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79,095贴子:16,762,876

回复:康德理论的两个关键不可克服的障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怎么从具体个人的先天理念,从共知共识的前人经验教训,这些先验性的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去客观地认识事物?就要格物(客观认识客体),自知(主观认识人自己),正心(主客观辩证统一,做到合客性,合目的性的判断与取舍),诚意(为主客体立法,并变成个人的意志)。再进一步就是修齐治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11-07 05:54
回复
    康德对先验论与纯粹理性的批判,崇尚的是格物,自知,正心,诚意的不局限于知之的信,要明由之的知变应变的智,这有点不相信上帝,不相信具体个人的先天理念(即不相信自我意识),不相信有先知先验的知识等,这让坚持上帝观念的,主观意识的,经验主义的,认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真理性的客观规律就是超验的,先验的,先知的,哲学与科学试图在事物中发现,并用来事先预知预判并说明事物的发展与变化的,因此,黑格尔反对康德那种实事求是的思想,并顺带把孔夫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被批判得一无是处。在他推索道家思想中,弄了个一分为二,这两方面既联系又斗争,而否定之否定地让事物不断运动变化,不断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违背这个绝对的精神来。这个绝对精神,就具有先验性,先知性,可预知预判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的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11-07 06:19
    回复
      黑格尔弄了个道法自然的自然之道出来,就认为可以象道家老子一样,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可以绝顶学问而无忧了?马克思来了,他既承认黑格尔所说的客观规律的先验性,又承认康德的客观认识的合客观性为主观认识的合目的性服务,而有主体的价值判断,由此,而有了相应的思想与主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11-07 06:30
      回复
        楼主对康德哲学体系,大体上也是没有弄明白而乱批评一通的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11-07 06:33
        收起回复
          哲盲鉴定器:休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11-07 07:00
          收起回复
            康德对先验论,以及纯粹理性的批判,试图建立起实事求是的格物,自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正确的知行合一的路线来,他的努力,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但批判先验论,既否定了具体个人的先天理念的判断的个人自由,又否定了上帝,先知,先贤以及共知共识的文化体系宗教信仰,还否定了科学与哲学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并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先验性的努力。这就是康德与儒家思想不怎么受欢迎的地方!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11-07 07:16
            回复
              哲学与科学都是为了追求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而获得事先而知的先验性知识的学问,也即追求所谓的真理而先于经验的知识,让人们获得预知,预判,先验,先知的能力!现在又叫追求确定性知识的学问!


              IP属地:四川39楼2024-11-07 09:43
              回复
                确定性的先验知识从何而来?一是具体个人的先天理念的先天判断,通过认识人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而来!二是群体的共知共识,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系统积累历史经验教训而来,这叫历史文化的传承!三是通过对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客观事物进行规范,控制与改造的实践而来!
                由于自我意识的具体个人的先天理念判断,不具普遍性,易形成主观武断性,被认为不具确定性,传统经验教训不具现代性,因此,从现实客观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寻找事物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应的规范改造,则成为了科学的代名词!
                从现实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事物并对其进行规范与改造,这就科学了吗?获得规律,是获得针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先验性的知识,规范并改造事物的合理性又从何而来?


                IP属地:四川40楼2024-11-07 09:44
                回复
                  就如主题帖中,没有清楚客观世界(在认识论中叫存在)与主观中的观念世界(在认识论中又叫思维)的关系,而不明白,康德的:一切认识是从经验开始的,没有外部刺激,认识能力就无法激活起来。在二个外部刺激来源于物自体的一是外在性质(表象的)二是内在性质(所谓本质的),一个认识主体主观能动性地寻求刺激,硬是被楼主曲解成他所理解的样子,于是这三种可能的刺激形式又怎么可能与认识主体内在的先验程序(先天理念的,通过学习共知共识建立的等),先验范畴,建立起联系呢?反正就是,楼主理解不了的,那就是不正确的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4-11-07 18:07
                  回复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通古,明今,则可以展望未来!这就是中国哲学对哲学家的要求!这些知识从何而来?解析一下认字!認的认,对象→刃心→记忆(记忆库)→语言。这程序与书写刻录成文,与现代信息的各种刻录技术,与天(动为信)地(静为息)生万物,而形成遗传基因DNA,
                    主观唯心者如佛教认为:心本为空,如本来无一物的明镜台,如同硅晶片,看你刻录了什么,用什么去刻录了。声光电磁波及地球万有引力?当处于空无时,也为灵敏时。这种灵敏,就如收音机,手机接收信号,而同频共振一样。同频共振,有被动接受的如子午流注的生物钟一样的反应。有主动的,当你念与想时,就形成可能与相关信息的联系,而同频共振,而产生所谓的灵感与联想!


                    IP属地:四川46楼2024-11-07 18:26
                    回复
                      声光电磁波,已用到了手机上,手机是靠什么与网络联系而显现声光文字图形的?说到声光电磁就不科学而是玄学迷信了?按传统的说法, 耳是七窍之一肾的窍门,主对声音的辩识,声音实际上也是电磁波可被耳识别的那部份(波长与频率),耳塞,而丢掉这方面的信息,对其对应的脏器官就有影响,人的脏器官是用进废退的!这种影响就象七个柱子支撑的台子废了一个主要的支柱。眼是肝的窍门,负责识别判断形色这个波段的光,等等。除了食物与呼吸供给实体性的物质,气味,味觉,触觉,心灵感应,大脑直觉,:这些窍门分别负责了相应波段与频率的信息。又对应着相应脏器官的窍穴,窍穴又具有相应的信息储存输送入脑的信息流通渠道,而读取(又叫忆)这些信息并主导意识的,那就是神识。窍穴又是魂魄之所。


                      IP属地:四川47楼2024-11-07 18:29
                      回复
                        把眼耳鼻后身心意志神识各自负责的信息采集(認)→储存(记)→读取(忆)→处理(意)→行动(志)→全过程管理(神)弄明白了。声光电磁波与各窍门窍穴脑(左右及中脑)的关系就清楚了。什么是神魂魄也就不神秘了。
                        古人对各窍门认识的声光电磁波的信息,虽然没有现代借助检测仪器弄得比较精细到数学公式(反映规律性的公式)化的精准。但都进行了与五行对他球绕日轨道分为五段一样,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区分的。这就是五音五色五味五嗅五感,七情六欲等等
                        这些内外信息的区分分别都是以经纬罗(感觉器官及储存信息的窍门窍穴→对应的脑区)而格式化为段落节点的。
                        比如对声音,就划分为声母韵母音高等基本要素而有拼音符号,音乐符号,再按规范的表达方式(语言逻辑)表达出来。比如認字就是刃心(接受信息刻录于心,这个心其实就是各窍穴)然后形成语言。


                        IP属地:四川48楼2024-11-07 18:29
                        回复
                          对其他窍门窍穴的感觉器官感知的信息也进行了认知,对比识别判断等标准化的处理,形成相应的可粗糙或细致的要素化处理,然后再组合,这就是分五行,再五行化合的传统的基本操作!
                          比如味分五味,然后调合成各种味道,色分五色再调合成各种各样的颜色,香水,声音,药材生克搭配等等!
                          五行化合运用极多!比如味分五味,然后调合出各种味道,气味调合出各种香水气味,色分五色调合出各种颜色,音分五音,化合出各种音杀,拼音等。
                          声光电磁波表现在外部感觉(外观),内部感觉(内观),统觉这三方面,而有内在的信息传递与处理流程,这是虚的玄学的理性程序的道与逻辑的形而上学的。还有实学的吃喝拉撒呼吸的!


                          IP属地:四川49楼2024-11-07 18:30
                          回复
                            中国人用认→记→忆→识别判断→是与非,以及寸与又的对→对比→比较→匹配,而有对错等等几个字就搞定的问题,西方哲学,啰啰嗦嗦就整不清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4-11-07 18:36
                            回复
                              康德的那套理论我不敢说懂,但我想说他那套理论最容易看出来的问题,可能是少考虑了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爱。
                              爱在很多方面会影响到人的思维,进而影响到人的哲学,这是我个人认为康德哲学少考虑到的东西,一点浅见,说来与楼主你分享吧。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4-11-18 1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