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早年帖子的朋友们或许知道,我是一位忠实的九剑迷。独孤九剑与「无招」恐怕是我讨论过最多的话题。所以最近看到许多九剑的帖子,讨论九剑何时所创,我也想来凑凑热闹。
.
既然我是九剑迷,那我一定是认为独孤九剑是木剑甚至无剑期?然而我却不愿意这麽说。尽管我非常喜爱独孤九剑,我却不推崇独孤九剑。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够强,而是因为推崇独孤九剑本身就带有极大的矛盾。而这正是我今天想要探讨的主题。
.
在《笑傲江湖》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社会与思想的僵化」。小说的开篇,我们就看到福威镖局总镖主在面对敌人时,因为对方使出了自家的剑法,立刻「茫然失措,斗志全消」。 这一幕并非仅仅是技不如人,更反映了武林人物对传统招式的过度依赖,和在思想上对固有套路的迷信。
.
整体而言,金庸描述了一个「武功的一招一式无不经过千锤百炼,要将其中一招稍加变易,也已极难」的武侠世界。而之所以他创作了这样的世界是有原因的。
.
注: 在这个世界里,不仅武功招式被固化,也同样反映在人物对於正邪之分的执着与局限。但因为这里讨论的是武功,所以就不特别深入谈及。
.
金庸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对《笑傲江湖》和「无招」的看法时说:
.
『整个社会其实还存在着教条主义,什么都有某某主义,都喜欢说“《防河蟹》讲过”,这些招数都已经固定,其实社会千变万化,很多事情是古人想不到的,像现代科技的电脑网路,恐怕连《防河蟹》都想不到吧!教条不适用,正如无招,没有固定的信念,发生什么事情,就用实际的方法解决。又如比武,看对方出了什么招,找出他的缺点,一剑便刺死,这就是无招。』
.
这段话明确批评了教条主义,强调应该灵活应对现实,而非拘泥於固有的套路。这正是「无招」的精髓所在,并且这一理念也贯穿在令狐冲与对手较量的过程中,他多次以「无招」的灵活变化战胜了对方「有招」的固定套路。例如,在令狐冲与岳不群的对决中,他并非依赖固定的剑招,而是根据对手的动作随机应变,最终以「无招」的灵活变化战胜了岳不群连使三次的「有招」套路。
.
在这样一个被固有套路和思想僵化所束缚的武林背景下,无招的理念才显得格外突出,成为突破这种僵化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为什麽我认为推崇独孤九剑本身存在矛盾之处。推崇独孤九剑这套由独孤求败这位古人所创出的招数,并将其视为完美无缺的经典,这难道不奇怪吗?
.
有人可能会问:独孤九剑不是无招吗?事实上,独孤九剑虽然被称为无招,但它本身仍是一套可以在十几天内教授完毕的固定剑法。它有一定的套路。 所谓的「九剑无招」,指的是它的核心理论能够引申出无限的变化。
.
这就如同学习《九阴真经》,你可以学到具体的武功(如大伏魔拳法),但同时也能依据真经的总旨,发挥自己的创意,自行创招(如大龙藤拳招)。
.
九阴真经中的武功固然厉害,但真正宝贵的却是总旨中的道理。同样的,在刚学习独孤九剑时,令狐冲就被教导:「练九剑应该要忘记得越乾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随着剧情的发展,旁白也不断强调,独孤九剑「极大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这说明了九剑的真正价值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使用者如何灵活应用,超越既定的模式。
.
独孤九剑无疑是一门极为强大的武学,甚至可能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具威力的剑法。然而,真正值得推崇的不是那些已成定式的招数,而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理解与经验所创造出的独特丶属於自己的「独孤九剑」。
.
所以独孤九剑是何时所创对我来讲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创出後,它在使用者手中如何被灵活运用与再创造。
.
大家认为呢?
.
既然我是九剑迷,那我一定是认为独孤九剑是木剑甚至无剑期?然而我却不愿意这麽说。尽管我非常喜爱独孤九剑,我却不推崇独孤九剑。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够强,而是因为推崇独孤九剑本身就带有极大的矛盾。而这正是我今天想要探讨的主题。
.
在《笑傲江湖》中,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社会与思想的僵化」。小说的开篇,我们就看到福威镖局总镖主在面对敌人时,因为对方使出了自家的剑法,立刻「茫然失措,斗志全消」。 这一幕并非仅仅是技不如人,更反映了武林人物对传统招式的过度依赖,和在思想上对固有套路的迷信。
.
整体而言,金庸描述了一个「武功的一招一式无不经过千锤百炼,要将其中一招稍加变易,也已极难」的武侠世界。而之所以他创作了这样的世界是有原因的。
.
注: 在这个世界里,不仅武功招式被固化,也同样反映在人物对於正邪之分的执着与局限。但因为这里讨论的是武功,所以就不特别深入谈及。
.
金庸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对《笑傲江湖》和「无招」的看法时说:
.
『整个社会其实还存在着教条主义,什么都有某某主义,都喜欢说“《防河蟹》讲过”,这些招数都已经固定,其实社会千变万化,很多事情是古人想不到的,像现代科技的电脑网路,恐怕连《防河蟹》都想不到吧!教条不适用,正如无招,没有固定的信念,发生什么事情,就用实际的方法解决。又如比武,看对方出了什么招,找出他的缺点,一剑便刺死,这就是无招。』
.
这段话明确批评了教条主义,强调应该灵活应对现实,而非拘泥於固有的套路。这正是「无招」的精髓所在,并且这一理念也贯穿在令狐冲与对手较量的过程中,他多次以「无招」的灵活变化战胜了对方「有招」的固定套路。例如,在令狐冲与岳不群的对决中,他并非依赖固定的剑招,而是根据对手的动作随机应变,最终以「无招」的灵活变化战胜了岳不群连使三次的「有招」套路。
.
在这样一个被固有套路和思想僵化所束缚的武林背景下,无招的理念才显得格外突出,成为突破这种僵化的重要途径。这也是为什麽我认为推崇独孤九剑本身存在矛盾之处。推崇独孤九剑这套由独孤求败这位古人所创出的招数,并将其视为完美无缺的经典,这难道不奇怪吗?
.
有人可能会问:独孤九剑不是无招吗?事实上,独孤九剑虽然被称为无招,但它本身仍是一套可以在十几天内教授完毕的固定剑法。它有一定的套路。 所谓的「九剑无招」,指的是它的核心理论能够引申出无限的变化。
.
这就如同学习《九阴真经》,你可以学到具体的武功(如大伏魔拳法),但同时也能依据真经的总旨,发挥自己的创意,自行创招(如大龙藤拳招)。
.
九阴真经中的武功固然厉害,但真正宝贵的却是总旨中的道理。同样的,在刚学习独孤九剑时,令狐冲就被教导:「练九剑应该要忘记得越乾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随着剧情的发展,旁白也不断强调,独孤九剑「极大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这说明了九剑的真正价值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使用者如何灵活应用,超越既定的模式。
.
独孤九剑无疑是一门极为强大的武学,甚至可能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具威力的剑法。然而,真正值得推崇的不是那些已成定式的招数,而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理解与经验所创造出的独特丶属於自己的「独孤九剑」。
.
所以独孤九剑是何时所创对我来讲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重要的是创出後,它在使用者手中如何被灵活运用与再创造。
.
大家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