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71,072贴子:14,635,478

回复:【祝贺】汉服登上地坛!记北京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汉服表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呵呵,内斗的红卫兵们都冲到这个帖子来了。
事实是怎么样大家看图片吧,跟北京以往的活动没什么两样。北京以前的所有活动,也不能打包票每一个人都符合形制。
69楼的IP党请不要赤身露体,你要是在现场的话,会知道群众对我们的所有款式都没有“不像样”的质疑,我们交流的是不同风格服装的缘起和朝代、身份之分。
善意的质疑,大家肯定是冷静对待的。
不过事实真相就是北京有人刻意的打击别人组织的汉服活动,至于这些人出处是哪里,大家心知就可。我也不用多说什么,只希望某些人自重,少搞人身攻击。



70楼2010-11-01 13:21
回复

    别忘记了,任何死揪不放无中生有的所谓“批评”,在别人看来并不是打击我清流樱本人,而是在无视和不尊重参加这次活动的所有同袍和王老师的努力。
    如果批评的人真的有尊重整个活动的参与者,说话气场不会那样的。


    71楼2010-11-01 13:25
    回复
      活动为期三天,已经结束了。谢谢关注!
      由于王金石老师不常上网,以前有活动信息什么的也是经常找人代发召集帖。这次大家提出的意见我先以我个人所知情况解释一下,并不是拒绝批评哈。
      对于活动里出现的不足我们坦然接受的,并会转达给王老师,谢谢大家的苦心栽培!


      77楼2010-11-01 15:27
      回复
        其实大家指出的BUG我们当时都发现了,不过我真的想为王老师说话——对于一位老人来说,他有这个心还出了这个力,以及动用他的所能去召集来了人,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也曾在活动上多次说需要彩排和事先策划的重要性,但因为是王老师主持的活动,我不便多嘴,免得别人又以为我要强出风头。活动既然是别人牵头的,那么即使心里有一万个主意,也不好去抢活动主办的话语权对吧?这是基本的尊重。我想其他在场同袍心里的想法也是和我差不多的。
        如果通过活动发现其他更多问题,那我们的活动就权当各位有意愿组织类似活动的同袍们借鉴吧,总的来说,就是希望大家的经验和活动能越来越丰富!
        


        96楼2010-11-01 18:07
        回复
          回复:86楼
          小曲的形制争议已经早有同袍分析澄清过了,所谓争议并不是说小曲这个形状没出现过,而是出土的文物和画卷少。而仅存的少量可参考文物和画卷中的大多是男性穿着。再有一个就是小曲这种形制不像长曲、齐胸襦裙、交领襦裙、对襟襦裙那么普遍,并不是一种主流的款式。有人从保守安全的角度考虑,会跟新人说先别考虑小曲,就像你跟一个刚学会爬的小孩说别急着跑一样,因为这样能有效减少新人被某些偏激的伪考据派打击到积极性。但是现在的我认为这样对现代汉服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如果因为某些人使劲辱骂和屏蔽某种款式,大家就投鼠忌器,那么那些适应时代的改变和创新是不是都不用出现了?
          综合以上三点,才有人以讹传讹,把从保守安全的角度思考变成对小曲的禁止。
          本来,你自己保守一点没问题,但是如果带着批判的语气说别人穿小曲是“得过且过”,这也未免管得太宽了,而且,穿小曲就是得过且过吗?那汉服圈80%的商家都做过小曲的那些,他们都得过且过了?
          


          105楼2010-11-01 19:41
          回复

            大家都冷静些吧,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理由就好。104楼的同袍,还有粽子同袍,我作为活动参加者之一,总有资格代表一下那天的同袍说一声我们欢迎任何质疑吧?
            但是,欢迎质疑和接受意见,不等于面对不合理的评论忍气吞声。你们的质疑若有理,能服众,那么别人自然会跟你和和气气的讨论,甚至回你一句“多谢赐教”。
            但是,如果别人不接受你的意见,或者提出他们的理由,你是否也应该以一种交流的心态先去吸收对方的意思呢?
            好了,先说这么多。我知道有些人夹杂在质疑者中,但他们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来存心砸场捣乱的,对此我表示无奈。
            


            107楼2010-11-01 19:46
            回复

              我承认粽子同袍也有很多句说出了我心里的心声……


              109楼2010-11-01 19:51
              回复

                粽子童鞋,其实这次活动可以讨论的还有很多地方,不必牵涉其他事件进来啊。就如前面那些老是把汉社牵扯进来的人一样,这样很讨厌。明明两者没有关系,为什么非要比较呢?再说比较了又没什么现实意义。你引用的那个帖子是多么特殊啊,人家一家的觉悟都非常高,全家都穿汉服。
                那么,我想问你一句,你能让全地坛的人都穿汉服么?
                这就是两者不能比较的原因了。
                


                119楼2010-11-01 21:55
                回复

                  我也曾担心过不成熟的活动策划会给汉服抹黑,但是想到以上的一些具体情况之后,我释然了。
                  现实情况就是:目前没有一个汉服组织主办方能够逃出这种怪圈,除非这个组织或者活动是纯粹的封闭式交流。就是说,如果有活动能在事前完全用手机或者通讯工具单线联系,事中不允许任何未审核过的新人参加活动,事后不用对外发布任何宣传帖子,只在自己的群里和聚会上内部分享的,也许还有点可能做到高度的协作,出现质量比较好的活动。
                  而北京的汉服主办方有那么多,有上面提到的那种情况吗?如果有,请同袍说一说,我们好去观摩学习。如果没有,那不就完了,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受同一个问题的困扰,自然会产生相同的困境。
                  既然是大家都有的问题,为什么总有些人要乐此不彼的抓别人活动的所谓“痛脚”呢?难道他们自己搞的活动又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
                  所以,我们需要求同存异,“同”往往就是指好的活动经验,可持续发展的办事思路,“异”的可能就是指包容各自的缺点和不足。
                  如此,某些人还不能释然吗?
                  


                  124楼2010-11-01 22:52
                  回复
                    回复:126楼
                    说的很好。
                    问题是到现在我们也没等到有一个个人或者团体愿意出这个钱啊。很现实的问题。
                    不要说服装统一了,就算是款式不统一,服装聚集的难度依然不小。又回到我在126楼说到的,执行者配合者不是你所想的那么随传随到,称心如意的。
                    是有很多同袍很热情,但如果你在活动开始前一小时才看到他们提供的衣服,而且没有替换方案的时候,你又能如何?
                    纯私人的活动太散,纯非盈利社团的路子又有经济问题,商家来搞这样的活动又容易孤掌难鸣(不容易得到其他竞争对手商家的扶持)。
                    所以,我认为比较可行的方向是严抓活动流程和筹备质量,从活动方案、活动人员、活动物件筹备、活动事前事后宣传策划等几方面做出比现有水平更高的整体策划,并以筛选制度确定靠谱的执行人员和表演人员,而不是你跟我关系特别好,你在这个圈子混了几年有资历了,就什么活都可以揽上。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些固定的经典节目,然后我们带着优秀节目和优秀的汉服模特,在公园、展览、仪式和庆典上争取主办方提供舞台,打响知名度,维持一个良好的口碑。接下来才能考虑服装统一等物质硬件的提高。
                    如果身上穿着整齐划一的汉服,但是纪律性、组织力、团队协作度非常差的话,这样岂不是衣冠禽兽无异。
                    


                    128楼2010-11-01 23:20
                    回复

                      恩恩,这样讨论起来和顺多了,粽子的心其实很细嘛~~~~~服装的选择,其实就是一个话语权。
                      通常拥有活动各种话语权的人,就是领头人。但是,是否所有领头人的审美观都是OK的呢?这里就是现状微妙的之处了。
                      很多活动发起者貌似有不少次活动经验了,但是水平和社会知名度扩散不出去,说得不好听的话,公众展示机会和商演价值都不如东北二人转的话,光空谈文化和高尚,对汉服推广普及有什么实际作用?还不是自娱自乐。
                      我认为真正会得到广泛支持的,一定是那些能精准捉摸大众审美标准,并且能呈现大众赞赏节目的策划方。
                      数量当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是个0。


                      133楼2010-11-01 23:35
                      回复
                        回复:134楼
                        “这里还是要多考虑考虑衣服的问题 如果在用那种美人心计那样戏服感的衣服去做宣传 不管举办活动的过程多么完美 还是会有很多不满意的声音出现。”
                        这点我深以为然!
                        那么检讨一下吧,那天我也是想看看大众对这种戏服感很强的服装有啥反应,因为我自己做的衣服肯定是觉得好的,从陌生人嘴里听来的评价才有参考价值。
                        那套美人心计的衣服做来本就是为了私人拍摄影写真准备的,所以用在汉服公共展示场合还真的是有不妥了。那天楼主自己唯一的汉服借给一个没有汉服的同袍了,所以就……   = =


                        137楼2010-11-01 23:45
                        回复

                          我说的不妥是指太鲜艳的颜色和太出挑的款式,不能照顾到其他穿素色衣服同袍的心情,而不是说那套衣服不符合形制、不是汉服。


                          139楼2010-11-01 23:51
                          回复

                            恩,我自己是带了两套中衣去的,作为非主办方,纯粹群众演员一枚。看来中衣问题的确需要成为汉服展示中群众演员的死规矩嘛~~下次谁不按服装具体情况适当的给穿中衣的话就别上台了。哼哼~~~王老师这招不是我的主意,是同袍的呼声!
                            还有,那个明晃晃的美人心计衣服布料,不是色丁。
                            在现场的同袍如果有近距离看过或者摸过那套衣服,就会知道哪质感比色丁厚重多了。我个人认为“噢戏服嘛”的想法不会很糟糕啊,因为这个想法恰好帮我们先把人拉过来。试问你在外面玩的时候,路过一个吵闹的活动展台,抬眼过去如果全部都是浅色素色的衣服,你视觉上有停留感么?如果出现一两件抓眼球的,至少也能提供一些驻足的理由和评论交流的谈资啊。
                            我们在舞台上展示的有不规范,但是形制是基本正确的。毕竟大家都是有把汉服概念放心上的人,又不会胡乱蕾丝羽毛什么的。“像戏服”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指制作精良,而不是指做得怪异夸张吧。
                            


                            144楼2010-11-02 00:40
                            回复

                              没有不让提问题的,145楼美女不要纠结,嘿嘿。
                              我只是把内幕爆一下,其实就是把更多真实的不足给大家说说,好给大家涨经验啊。


                              146楼2010-11-02 0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