴曾突入朔方郡,劫杀吏民。汉朝立刻发兵屯西河备战,左将军上官桀巡行北边,视察防务并耀武于匈奴,但最终未发兵攻击。壶衍鞮单于即位后,虽然有意和亲,但并未停止备战和袭扰汉边的行动,因此,汉朝在始元二年(前85年)冬,对北边和西边防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一面征发“习战射士”驻守朔方郡,一面又调集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故吏将”率兵屯田张掖郡。始元六年(前81年),为了弥补由于“边塞阔远”而造成的防线疏漏,汉朝又从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划出两县之地,增设了金城郡,既加强边塞防务,又有效地防止羌人北上重与匈奴交通。此外,汉朝还在轮台增兵屯驻,在楼兰国的伊循城屯田、设置校尉。通过这些措施,汉朝在西、北边区的重要地区始终保持着严密的防务和优势兵力,从而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相对安定。史称“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稀)复犯塞。”
(一)加强边境守备
汉武帝去世的当年冬天,匈奴曾突入朔方郡,劫杀吏民。汉朝立刻发兵屯西河备战,左将军上官桀巡行北边,视察防务并耀武于匈奴,但最终未发兵攻击。壶衍鞮单于即位后,虽然有意和亲,但并未停止备战和袭扰汉边的行动,因此,汉朝在始元二年(前85年)冬,对北边和西边防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一面征发“习战射士”驻守朔方郡,一面又调集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故吏将”率兵屯田张掖郡。始元六年(前81年),为了弥补由于“边塞阔远”而造成的防线疏漏,汉朝又从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划出两县之地,增设了金城郡,既加强边塞防务,又有效地防止羌人北上重与匈奴交通。此外,汉朝还在轮台增兵屯驻,在楼兰国的伊循城屯田、设置校尉。通过这些措施,汉朝在西、北边区的重要地区始终保持着严密的防务和优势兵力,从而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相对安定。史称“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稀)复犯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