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647贴子:2,998,446

回复:道德经解读之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静笃,就是道未生天地万物时的状态


IP属地:湖南198楼2024-11-30 11:52
回复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有人说,这三个问题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我,不是指我个人,不是指人类,而是代指天地万物。
    道德经就基本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1,我是谁?
    我是物,是物质,是有。
    2,我从哪里来?
    我从道那里来。道生天地万物。
    3,我要到哪里去?
    我还要回归到道。


    IP属地:湖南199楼2024-11-30 11:52
    回复
      致虚极,守静笃(dǔ
      从这一句,也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的唯物主义思想:笃。


      IP属地:湖南200楼2024-11-30 11:53
      回复
        二,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并,一起,都,同时。
        作,发展变化,运作,运动。
        以,从,来。
        观,看,考察,探索,思索,研究。
        复,回复,回归。
        我看着万物的发展变化,我思索万物是怎么来的,我思索万物的来源是什么。
        我从哪里来?
        IP属地:湖南删除208楼2024-11-30 09:56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万物回归到哪里?


        IP属地:湖南201楼2024-11-30 11:53
        回复
          三,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物,万物。
          芸芸,众多的样子。或,繁荣的样子。比如,芸芸众生。
          各,各自。
          复,回归,回到。
          归,回归,回到。
          其,指万物。
          根,根本,根源,来源。
          这一句,是对第二的解释、回答。
          IP属地:湖南删除209楼2024-11-30 10:11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复归,是一个双字词。意思是说,道德经里的词语,不是只有单字词,还有很多双字词。


          IP属地:湖南202楼2024-11-30 11:54
          回复
            四,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重复。
            命,命运,过程。也就是说,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过程。
            比如,一个人的命运,就是这个人的从生到死的唯一的过程。
            万物回归到万物的根源、来源。这个根源、来源是静。这个静,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是有大量东西,是笃。
            也就是万物的来源是静笃。
            也就是说,静笃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双字词。
            万物回归到静,这个过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
            也就是万物不断地被道产生,然后不断地回归到道。
            也就是道生天地万物,之后天地万物又回归到道。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着,直到永恒‘永远。
            参见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
            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IP属地:湖南203楼2024-11-30 11:54
            回复
              五,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常,恒,固定不变。
              知,认知,知道,记住,遵守。知,有记住的意思。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章节再提。
              明,明白,清楚。
              重复的过程是固定不变的,是同一的过程。知道、遵守这个固定不变,就是明白,就不糊涂。
              常,固定不变。也可以将常作规律来理解。
              什么是规律?
              规律:事物运动的重复的过程。
              天地万物的运动的重复的过程不是道。
              天地万物的规律不是道。
              规律不是道。
              道不是规律。
              道有道的运行规律。
              参见第二十五章。


              IP属地:湖南204楼2024-11-30 11:55
              回复
                六,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道、不遵守固定不变(规律),盲目作为,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谁知常、不知常?
                是指侯王。


                IP属地:湖南205楼2024-11-30 11:55
                回复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固定不变。
                  而根本、根源上的固定不变的东西,就是道。
                  道就是固定不变的。
                  知道、遵守固定不变,就是遵道而行。


                  IP属地:湖南206楼2024-11-30 11:56
                  回复
                    七,知常侯,侯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
                    知常,是作为一国的最高通知者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
                    以此,知常,才配作一个侯国(众多的侯国中的一个侯国,诸侯国)的侯王。
                    这就是知常侯。
                    比侯爵更大的是公爵,比公爵更大的是王(天下共主,天下的最高通知者)。
                    沟通上天,了解上天,接触上天,是天下的王所做的事情。
                    比如,祭祀上天。这是王(天子,比如周天子)才能做的事,而不是公、侯能做的事。
                    接触了上天,才能接触到道。王、地、天、道,道最大。
                    参见第二十五章。
                    侯,公,王,天,道。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的关系。这是符合逻辑的。
                    因此,
                    1,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
                    这是错误的。容这个字错了。
                    2,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是错误的。错了两个字:容、全。全,改为人王,就符合逻辑了。
                    IP属地:湖南删除214楼2024-11-30 11:08收起回复
                    椰胡漂泊者 :这一句,或正确的应该为:知常侯,乃公,乃王(wàng),乃天,乃道。


                    IP属地:湖南207楼2024-11-30 11:56
                    回复
                      八,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侯王知道了道,遵道而行了,就会长久(长寿)就会一生无忧,就会一生平安,没有危险。
                      道乃久的道,意思是到达(接触)了道的层面,知道了道,遵道而行了。
                      久,长久,指长寿。长久不是永恒。
                      没,没有,死了。
                      殆,危险。


                      IP属地:湖南208楼2024-11-30 11:57
                      回复
                        这一章,是要侯王遵道而行。
                        第一句,致虚极,守静笃,是这一章的总纲、纲要。后面的句子,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最后一句是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由此可以知道,第一句,致虚极,守静笃,讲的就是道。


                        IP属地:湖南209楼2024-11-30 11:58
                        回复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IP属地:湖南210楼2024-12-02 22:35
                          回复
                            翻译:最好的最高通知者(圣人),百姓不知道有这个人;差一点的最高通知者,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差一点的最高通知者,百姓畏惧他;最差的最高统治者,百姓羞辱他。信誉不足,就会让百姓产生不信任。(圣人)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他是宝贵自己的政令(不轻易发政令)。(圣人巧妙地辅助百姓,)事情做成功了,百姓都以为是百姓自己自然而然做成功的。


                            IP属地:湖南211楼2024-12-02 22:35
                            回复
                              解读:


                              IP属地:湖南212楼2024-12-02 22:36
                              回复